探索高等院校“协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途径

时间:2022-09-19 01:19:59

探索高等院校“协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途径

摘要:“协同创新计划”通过构建协同创新平台与模式、建立协同创新机制与体制促进高等教育与科技、经济、文化的紧密结合,大力提升高等学校的创新能力,支撑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的建设。探讨了“协同创新”型人才所应具备的人文素质和科研素质,分析了高等院校培养“协同创新”型人才所应具备的校内外环境条件和机制。

关键词:协同创新;人文素质;科研素质

作者简介:朱颢东(1980-),男,河南虞城人,郑州轻工业学院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讲师;李红婵(1983-),女,河北石家庄人,郑州轻工业学院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助教。(河南 郑州 450002)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61201447)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01-0018-02

一、“协同创新计划”构建的背景

随着全球化日新月异的发展,世界各国、地区、团体、个人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创新也就成为了当今社会发展的主要原动力,知识创新相应也就成为了国家和团体间竞争必备的关键因素。而我国由于高等教育的扩招,人才培养模式已经由精英式教育阶段过渡到大众化教育阶段。目前,我国面临的主要问题不是人才的匮乏,而是急需大量具备团队协作精神的创新型人才,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高等学校的积极参与,也即高等教育将在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世界各国目前也都在积极探讨并出台各种优惠措施和鼓励政策来引导、促进高等教育尽快转变角色,以适应国际新形势,从而推动高等教育在各个产业创新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

我国也在积极行动。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上明确指出“要积极推动协同创新,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项目引导,鼓励高校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建立协同创新的战略联盟,促进各种资源共享,联合开展重大科研项目攻关,在关键领域取得实质性成果”。在总书记这句话的引导下,教育部和财政部2011年迅速联合启动实施了“2011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又称“协同创新计划”。

“协同创新计划”的实质就是:以企业实际需求为导向,探索高等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模式,加快推动企业和高等教育的转型与改革,不断提升我国在国际上的科技创新竞争能力,使我国尽快加入到创新型国家行列,实现中华民族的崛起。

在上述背景下,论文以“协同创新计划”为契机,探讨“协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途径,其总体培养途径如图1所示。

二、培养“协同创新”型人才的人文素质

“协同创新计划”通过构建协同创新平台与模式、建立协同创新机制与体制,积极推动协同创新,促进高等教育与科技、经济、文化的有机结合,大力提升高等学校的创新能力,支撑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的建设。这要求“协同创新”型人才应具备一定的人文素质,具体应体现在两个方面:团队精神和创新思维。

协同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共同合作,涉及到的是一个团体,所以协同和团队是分不开的。团队精神的核心是协同协作,其最高境界是团队全体成员都拥有极强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反映的是个体利益和集体利益的高度统一。团队协作精神是组织文化的一部分,通过良好的组织形式把团队中的每一个人都分配到合适的岗位上。充分发挥团队成员的潜能是团队精神追求的最终目标。而团队精神需要通过良好的管理文化来实现。这不仅需要培养团队成员拥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人际沟通交流能力,而且还需要培养团队成员具有大局意识、协作精神、服务精神、奉献精神和良好的从业心态,以实现团队成员内部之间的和谐相处,促使团队成员拥有相同的价值观,从而实现对团队目标的高度一致认同。

创新是以新思维、新发明和新描述为特征的一种概念化过程。它的原意有三层含义:第一,更新;第二,创造新的东西;第三,改变。创新是人类特有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是人类主观能动性的高级表现形式,是推动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一个民族要想走在时代前列,就要时刻保持理论思维,时刻进行理论创新。创新在经济、商业、技术和社会等领域的研究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创新行为的产生离不开人类的积极参与和行动。人类通过生产实践积累基本知识和认知自然,当这种基本知识达到一定量之后就会使人类的思维产生质的飞跃,从而实现创新。所以,人类要想创新就必须积累知识、拥有独立思考和不拘一格的创新思维素质。

人文素质的建设和培养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不断的积累和文化底蕴的沉淀。在培养创新型人才方面,各高等院校要出台相应的引导性鼓励政策,指定业务水平强的老师带队,鼓励学生组团队参加各式各样的国内外竞赛,这不仅是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团队协作精神的一次凝炼,也是激发大学生积极参与到各个学科专业科研创新活动中的重要举措,从而具备创新性人才的人文素质。

三、培养“协同创新”型人才的科研素质

“协同创新计划”的实施要求“产、学、研”的高度统一,这要求高校与高校、高校与科研所、高校与企业、高校与地方的密切融合,建立面向科学前沿、行业产业、区域发展协同创新的模式。这就需要做到“三个重视”。

1.重视校校联系,建立多层次的学术交流

重视高校与高校之间的联系,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进行讲学和交流,举办国际性学术会议,加强高层次的学术交流,了解行业领域中最前沿的发展动态,占领科研创新的制高点。

高等院校要高度重视在学术领域具有引导性的高层次人才的引进,不断加强与一流大学、科研院所的人才培养和学术交流。例如,积极聘请双聘院士、特聘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以及保持同国外知名大学进行友好的交流合作,从而实现人才培养常规化的信息交流。

2.重视校企联系,建设多层次的实习基地

高等院校培养创新人才应充分利用高校与企业所拥有的不同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以及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各自优势,把以课堂传授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与直接获取实际实践经验能力为主的生产科研紧密结合。只有如此才能真正实现高校与企业的协同创新,迅速培养创新人才,才能够充分利用高校与企业、科研院所所拥有的不同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以及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各自优势。

“产、学、研”的有机结合是工程教育的必然要求,“行业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过程”应是“协同创新计划”的重要内容之一。高等院校需要紧密结合“协同创新计划”要求,在与已有企业良好合作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合作企业和延伸合作项目,并建立长期稳定的实习基地。企业的积极参与能够为进一步开展“协同创新计划”、探索校企联合培养人才新模式奠定坚实的基础。

3.重视校地联系,建立多层次的科研团队和科研平台

高等院校所在地的地方政府是高等院校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加强与地方政府和地方政府所在地的企事业单位的联系,争取更多的资金和纵横向科研项目的支持。高等院校要与当地政府保持良好的协作关系,积极申请并承担相应的科研项目,建立相应的科技创新团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认真遴选科技特派员,深入到中小型企业、农村开展科技服务和创新创业工作。

高等院校人才的培养不仅要做好与外部的协作关系,还要努力做好学校本身内部教学的相关工作,尤其是实践教学工作。目前,实践教学是制约各个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瓶颈,实践教学的内容简单与脱离实际、实验教学方法落后都严重制约了实践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为了进一步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供良好的校内环境,还应做到“四个强化”:

(1)强化基础综合设计性实验的重要性。基础综合性实验以直观性、客观性、实践性、科学性、综合性为特色,其在培养人才过程中的特殊作用被越来越多的师生所重视。实验课应增设设计性、综合性实验,用综合性实验代替单项实验。这样既可以完成单项实验的内容,又能达到综合训练的目的。

基础综合设计性实验在实验室内给学生提供了一次综合运用本课程知识的机会与条件,缩短了实验教学与生产实际的距离,更能激发学生做实验的兴趣与积极性。通过基础综合设计性实验的训练使学生在方案设计、仪器选择、调整测试、数据处理等方面得到一次比较完整的技能训练,有利于课堂知识的理解、巩固,提高了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是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

(2)强化大型创新型实验的分量。为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探索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应积极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参与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社会实践等创新活动,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积极组建“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鼓励跨学科、跨专业和跨年级的合作研究。创新性实验项目要求立题科学合理,思路新颖,目标明确,具有创新性和探索性。

(3)强化实验室对学生的开放力度。由于高等教育的局限性,一般课程的实验学时较少,在较短的时间内要让学生熟练掌握大量仪器的原理、使用方法及检测方法显然是行不通的。大幅度增加实验学时也是不太现实的,那么只有通过对学生开放实验室来解决这个矛盾。预习阶段,让学生在实验室对着仪器设备预习,了解仪器设备的原理、结构与使用方法;实验结束后,仍允许学生到实验室做实验,给学生一个巩固提高的机会;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允许他们做超过实验大纲要求的实验。只有使实验室全面、全负荷地对学生开放,给学生足够的实践动手机会才能真正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

同时,高等院校要实现实验室全面开放。实验室开放是学校上规模、上层次、全面发展的需要,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内在需求。另外,高等院校还要积极采取多种措施,提高教学资源的利用率,为学生成才创造更多的机会。

(4)强化实践教学的考核手段。没有严格的实践教学考核制度是学生做实验缺乏动力与压力的一个主要原因,也是影响实验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只有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考核才能提高学生对实践教学的重视,才有利于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严格实践教学考核首先要科学合理地分配实验成绩占总课程成绩的比例并严格执行。如规定实验成绩占总成绩的30%,那么理论课成绩满分就只能是70分。同时,要改变以往总成绩由理论课教师汇总的做法,实验成绩与理论成绩应分别报成绩,最后形成总成绩,这样学生做实验就有了压力与动力。另外,要制订严格的、切实可行的实验考核标准,不能局限于实验报告,而应包含实验预习、实验过程、实验结果的全过程,尤其是实验过程的考核,要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考核。规定实验成绩不合格者不允许参加该门课程的理论考试,必须重修实验。通过这一系列措施的实施调动学生做实验的积极性,实验教学质量才能得到逐步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才能不断增强。当然这也需要指导教师的高度责任感和良好的师德师风。

四、结束语

“协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一个系统与复杂的过程,高等院校在这个过程中所处的位置既关键又特殊。高等院校应积极挖掘自己的内在潜力,承担起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更多的“协同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张永康,莫纪平.协同创新,探索人才培养的有效机制[J].高校教育管理,2012,6(4):4-6.

[2]葛墨林,赵清.搭建基础研究与技术协同创新的桥梁[J].中国高校科技,2012,(6):10-12.

[3]袁贵仁.大力推动协同创新,全面提高高教质量[J].中国高校科技,2012,(6):80-81.

[4]马廷奇.交叉学科建设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J].高等教育研究,2011,32(6):73-77.

[5]张大良.学习践行钱学森教育思想,大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J].中国高教研究,2012,(1):15-17.

[6]姚聪莉,任保平.创新人才培养的逻辑及其大学教育转型[J].中国高等教育,2012,(7):9-12.

[7]曹静,范德成,唐小旭.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合作机制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10,27(1):18-21.

[8]赵进超.论实验课教学质量提高的途径[J].中国轻工教育,2007,(3):44-45.

上一篇:新形势下理工类高校毕业生创业指导体系的研究 下一篇:校区搬迁引起的环境变化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