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都从修辞的角度

时间:2022-09-19 01:19:34

【摘要】还记得三年前重温儿时的兴趣,跟着美术班学了一阵子素描色彩。那个班上有两个男生画画最好。一个基本功强,素描作品每每受到教师赞许;另一个感觉好,虽然基础不如那个经过规范训练...

第五届散文教学主题报告会,台北的陈静仪老师上《油桐花编织的秘径》,授课对象是七年级学生。

《油桐花编织的秘径》记叙了作者进入森林被油桐花秘径的美景所吸引的经历。课堂上陈老师让孩子们用蓝笔勾画出精彩的景色,然后与同学交流,并用红笔补充同学的勾画与意见。接下来的讨论交流环节:一个孩子说“我认为这句景色写得美,因为它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另一个孩子说“这句写景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孩子们的发言几乎都从修辞的角度。我与旁边的初中老师相视而笑,都是老师“训练”的结果。

之后的评课环节,来自台湾国立政治大学附中的杨晓菁博士也提到了这一点,她说听课时看到一个有趣的现象,老师问孩子们喜欢哪一句写景时,大多数孩子都从修辞的角度来回答。结束后我特意去问杨老师:如果是台湾孩子来回答这个问题,他们会从什么角度。杨老师说:“情意。”当然她接下来说的很客气,“你们的孩子水平高……”。我却有些惭愧,为孩子们的“规范的套话”。

其实,孩子原本是天真活泼、童言无忌的,原本并不会说什么“套话”。

记得前几年听一位初中老师上《杨修之死》,老师让学生分析杨修和曹操的形象,她给学生提供了一道“公式”――“此处是对的描写,表现了他(她)的性格”,让学生们依照这样的格式来回答。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杨修狂妄轻率、目中无人、耍小聪明、恃才放旷,曹操嫉贤妒能、虚伪狡诈、阴险残忍。听课时我就有些疑惑:这样规范以后会不会造成思维的定势?文学作品中人物性格本就是复杂的,远不是一道“公式”所能概括。当然照这样的“公式”来回答,也许卷面分数会很漂亮,可是从此以后孩子们会不会就这样给曹操或杨修贴上“标签”呢?他们自己的想法呢?没有自由的思想哪里会有创造的精神?

还记得三年前重温儿时的兴趣,跟着美术班学了一阵子素描色彩。那个班上有两个男生画画最好。一个基本功强,素描作品每每受到教师赞许;另一个感觉好,虽然基础不如那个经过规范训练的男生,但在学色彩时每每胜出,他的色彩作品真是“大放异彩”。高三毕业参加美术单招考试,这个感觉好的男生更是“横扫”美院,每个学校都向他伸出了橄榄枝。而那个基本功好的男生虽然也进入一所著名美院,但远没有那个感觉好的男生受青睐。可见,规范固然重要,但如果规范过头,则往往扼杀了感觉和灵气。

还有那个来自农村的“梵高奶奶”常秀峰,她既不会写字,也不会画画,却在闲暇时拿起孙女的蜡笔创作了百余幅作品。她用画笔画着她的花草,她的动物,她的老房子,她的乡村,她的土地……在她的画里,线条就是记忆,色彩就是情感。看她的画,你会受到震撼,因为是那么清澈干净、充满温情。虽然她不知道什么是“后印象派”,但大家还是送给她一个很响亮的称号“中国农村的梵高”。因为思想情感永远高于形式技巧。

可是经过“训练”的大陆孩子,尽管他们脸庞稚嫩,但丝毫没有童言无忌;尽管他们侃侃而谈,但怎么都无法看出他们对“油桐花编织的秘径”的发自内心的喜爱,他们只是照着“公式”说着几乎相同的话。

审美首先是直觉。我们每个人读文章感到喜欢,首先是一种感觉。我们首先想到的决不会是它修辞用得好或表现手法好。我们喜欢,首先是因为它打动了我们的心灵,让我们对作者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有了理解和体认。可是在经过大量“训练”之后,孩子们变得麻木,缺少情意。

这堂课结束后同事出去休息,回来告诉我,她听见刚刚上课的孩子在一起议论:这个老师好奇怪,提的问题那么“别扭”。其实我在听课时也注意到了。比如老师问“客人为什么会接收邀请”,我们一般会这么问――“文章的主旨句在哪一段”;“大自然给客人看到什么”,我们一般会这么问――“作者看到了怎样的景色”……其实这恰恰是这堂课的特色或者说是“情意”所在。台北的陈老师根据文本――作者与大自然之间美妙的互动经历,设置了主客角色――主人大自然、客人作者。可是听到如此亲切温馨的问题之后,我们的孩子反而有些不知所措了。

在这堂课的拓展部分,台北的陈老师给孩子们观看了油桐花的图片,那些图片真的很美,可是我们没有看到孩子们的喜爱,陈老师只好说:“老师下次选择图片时一定更用心些。”最后她给南京的孩子们提供了一组“南京赏花春”的图片,有三月的樱花、五月的海棠,她说:“它们就在你的身边,你关心过吗?”

是的,珍爱大自然,需要从小开始。可是,当我们整天给孩子们做着“修辞”“手法”等“训练”时,又怎能培养出敏感的心灵、美好的情感呢?

上一篇:钢琴教学中素质与能力培养研究 下一篇:“中国式”利差收窄猜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