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葡萄新品种左代2#酿酒试验

时间:2022-09-19 12:49:22

山葡萄新品种左代2#酿酒试验

摘要:本实验拟利用从山葡萄品系选育出的新品种左代2#葡萄果实,进行葡萄酿酒试验。通过对在3个不同年份,对葡萄果实实施晚期采摘管理,让葡萄果实充分成熟,采用葡萄酒酿造的工艺程序和方法建立,对该葡萄的酿酒特性、适应性和可行性进行多次实验论证和研究。对酿酒质量状况进行评价。

关键词:左代2#葡萄 实验 酿酒特性

左代2#是近年来培育的山葡萄新品种。该品种现在集安已有试验栽培。为考察研究该山葡萄新品种的酿酒特性,分别于2004年、2006年、2007年进行了不同规模的酿酒实践工作。实验先后经历的操作过程及获得的相关实验结果如下:

1 2004年首次研究

1.1 采摘时间:2004年11月25日。

地点:集安。

1.2 葡萄状况:因2004年集安气候偏暖,所采摘的左代2#葡萄没有经过霜冻,品质一般。

1.3 实验要求:

将实验左代2#葡萄经实验室破碎除梗后,按山葡萄酿造方案进行发酵。在发酵达到酒度11%(v/v)时进行终止发酵控制。对发酵后的酒在工艺处理后进行感官质量鉴定和理化分析。初步研究左代2#葡萄的酿造山葡萄冰酒的适应性和可能性。

酵母选用:法国采购酒类事业部提供Levuline BRG。

1.4 实验结果:

出汁率:48.7%

糖度:286.7 (g/L)

酸度:10.716(g/L)

发酵记录:

感官鉴定情况:

深宝石红色,果香突出,酒体醇厚,较平衡,回味芳香。

2 2006年左代2#干红产品实验

2.1 实验葡萄数量:8400公斤

2.2 葡萄果实理化分析(化验室随机取样)

2.3 果浆破碎入池过程中,加入果胶酶40ml/T,二氧化硫60ppm。循环15分钟后取样化验如下:总糖231.3(g/L),总酸11.197(g/L)。

2.4 发酵状况

①一次汁发酵时间10月20日-10月27日。发酵中未进行皮渣加糖,酒精发酵结束后生成酒度为12.9度。

②发酵期间每日翻池2次,每次30分钟以上,确保翻池彻底。

③每日下班前将皮渣用6%亚硫酸1~2公斤喷洒渣面杀菌。

④发酵期间最高品温27℃度。

⑤浸渍发酵期间每日检测温度、比重、绘制发酵曲线图。

⑥发酵厂区保持卫生清洁,发酵用具日清日毕。

⑦发酵池盖除翻池期间外一律盖严,尽力保护发酵香气。

⑧二次汁加水2.5吨,采用在化糖锅中直接将糖溶化成200g/L糖水后加入皮渣中的方式。每日翻池4次,以增加浸提作用。

2.5 出汁率:38.09%

2.6 色度变化曲线图

色度变化值

2.7 实践观察到的问题:

原酒酒精发酵结束后,分离的一次汁控池结束后发现液面有类“虹彩”现象,立即在表面喷洒1.5公斤亚硫酸,次日观察液面出现冰丝状薄膜,又喷洒1公斤亚硫酸,24小时后观察液面基本正常。

11月8日取样化验铁含量:6.6(mg/L)。

现排除铁含量高因素,分析认为因原料晚采,氧化酶含量高可能性大。

左代2#具有酸低糖高的明显原料优势,在未来的山葡萄基地种植和生产中有发展前景。通过此次研究,对左代2#葡萄状况、酿造控制、酿酒效果均有了显著认识,左代2#具有酸低糖高的明显原料优势,酿酒后有成熟浆果香和干果风味,风味优良,回味长,酒质佳。认为其在未来的山葡萄基地种植和生产中具有良好的酿酒发展前景。

3 2007年晚期采摘左代2#冰红酒发酵实验

3.1 实验仪器:

立式冰酒压榨机、不锈钢桶(80公斤)、调温电热垫、三角瓶、发酵瓶(25L)、温度计。

3.2 实验辅料:

果胶酶、干酵母、H2SO3、降酸药品、明胶。

3.3 实验步骤:

①2008年1月2日

在原酒车间发酵班葡萄压榨,出汁约276公斤,比重1.3,分成二份。编号B1、B2。

根据不锈钢桶计算体积B1=58.586L B2=62.78L

调60PPM SO2

②2008年1月3日

按60PPM加入液体果胶酶。

B1=3.5ml B2=3.8ml

③2008年1月4日

B2进行降酸处理,降4g/l.降酸剂KHCO3比例1:1,加入量为275克。

④2008年1月7日

开始加入酵母(71B干酵母),以2g/L.发酵开始。加入酵母营养剂磷酸二氢铵,0.4g/L。

⑤发酵记录:略

3.4 下胶处理小样品尝结论:

产品呈深棕红色,几乎不透明,具有浓郁干果香,香气典雅,口味浓厚,酸偏高,回味持久,具有冰酒典型性。只是酸度偏高仍是未来生产工艺中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4 实验初步结论

经过近四年的三次酿酒研究,认为左代2#在规范种植管理和葡萄产量和成熟度控制的前提下,在集安地区栽培,晚期采摘果实酿酒风味优良,有产品的独特个性和典型性。通过采摘期控制和配合科学的酿酒工艺控制,既可以酿造山葡萄干红酒,也可以酿造独具风味的山葡萄冰酒。晚期采摘,因葡萄处于过熟状态,有可能出现氧化酶含量高使酒出现彩呈,要注意采摘时剪除腐烂果实,发酵后尽早进行下胶处理。酿造干红,在气候条件正常的情况下,采摘期在集安地区控制在10月下旬11月上旬为宜。酿造山葡萄冰酒要控制采收期在12月中旬到12月上旬为宜。经过科学的酿造管理,均可以获得质量优良、独具风味的产品,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李华著.现代葡萄酒工艺学.陕西人民出版社,1995.

[2]李华编著.葡萄酒品尝学.科学出版社,2006.

[3]彭德华.葡萄酒酿造技术文集.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

上一篇:对中职语文教学理念的思考 下一篇:网站前端技术及其对网站性能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