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危机下城市商业银行应对策略

时间:2022-09-19 12:43:08

经济危机下城市商业银行应对策略

由次贷风波引起的国际金融危机目前仍未有好转迹象,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波及到实体经济。在本次危机中,金融行业首当其冲。本文力图通过对危机影响的分析,探讨城市商业银行如何扬长避短,在危机中最大限度避免不利影响,并且通过经营战略与机制的调整,获取持续稳健发展。

危机对城市商业银行经营影响分析

本次国际金融危机由次贷风波引发,从几大投行的亏损倒闭,逐渐蔓延至持有次级债的国家及金融机构。本次危机虽然由金融业发端,但其影响却决不仅限于金融部门,由于部分金融衍生工具放大了基础信贷的风险,因此,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更为深远。为应对危机,各国政府都相应制定了诸多应对危机的经济政策。我国也针对经济下行形势,及时对宏观经济政策进行了调整。而伴随着政策的调整,城市商业银行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危机以及政策调整的影响。

企业经营状况恶化,贷款风险凸显

2008年以来,随着外部经济形势的不断恶化,国内企业,尤其是中小民营企业的发展陷入了困境。部分以外向型经济为主的地区,许多企业出现销售滑坡,经营困难,资金短缺,甚至破产关门的现象。以国内生产总值为例,2008年,我国共实现300670亿元,较2007年增长9.0%,至2009年第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实现65745亿元,比2008年同期仅增长6.1%。企业经营状况的恶化,使得主要面向民营企业的城市商业银行的资产状况出现隐忧。

据公开资料披露,受危机影响,在上市的城商行中,各行不良贷款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反弹,或不良率下降但不良资产的绝对额有所增加,资产质量有所下降,资本充足率也有所降低。而随着危机的深入,企业的经营难以在短时间内实际好转,加上银行贷款到期日的时间分布因素,不良贷款的出现可能还存在一定滞后性,给银行的风险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受降息影响,利差空间收窄,盈利能力弱化

由于利差收入仍然是当前国内商业银行最主要的收入来源,因此利差的变动情况直接影响到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2008年下半年以来,为响应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积极拉动内需,减轻企业负担,央行先后连续5次降息,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累计下调2.16个百分点至5.31%,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和五年期存款利率分别降至2.25%和3.60%,而且其中包括对存贷款的非对称降息。降息的直接结果,就是商业银行利差的迅速缩小。作为贷款利率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城市商业银行,利差缩小带来的收益率降低更加明显。因此,可以预见,2009年城商行的贷款收益率将明显低于2008年,盈利压力明显增大。

部分新增贷款缺乏审慎,为今后不良反弹埋下伏笔

随着降息以及存款准备金的大幅降低,城商行的流动性开始变得更加充裕,存贷比进一步降低。很多城市商业银行为积极响应国家扩大内需的政策导向,同时为了在利差缩小的情况下继续实现目标利润增长,便开始进行大规模的放贷。各家银行在今年第一季度都出现了贷款的相对快速增长,值得注意的是,在各家银行新增贷款中,除了正常的业务扩张以外,也不乏缺乏审慎的突击放贷行为,或者将资金大量投入政府公共项目,真正流入中小企业的贷款反而并不明显,有的甚至致力于大量发展票据业务,从而导致市场定位的缺失和账面上的“虚假繁荣”。这在很大程度上,为将来的不良贷款反弹埋下了隐患。

居民投资意愿减弱,对银行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受危机影响,经营不景气的企业增加,由于对未来预期收益普遍悲观,居民的消费信心严重萎缩,加上资本市场和房地产市场不景气,居民投资意愿大幅降低。一方面,居民收入减少,贷款意愿降低,减少了消费信贷需求,另一方面,储蓄意愿增强,活期储蓄呈现定期化趋势,虽然稳定了存款,但也导致银行利息支出成本增加。此外,居民投资意愿的降低,影响了基金、理财产品等中间业务产品的销售,进一步降低了城商行中间业务收入来源。

城市商业银行自身特点分析

纵观近几年来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总的来说,经营业绩保持了持续的高增长态势,而且在经营管理体制上也有了长足的进步。据城商行发展论坛第九次会议透露,2008年,全国136家城市商业银行资产总额达41320亿元,存款余额达33928亿元,不良贷款余额485亿元,不良贷款率2.33%。全年税后利润407亿元,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率162%,拨备覆盖率114%。各项经营指标均实现历史性突破,达到历史最好水平。除此之外,城商行在跨区域经营、引进战略投资者、结成区域联盟等方面,也取得了一定成效。

分析城商行的优势,主要在于:一是经营机制比较灵活,适应市场、把握市场的能力较强。二是市场定位相对清晰,大多定位于服务中小企业、服务市民,目标客户数量广泛。三是出于历史原因以及特殊的市场定位,大多与政府关系密切,容易受到政府扶持。四是利率市场化程度相对较高,综合收益率较高,盈利能力比较强。

城商行在经营中也存在诸多不足。一是与国有商业银行和全国性股份制银行相比,规模较小,综合实力较弱,抵抗系统性风险的能力相对较弱。二是经营地域单一,大多围绕中心城市,在客户选择、市场拓展、网络结算覆盖等方面受到制约。三是政府类客户及大型央企等系统性客户资源不足,受制于存款规模,难以更大程度地满足经营需要,整体流动性偏弱。四是盈利模式相对单一,仍以传统贷款业务实现的利差收入作为主要利润来源,产品相对单一,盈利空间自主性不强。五是分支机构较少,面对跨区域经营后分支机构的迅速增加,管理模式的变更刻不容缓。六是金融专业人才相对欠缺,信息不对称,尤其在资金运作、产品研发、科技创新等方面受到限制。七是不良贷款化解全凭自身消化,不能得到政府支持。

应对危机策略分析

基于以上危机的影响以及城商行自身的特点,在当前形势下,应当迅速调整相应发展战略,及时做出应对之策。

主动调整发展战略,树立信心,危中求机

企业的发展战略是企业经营的总纲领。面对危机带来的影响,城商行应当认真审视自身制定的发展战略,结合实际修订不合时宜的部分,加速推进诸如更名、引进战略投资者、加强区域联盟等战略的实施。首先,对危机要坚持辩证的态度,危机是挑战,更是机遇,从战略上坚定发展的信心,树立危中求机的思维。其次,深入解读国家宏观经济金融政策,根据自身条件,进行合理的机构扩张,通过新机构的设置,一方面扩大经营规模,增强综合实力,另一方面,发现和储备新的市场,新的客户资源,从而突破原先单一的地域限制。再次,应当抓住机遇,在符合条件的基础上,引进战略投资者,在增强资金实力的同时,加速引进管理与业务平台,在最大范围内结成联盟,最大限度地增加自身的业务范围,增强抵御系统性风险的能力。此外,在危机中,企业接受的考验最直接,“浪沙淘尽始见金”,应该强化客户发展战略,继续加大对核心客户的维护以及对重点客户的拓展力度,为业务发展提供可持续的支撑。

坚持特色定位,加大品牌宣传,进一步巩固细分市场

城商行大多坚持服务民营企业和城市居民的特色定位。以莱商银行为例,始终坚持服务中小民营企业,在合作中与全市90%以上的民营企业建立了业务关系,并发展了一大批忠实的战略合作伙伴,特色的定位与稳健的经营使该行经营利润连年攀升,风险控制也卓有成效,被评为2008年“年度最佳中型城市商业银行”和“年度最佳风险控制中小银行”,真正做到了“真诚相伴,共赢明天”。在危机到来以后,城商行更应该继续坚持自身的特色定位,坚定不移地支持中小,支持民营,服务城乡居民,继续加强品牌宣传,在危机中突出自身的竞争优势,赢得更多中小企业的信赖与认可,巩固自身的细分市场。如果放弃或背离了特色定位,一味地参与同质化竞争,无异于以己之短克彼之长,很难取得竞争优势。在当前形势下,国有银行也开始试水民营企业,城商行就必须进一步细化“服务中小”战略,深化服务的方式,充分发挥自身灵活和贴近市场的优势,在巩固中实现新的发展。

强化危机意识,多措并举,确保流动性

本次危机的一个重要后果就是造成民众的信心不足。在这种特殊环境下,城商行必须将流动性问题放在首位,不能心存侥幸,掉以轻心。一是合理控制存贷比,设立警戒线,防患于未然。二是保持存款的稳定增长,加大“源头”的“活水”。三是合理搭配持有的各种资产,确保高流动性资产的比重,保证随时应对各种突发状况。四是合理利用央行再贴现、再贷款等政策工具,已备不时之需;五是加大与兄弟城商行的合作,加快资金流动速度,减少在途占用。

突出监管的政策引导,严格控制风险,避免盲目扩张

危机中,监管部门的政策引导是对宏观调控的具体落实,对危机具有显著的指导意义。城商行必须高度重视监管部门的意见,严格加以落实,避免在宏观调控中逆势而为。实践中应突出对风险的控制,包括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一是更加严格地落实“三查”制度,把好准入关口。二是对存量客户排队梳理,发现问题,制定对策。三是强化政策研究,把握行业风险,严格控制政策限制的行业贷款。四是对贷款项目进行更多的非财务分析,避免贪大求快,避免盲目放贷,合理抑制盲目扩张冲动。五是梳理内部操作规程,强化流程控制,强化监督检查,强化岗位制约,全力规避操作风险。

另辟蹊径,扩大利润来源

面对利差的大幅缩小,城商行不应画地为牢,而应主动求变,通过创新多种盈利渠道,确保经营目标的实现。一是有保有压,确保信贷规模的适度增长,增加规模收益。二是加大新产品的研发力度,增加新的收入来源点,重点开发中间业务产品。三是提升科技水平,发挥技术优势创造效益。四是强化资金运营,进一步拓宽业务范围,加快资金周转速度,变“加法”为“乘法”,发挥资金的时间价值,创造更大价值。五是适度开展对其他城商行以及村镇银行等的战略投资,通过管理与技术的输出,创造长期稳定收益。

强化对企业的理念、方法引导,倡导合作共赢,共度危机

面对危机,银行与企业的利益是一致的。银行因为接触的企业较多,行业较多,对各个行业的了解可能会比较深入与彻底。因此,城商行应该注重强化与企业的沟通,采取多种形式,帮助企业正确认识和应对危机。同时,还应该强化经营理念的宣传,讲究为企业做实事,为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尤其在危机之中,宁肯拉一把,绝不推一把,宁肯雪中送炭,而不仅仅做到锦上添花。以莱商银行为例,仅2009年第一季度就新增中小企业贷款客户298家,新增贷款3.36亿元,新增微小企业贷款客户67家,微贷新增1566万元。而且主动调低现行利率定价标准,让利于企业。真诚的付出赢得了客户的真诚赞誉,其菏泽分行被当地政府和企业誉为“自己的银行”,称在危机之中送来了“救命钱”。因此,在危机中,必须真正替企业着想,倡导合作共赢的理念,帮助企业度过难关。毕竟,保住了客户,才能保住市场,才能实现长久发展。

加快机制创新,激发内部潜能

在既定的发展战略下,管理是战略能否实现的关键。城商行在经营管理中,应当立足自身实际,加快经营机制创新,向机制要效益。一是创新管理机制,探索充分授权,坚持责权利的统一,给基层行以经营的自,减少管理半径,提升决策速度,更好地适应市场。二是创新激励约束机制,完善薪酬考核机制,引入经济增加值考核,坚持以经济增加值为核心,引入经济资本考核,合理评价业绩与贡献,激发员工积极性。三是创新选人、用人机制,真正坚持以人为本,坚持“赛马”机制,搭建多种平台,让员工各显其能,帮助员工制定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确保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四是创新产品研发机制,加大新产品的研发力度,坚持拿来主义,充分借鉴他行的优势,丰富自身产品序列,增强综合竞争力。五是加快科技创新,搭建综合产品应用平台和信息管理平台,打造网络平台竞争优势,最大限度弥补物理渠道的不足。六是研究跨区域经营中管理方式的变革,合理划分利润单元,强化经营的独立性,合理委派业务人员,适度加大授权,既要防止外设机构被束缚手脚,又要保证足够的控制力,使外设机构焕发活力,创造最大的效益。

上一篇:当前信贷投放分析及全年新增预测 下一篇:金融风暴后的对冲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