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会诱发战争吗?

时间:2022-09-19 12:30:37

金融危机会诱发战争吗?

自金融海啸爆发后,美国人自己总拿这次危机与1929年的那次“大萧条”相提并论。而世界各国对于那一轮“大萧条”及世界经济动荡最为深刻的记忆,莫过于随后爆发的第二次世界大战。

其实自殖民主义时期开始,就时常有西方国家通过战争或冲突的方式转移国内危机,而危机之处也往往成为战争的策源地。

金融危机引发全世界对战争的担忧

每次美国国内发生危机,都会有舆论预测美国是否会通过战争转嫁危机,也总有人指责历任美国总统发动的战争中不乏有类似案例。其中最近的一次,就是克林顿政府于1998年对伊拉克发动代号为“沙漠之狐”的空袭行动。不少人认为,当年12月17日发动的这场军事打击,是为了转移美国国内对莱温斯基一案的注意。

经济是政治的基础,战争是政治的延伸。一边是美国持续深化的金融海啸和经济衰退,另一边是美国某些实力人物、新保守派策士不断叫嚣的军事威胁。有分析人士提出过这样的担忧:如果不能抑制衰退,无法抵挡美元霸权正在遭遇的“逼宫”,那么,挑起一场战争,或者向“非美力量”发出战争威胁,或许将成为华盛顿实现战略翻盘的最后一搏。

频频出现的有关战争的言论

2008年11月3日,奥巴马胜选的前一天,俄罗斯国际政治研究所所长叶夫根尼・明琴科在新闻会上说,美国总统大选后,可能会挑起俄罗斯和乌克兰之间的武装冲突,“主要原因就是金融危机”,因为“美国精英阶层的情绪中存在着依靠外部冲突来解决国内问题的欲望”。

据路透社报道,2008年10月28日,美国国防部长盖茨在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演讲时表示,“在不对现有核武库存进行实验,或者进行一个核武现代化项目的情况下,我们不可能保持可信的核威慑力……核武器的威力和它的战略影响力是一个‘至少不能被长期关在瓶子里的妖怪’。”他还说,自“冷战”结束后的1992年以来,美国还没有进行过任何核武实验。

对于这种“暗示”,有美国议员直截了当地提供了注脚:“这为发展新的核武能力打开了方便之门,降低了使用核武器的门槛。”与盖茨强调中国、俄罗斯“不断更新着核武器”的言论相类似,美国国务院国际安全顾问委员会也出炉了一份报告,夸大在未来十几年内新兴大国的核武器打击能力。

专家认为,美国鹰派想传递的讯息是,起码在最近几年之内,美国还有能力“低损伤”地军事打击其他大国,因此美国现在仍然可以进行军事讹诈。

通过战争转嫁危机利益何在?

在政治上,战争能够起到消解国内社会压力,转移国内关注焦点的作用。大规模战争还会在某种程度上降低居民对国内民生水平的期待。

在经济上,战争可以人为造成国内经济动员局面,军工产业的膨胀则可以极大地拉动内需,扩大就业。军工产业复合体及其响应的政治势力也往往会因此支持政府扩充军备的政策。

挑动其他国家冲突的战略也可以带来较大的政治和经济收益。例如,冲突当事国对大国的政治依赖会加深,而大国通常也是主要军工生产国,所以冲突当事国大多需要向大国购买军火,还往往会以较高利率向大国借贷,或以较低价格出售其国外资产套现等。在日俄战争中,日本就曾向英国、美国大量借贷。在几乎历次战争中,都有一批因出售军火而获利颇丰的国家,以战争受益者的形象“载入史册”。

在经济全球化水平日益提高的今天,“间接路线”还有更多的含义:如今资金的流动越来越方便,而全球金融市场上游资的数量也是前所未有的。战争、冲突甚至仅仅是不稳定,就可能造成大批资金流向形势较为稳定的地区。这种特点很可能被某些希望资金流回本国的势力所利用。

战争能转嫁当代经济危机吗?

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导致的全球金融危机给各国政府造成了极大的压力。少数政客鼓吹利用战争来刺激和拉动本国经济发展,这是不负责任的,也是非常危险的。因为“冷战”后发生的经济危机与以往的经济危机本质是根本不同的。传统的经济危机主要是生产过剩的危机,而当代的经济危机主要根源在于过度膨胀的虚拟经济与实物经济严重脱节。这样的经济危机不是靠发动战争能够解决的。

经济对战争的诱动

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庇古的《战争经济学》一书,以战时经济为中心,全面讨论了战前、战时和战后的战争与经济的关系。庇古指出,促成战争爆发的情形甚多,包括一些细微事件,如“官吏被暗杀,狡猾的外交官伪造电报”等,但战争“真正的基本原因,却是火药背后的那些因素,最终不外乎是统治欲和求利欲二者”。庇古认为,在引起战争的各种原因中,经济原因占有重要的地位。

从二战到现在的一系列战争,为经济利益而战的目的越来越明显,战争目的中经济因素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如果说朝鲜战争、越南战争还带有某种意识形态色彩,那么1991年的海湾战争和伊拉克战争则是典型的以经济利益为主要目的的战争――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为了确保其能源产地的安全,维护和扩展其经济利益,在不管是否真有确实证据的情况下,不惜对伊拉克动武。而“冷战”结束后债台高筑的伊拉克侵占石油资源丰富、当时国家黄金储备高达800亿美元的科威特,也部分出于经济利益。在这些战争背后,经济利益是重要动因。

经济对战争也有制约作用

然而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各国的相互依赖也成为制约战争发生的主要因素之一。有部分学者不同意这种说法,他们指出,德国与日本在一战、二战前与美英法等强国之间经济联系也相当紧密,但是它们还是发动了战争并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灾难。但更多学者认为,经济相互依赖的深入发展会制约战争有两方面的原因:其一,经济全球化使任何国家的企业都可以方便地在全世界范围内优化配置资金、技术、原料、劳动力和市场,靠战争获得市场和原料产地的做法失去了必要性;其二,经济全球化使国家特别是大国的利益相互渗透,形成了各种利益共同体,这使战争失去了可能性。当然,对战争形成制约不等于可以避免所有的战争,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战争仍然会发生。(资料来源:《环球》)

上一篇:俘虏 第4期 下一篇:光武帝刘秀用柔术治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