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政治课上的德育教育

时间:2022-09-19 10:58:24

浅析政治课上的德育教育

【摘 要】 德育属于精神文明建设的范畴,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对青少年进行德育教育,不但关系着青少年的素质,而且关系到整个中华民族的素质,不但关系到党的前途和命运,而且关系着人民共和国的今天和明天。因而作为教育者就要把政治准则,思想观念,道德规范,法纪法规和心理要求,转化为受教育个体的政治素质,道德素质,法纪素质和心理素质的教育。

【关键词】 政治课 德育教育 策略

教书一定要与育人相结合。政治课的特殊地位和作用更要求如些。首先,学生的成绩可以有差距,但决不能以此把学生划分等级,更不能歧视差生。对优生,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要提出新的要求,避免盲目骄傲;对差生,除帮助他们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外,还要尽力去发现其闪光点,及时给予肯定,从而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另外,坚持正面教育,除了以理服人,以情动人外,还要允许学生保留个人看法甚至是错误意见。思想政治课虽然担负着思想教育任务,但思想教育决不是光靠政治课就能解决的,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因此。政治课教学过程中还要处理好理论知识和同学的活思想之间的矛盾。

一、在教学内容上感染人、启发人

首先,要讲究思想政治课的通俗性,所谓通俗,就是在教学的过程中,要考虑到当前的社会实际情况,初中学生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并以此为根据来处理教材内容,让学生学有所得,学以致用,而不是强制灌输,死记硬背。我们的教学对象是知识尚少,抽象思维能力尚差而形象思维仍占主导地位的初中学生,如果单纯讲解抽象概念、原理,必然会使学生觉得索然无味,困惑不解,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借助生动形象的比喻、典故、历史故事、当前的国情、新闻时事、英雄模范的事迹、学生生活中事例等,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深刻的道理通俗化,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借助形象生动活泼的事例,使学生更加了解社会,对知识易于接受,加深理解,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在教学过程中,还要把教材实际和社会实际、学生实际联系起来,在《思想政治》教材的多次修改中,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学生实际的结合越来越紧密。同时,也容易产生教学中的“难点”,所谓难点,就是教材中比较抽象,容易混淆的知识以及与现实生活中所看到的现象似乎有矛盾的内容,教学难点能否很好地解决,也是事关教学成败的。其次,良好的教学方法能让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事半功倍,传统的“灌输法”和“填鸭式”教学,已和当代的实际格格不入,在考试时让学生把一个问题回答出来简单,但让学生培养起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却很不容易,所以,必须掌握一套良好的教学方法。

二、有效利用教材、时政等途径提升德育教育功能

首先,充分发挥新教材的作用。现有的思想政治课教材经改革以后,较贴近学生的实际,注重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和道德教育。教师在备课时要充分挖掘教材中思想教育的内容,确定德育目标,并在课堂教学中将它凸显出来。如在上《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这一课时,我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家庭的实际情况制订一份家庭消费计划。在课堂上由学生列举生活中所见到的消费行为,然后对照教材检查这些消费行为是什么样的心理导致的。这样不仅使学生自主学习了消费心理而且在活动中认识到了什么样的消费心理是正确的,什么样的消费心理是不可取的,从而在思想上自觉树立起正确的消费观。其实,现有政治课教材大有潜力可挖,关键在于教师在备课时是否充分注意落实了德育方面的内容。其次,加强时政教育。时政教育以其贴近时代,贴近社会,内容的丰富性、新颖性及变动性,受到了学生的重视和喜爱。时政教学与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有天然的内在联系,要充分利用时事政治充实教学内容,落实德育的要点。

三、采用贴进学生发展的教学方法

1、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滋润学生的心田。教师要使学生置身于充满爱的气氛和富有情感色彩的情境中,自然而然地受到感染和熏陶。教师不应作过多地、抽象地说教,而要根据教育要求设置教育情境,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去滋润学生的心田,让学生在真理的光辉中获得对世界、对社会、对人生的科学认识,为学生的健康成长着想,循循善诱地引导他们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这就要求政治教师应该是亲切、和蔼、平易近人、诲人不倦的良师益友,而不是居高临下板着脸孔训人的、面目可憎的官老爷、教师爷。因此,教师在备课时要注意备情感,要充分挖掘教材中能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生情感的内容;讲课要以情动人,就如演员一样进入角色。教师可以充分运用学生身边的事例来进行教育,使他们感到亲切,也可以结合自己的切身体会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同时,情感的渗透还可延续到课后,教师应与学生做知心朋友,经常与学生交流感情,掌握学生的思想脉搏,并寻找恰当的机会,结合课文内容,在师生情感交融的情况下对学生进行教育。

2、以丰富的活动提高学生的思想品质。高中思想政治课新教材已涉及不少当代的社会生活、政治经济等领域。教材中的活动框题,就是要让学生有机会参加更多的活动。在动态的教程中,接受教育,使学生觉得思想政治课是一种有意义的活动,这样就能更好地发挥高中思想政治课德育的功能。

总之,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如果我们每个政治教师都能抓住德育渗透的特点,遵循德育渗透的原则,实施恰当的德育渗透模式,相信必定会取得良好的德育渗透效果。

上一篇:化学反应的限度学案 下一篇:浅析小学数学教育与专业数学课程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