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问题学生的心理疏导和转化工作

时间:2022-09-19 09:14:57

如何做好问题学生的心理疏导和转化工作

摘要:教育是国计,也是民生;教育是今天,更是明天。我们要认真负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虽然转化问题学生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但只要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努力,转化问题学生的工作将不会再是教育的难题。

关键词:问题学生 心理疏导

中图分类号:G455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04.147

在德育工作中,青少年的思想转化工作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随着时代的变迁,学生的发展面临新的挑战。现实化、物质化,直接影响社会道德价值观,而青少年的发展也呈现出一些新的问题,如人生目标和价值单一,缺乏支撑理想信念的动力,心理较为脆弱;生存压力大;思想活跃,崇尚自我,反感束缚,但实际能力相对不足等等。因此,学生的发展与问题是新时期学生事务的两大主题。

作为一个基层的教育工作者,应该既要会面对学优生,也要会面对一些问题学生,尽管后者是少数,但我们还是必须要认真对待和正确处理,做好问题学生的心理疏导和转化工作。

1 融入爱心,用爱感化他们

在班主任工作中,对学生一视同仁非常重要。教师要强调为学生服务的工作价值,为他们创设一个信任、接纳、理解的情感氛围,这样才能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有利于德育工作的实施。问题学生本来就因自己比别人差而心灰意冷,心里总揣着一块冰,如果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教师对这样的学生爱理不理,甚至冷若冰霜,那只能是冷上加冷,造成师生感情淡漠、僵化。作为班主任,我们就更应该多给他们一点爱的阳光雨露,滋润他们茁壮成长,使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2 找出“问题”,查明“病”因,对症下药

我们对待问题学生,首先要“号脉寻找病根”――深入了解,全面分析他们的特点和形成原因,坚持在了解中教育,在教育中了解。根据这些年从事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经验,笔者认为初中生问题学生的产生原因是复杂的、多角度的。概括起来有这样几方面:

第一,家庭教育的影响。有的家长对子女溺爱有如、放任自流;有的家规过严,期望值过高;有的家庭不和睦,缺乏温暖,给子女心灵造成负担;有的父母目光短浅,给子女灌输“读书无用”的思想等。

第二,学校教育的影响。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下,有的老师对问题学生缺乏耐心,常常流露出明显的歧视和排斥倾向;部分教师缺乏正确的教育方法,造成师生对立,师生成为“猫与鼠”的关系。

第三,社会大环境的影响。社会上不正之风的影响,网络上垃圾信息的传播,不少学生早早地就沾上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有的沉迷于网络游戏之中,有的拜金主义盛行,有的成为享乐一族,抽烟、喝酒等不良行为比比有之。

这些现象经常发生在一些自制力比较差,意志力较为薄弱的学生身上。当然学生个人因素,也是青少年成为问题学生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

3 制订措施,“德治”、“法治”双位管理

问题学生大部分都缺乏良好的行为习惯,要做好青少年的思想转化工作,从根本上来说就是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问题。从改变习惯到改变性格,是转化问题学生的重要途径。要想做好问题学生的转化工作,要制订相应的措施,“德治”、“法治”双管齐下,才能最终达到预期目的。在班级管理中,一定的惩罚是需要的。但是这里所说的“惩罚”教育并不是大家口中的“体罚”,而是指教师在关爱前提下对学生的不良行为进行纠正、矫治的强制措施。它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为自己的错误行为负责。

作为教师,可能都会有这样体会,上学时往往那些调皮捣蛋、问题最多,经常被老师批评惩罚的学生,以后走向社会后,见到老师特别尊重。所以,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一种虚弱的教育、脆弱的教育、不负责任的教育。

4 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在一个集体中,学生的发展是参差不齐的,我们要尊重差异性。针对问题学生的特点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如对于学习上有困难、反应慢的学生,我们应该上课时多鼓励、多提问、多辅导。对自卑感较强,自暴自弃的学生,要真正地从心灵上关心他们,要善于总结和发现他们的优点、闪光点,扬长避短,帮他们重新培养和树立起自尊心、自信心和进取心。对于那些没有良好的习惯、纪律自由散漫、缺乏进取心、叛逆心理强的学生,我们要尊重其人格,主动交流,耐心帮教,动之以情,切不可排斥和孤立他们,要帮助他们重新塑造性格,改正不良行为,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要对其提出严格要求,让他们在实际锻炼中转变和提高等等。

5 多元教育,突出实效

做好问题学生的心理疏导和转化工作仅仅靠说教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可以利用各种阵地,采用多元化的方式来进行教育。如:以课堂为主渠道,让每一个教师都自觉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实现优势互补;发挥班委会、团组织或少先队组织的作用,针对出现的问题或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开展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教育活动;以社会为课堂,以社区为阵地,延伸教育的空间,把学生的习惯养成作为重点,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总之,做问题学生的转化工作,必须开动脑筋,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方能收到成效。

6 教师加强自身修养,注重语言艺术

要做好问题学生的思想转化工作,教师需要具备良好的师德,成为青少年学习的楷模。所谓“亲其师,信其道”,说的也就是这个道理。如果教师总在学生面前说大道理,不切合实际,学生是听不进去的。如果教师在学生面前说一套,背后又做一套,学生就会觉得这个老师说话不可信。失信于学生的教师是不可能做好转化问题学生的思想工作的,即使用非常手段令学生一时驯服,也只是形式而已。

7 要建立“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一体化”的网络体系

问题学生的转化不能图一时之功,必须用恒心和毅力科学施教,才能达到教育转化的目的。当然,转化问题学生仅靠学校工作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家庭的关心,社会的关注。这些年来,我发现有不少的问题学生在家和学校经常会说两种话,如果我们不做一个较全面及时的了解,往往会受骗。有时我们可通过家访,和学生家长共商教育的方法,形成合力,齐抓共管,才能奏效。

笔者坚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只要坚持以上策略,持之以恒,就一定可以做好问题学生的心理疏导和转化工作。

参考文献:

[1]陆士桢.中小学生的特点及其思想道德教育[Z].

作者简介:张亚玲,内蒙古阿拉善盟额济纳旗中学,内蒙古额济纳旗 735400

上一篇:基于职业发展的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下一篇:中职学校会计专业“三个一”人才培养模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