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服务模式的手术室护理应用

时间:2022-09-19 07:52:43

优质护理服务模式的手术室护理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的效果。方法:把2012年11月至2014年8月到我院手术室实施治疗的56例患者作为实验组,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把2011年7月至2012年10月到我院手术室进行治疗的5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满意度、焦虑情况以及患者出院护理质量。结果:和对照组相比,术前和术后实验组患者焦虑评分低,护理质量评分和满意度高,组间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即P

关键词:手术室;焦虑;满意度;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护理质量

【中图分类号】R47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3-0380-02

手术室作为治疗患者的一重要场所,不管是对环境,还是对护理质量均有着较高要求,同时手术室也是医疗纠纷发生率较高的一个场所[1]。优质护理服务模式的目标为提供优质且全面的护理服务,以此缓解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护理质量[2]。本次研究笔者选择了2012年11月至2014年8月到我院手术室实施治疗的56例患者作为实验组,采用了优质护理服务模式,获得了良好且显著的效果,现将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基本资料

把2012年11月至2014年8月到我院手术室实施治疗的56例患者作为实验

作者简介:楼攀,1986.2,女,汉族,本科,浙江永康,金华市永康市第一人民医院手术室,护理学。

组,男30例,女26例,平均年龄为38.45±9.16岁,手术类型:胃肠术12例,肝胆术10例,子宫术8例,心肺术10例,四肢术8例,卵巢术5例,脑部手术3例。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把2011年7月至2012年10月到我院手术室进行治疗的5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男29例,女27例,平均年龄为39.65±8.75岁,手术类型:胃肠术11例,肝胆术12例,子宫术7例,心肺术9例,四肢术10例,卵巢术4例,脑部手术3例。采用常规护理模式。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服务模式,实验组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主要如下:1)术前:加强和患者之间的沟通,及时了解其病情,具有针对性地消除其不良情绪,介绍手术流程、术前相关准备工作和手术室环境等,及时解答患者所存疑虑;询问患者所存病史和药物过敏史,全面评估其情况,制定相应的护理方案;介绍成功案例,强化患者信心,嘱咐患者家属应保持良好心态,以免其不良情绪影响到患者,继而影响手术的实施。2)术中:协助患者进入至手术室,控制好手术室温度以及湿度,运送患者时速度应平稳且防止碰撞;予以鼓励性话语消除患者恐惧感,强化舒适度,比如提供毛毯或者枕头等,若患者存在关节性疾病可提供相应的棉护垫;静脉注射需准确,遮盖好患者,辅助医师将患者放置在合适;对非手术处可进行按摩,防止其水肿,对嘴唇干裂或者口渴者可将浸湿棉纱放置在其嘴唇;加强局部保暖,防止出现低体温,协助医师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针对术中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以及突况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3)术后:术毕用温水擦拭干净创面血迹,盖好被单,将患者送到病床;增加回访次数,密切检测患者各项体征指标,和管床护士以及患者家属实施交流,嘱咐患者术毕近期应卧床休息,且注意营养,当患者病情有所恢复以后简单地进行动作练习;构建档案,记录患者和气家属的有关建议,并及时反馈相关部门,以为下次护理工作提供相应的指导和参考。

1.3观察指标

术前、术后应用焦虑自评量表对两组患者焦虑情况进行评价;应用自制问卷调查表调查两组患者满意度,且按照医院护理质量评价标准评价护理质量。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实验数据应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应用t比较检验组间计量资料,表示方式为均数±标准差,即( ),用x2比较检验组间计数资料,以p

2.结果

实验组术前、术后焦虑评分分别为56.4±2.8分、47.1±2.2分,护理质量评分为87.5±7.4分,患者满意度为89.29%(50/56);对照组术前、术后焦虑评分分别为77.4±5.5分、62.4±4.5分,护理质量评分为65.3±3.6分,患者满意度为71.43%(40/56),通过统计学分析,实验组患者焦虑评分情况、满意度以及护理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

3.讨论

伴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为确保手术顺利且正常地进行,保证手术治疗效果,各医院也开始加大力度探讨如何对手术室护理工作进行改进,以提高护理水平和质量[3]。手术室具有风险高、技术性强、工作时间长以及工作量大等特点,任何不稳定因素均有可能引起严重的后果,对此,加强手术室护理工作,提供优质且全面的护理服务也变得尤为重要[4-5]。优质护理服务模式的中心为患者,根据手术室护理工作的要求,结合患者自身实际情况予以优质且合理的护理,提供更具针对性的服务,满足患者合理需求,相对于常规护理模式而言,优质护理服务模式还注重术前随访工作以及术后回访工作,经优质护理服务,缓解和消除患者可能存在的不良情绪,以此进一步提高护理水平和质量。本次研究发现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的实验组,患者术前、术后焦虑情况、满意度以及护理质量评分均明显优于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的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即P

综上所述,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不仅可缓解和消除患者不良情绪,同时还可提高其满意度和护理质量,值得应用以及推广。

参考文献

[1] 邱红,张金凤,刘兰莲等.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实践及效果观察[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15):1367-1369.

[2] 宋焕玲.优质护理服务在提升手术室工作质量中的作用[J].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0):265-266.

[3] 白晓霞,敬洁.手术室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实践与效果[J].护理学杂志,2012,27(16):51-53.

[4] 肖东利,徐红蕾,陈美好等.优质护理服务在手术室的实施[J].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2011,02(11):40-41.

[5] 张洁冰,田芬霞,郭书芹等.人文关怀在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中的体现[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5):1206-1207.

上一篇:老年性高血压护理体会 下一篇:综合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