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结肠造口患者心理压力的影响

时间:2022-05-06 03:06:33

护理干预对结肠造口患者心理压力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结肠造口病人的心理压力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结肠造口术治疗的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结肠造口病人在不同阶段均存在来自不同的心理压力。结论:加强结肠造口病人心理护理干预可减轻其心理压力,提高病人的生理和社会生存能力。

关键词:肠造口术 心理压力 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65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3-0403-01

直肠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对低位直肠癌患者行Miles手术,做永久性结肠造口(人工)是目前公认的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1,2]。肠造口改变了病人原有的排便方式,不仅给病人的生活造成不便,并使其心理上承受极大痛苦。现将我科2012年2月―2013年11月,32例直肠癌患者行低位直肠切除、造口成型术对其术前术后的心理状态进行分析、总结,提出心理疏导、安慰为主的护理对策,取得了较好的护理效果。

1 临床资料

我院2012年2月―2013年11月实施结肠造口术32例。男19例,女13例;年龄35岁~72岁。年龄35―74岁,平均年龄56岁。

2 护理体会

2.1心理护理 根据以上的心理特点,利用心理学的技巧掌握病人的心理防御特征和期望值,采取心理疏导的方法,建立正确的心理防御机制[3]。在与患者交流中要根据患者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和接受能力,用亲切的语言给患者讲解疾病的有关知识,说明手术的必要性,强调手术方案及手术有利条件,成功案例现身说法,并委婉告诉患者此手术对病人造成的影响,让病人有心理准备。

2.2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争取患者信任。要以亲人的角度去关心病人。平时多同病人聊天,鼓励病人表达内心感受,耐心倾听患者的表达;耐心给病人讲解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和治疗方法。用治愈或好转的典型病例去鼓励患者战胜疾病,树立信心以打消病人的恐惧心理。让患者逐渐克服紧张,低落的情绪,使之对今后的生活有足够的信心和希望。

2.3健康指导:术后护士应经常巡视病房,了解病人病情,正确的给病人做结肠造口护理并指导患者及家属参与造口护理,学会使用人工袋,指导病人学会造口扩张方法,并让他们学会自我护理方法。指导患者改善和调节饮食,饮食要规律、营养搭配合理,避免产气食物,以免引起腹胀。养成造口定时排便习惯。

2.4指导家属密切配合 指导家属多关心、体贴、同情病人,此时病人非常依赖家属的陪伴,渴望得到家人的心理安慰。亲人的关心和支持有助于患者坚定信心,缓解压力。

2.5良好的住院环境 根据病房的条件,尽量满足病人的要求,将病人安排在自己理想的病室。保持病室整洁,舒适,使病人有温馨感,减少陌生感。

2.6激励护理 与病人常沟通,随时了解其心理变化,尤其了解病人心理矛盾点,并针对该点采取有效的沟通手段,打消病人的焦虑情绪,适当采用激励性语言提高病人对康复和自我控制信心。鼓励病人主动参与各项调整性训练,以便更好的完成自我心理状态的调节,减少应激反应和并发症,减少痛苦。

2.7社会支持 社会支持总分与癌症患者的心身症状除躯体化外均成负相关,这表明,社会支持虽不能改善病人躯体症状,但能明显改善癌症患者的心理状况,同时家庭外源性支持对癌症患者的心身状况的影响大于家庭内源性支持,这说明与周围保持密切联系,增加家庭外源性支持更有利于癌症患者的心身康复,护士可成为患者社会支持的来源[4]。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可以缓冲应激事件对病人情绪的影响,对住院病人来说,除了医护人员应成为其重要的支持者外,还要充分发挥和利用家庭以及社会团体、朋友、同事等其他社会支持系统的作用。

2.8定期随诊、随访、咨询 肠造口及其周围皮肤并发症大多是患者经过一段时间后,由于体重的改变,原来的造口用品不适用而逐渐产生;也可能由于护理不当等原因引起,因此应嘱患者出院后定期复诊,发现问题随时就诊。

通过一系列的心理护理,病人明显脱离抑郁和焦虑状态。提示综合性多角度的护理干预对直肠癌结肠造口术后病人具有良好的负性心理改善作用,能够有效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路潜,周玉洁.结肠造口病人造口知识掌握情况和需求状况的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4):251.

[2] 殷磊.护理学基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70.

[3] 贾霖,贾利,王允,等.癌症病人的心理治疗[J].现代预防医学,2006,33(11):2149-2150.

[4] 黄丽.应对方式、社会支持与癌症病人心身症状的相关行研究.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6,10(4):160.

上一篇:浅谈胸腰椎结核病人并发胸部畸形的心理护理 下一篇:老年性高血压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