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艺术教育乃和谐之源

时间:2022-09-19 07:14:22

论艺术教育乃和谐之源

摘 要:在中国,艺术教育总是被大众曲解为一种选秀必备的才艺技能,或者被摒弃为对考大学无用的教育内容。没有受到良好的艺术启蒙和艺术教育恰恰是人们在今后人生中制约精神生活和追求的一个最大的瓶颈。为什么人们在物质追求方面这样的贪婪丧失人性和道德?精神生活的贫瘠以及艺术修养的匮乏,是人们丧失完美的人性和人格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艺术教育;和谐发展;完美人格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1-0035-01

一、艺术教育对个人发展的意义

(一)艺术教育最低层次是普及艺术的基本知识,不断提高人的艺术修养和素质水平

对艺术的创造、接受和欣赏,是一种高级的文化素质,而获取这种文化素质的重要捷径,就是艺术教育。通晓艺术的基本知识才能从更高的起点上去欣赏艺术作品,更充分的发挥艺术的审美功能。艺术修养和素质水平的提升是建立在对艺术知识以及艺术作品的欣赏和积累上的。

(二)培养人的审美能力,充分发挥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艺术教育可以培育和健全人的审美心理结构,培养人们丰富的想象力和无限的创造力,提高人的思维能力。在艺术欣赏和创作这些自由精神的活动中,想象力被激发,创造力得到充分的发挥。我国著名物理学家钱学森十分重视艺术研究和艺术教育,他曾说过“难道搞科学的人只需要数据和公式吗?搞科学的人同样需要有灵感,而我的灵感,许多就是从艺术中悟出来的。”艺术教育在启发人的创造性思维方面有关键的作用。

哈佛大学校长尼尔·陆登庭指出哈佛大学之所以重视人文艺术的学习,是因为“这种教育既有助于科学家鉴赏艺术,又有助于艺术家认识科学。它还帮助我们发现没有这种教育可能无法掌握的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这种在教育领域有着特殊地位和作用的艺术教育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意义。

(三)丰富和陶冶人的情感,锻炼人独立的思维能力和认识能力,培养独立的完美人格和自由之精神

艺术不仅给人以种种哲学启示,还会给人一种独特的愉悦感和满足感,美学家们一般把这种独特的愉悦感称为审美体验。在审美体验中,不仅感情得到激发,还会有一种奇特的发现:组成艺术品的不同元素之间突然有了联系和联通,这种联系和联通又进一步生发出一种独特的意义或意味,即这一发现不仅使人突然感受到艺术的美,还会使人感到自我的扩大和提升。

宗白华在研究晋人美学时谈到这个问题,“晋人艺术境界造诣的高不仅是基于他们的意趣超越,深入玄境,尊重个性,生机活泼,更主要的还是他们的‘一往情深’无论对于自然,对于探求哲理,对于友谊”!在晋朝这样一个思想解放的背景下,对艺术的欣赏和创作,使得那些富有神韵晋人,有着博大的一往深情,这正是艺术风格的最初的动力来源。因此培养了晋人最美的人格和自由精神,这一时期在艺术上取得了空前的艺术成就和艺术品格。

艺术教育有助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以及完美的人格独立精神,高尚的道德情操,对于培育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人格和能力发挥重要的作用。

二、艺术教育对社会的意义

艺术同自然一样,都是人类本来意义上的家园,艺术绝对不是常人认为的,而是和谐之源,从中流出的,是涌动不息的生命之泉,只要接触艺术和欣赏艺术,这富有生命活力的甘泉便会滋润干渴的嘴唇,使心田之苗茁壮成长。久而久之,这样的人就有可能成为一个和谐的发展完美的人。如果一个社会由这样的人组成,整个社会也就成为和谐的社会。

艺术教育是通过培养有道德素质和艺术素质的个体,而培养和谐的人与人的关系,用艺术的甘泉去滋养贪婪、浮躁的心灵,接受真善美的洗礼。“通过研究艺术,人们可以发现自身潜在的精神追求和美的理想,从而使自己变得更加文明。”查尔斯·诺顿他开启了美国对艺术教育的新篇章,他认为在艺术研究及其同社会文化发展的联系中发现了某种使人崇高的东西。而这正是与美国社会生活的粗俗乏味同欧洲典雅高贵的美的传统形成了强烈的对比。面对着物质文明越来越发达的社会,精神上的崇高和文化传统的光辉是不能被忽视的,恰恰是我们应当借鉴反思的。

苏珊·朗格说过“一个社会只有同艺术结婚,才能生出文化之子,如果与艺术离异,只能导致野蛮,这个社会随之变成文化的沙漠。”艺术教育对社会的意义是不容忽视的,而这种艺术素质和文化生活的提升与艺术教育息息相关。

综上所述,艺术教育能够独立发展全面而完美的人格和精神,久而久之,这样的人就有可能成为一个和谐的发展完美的人。如果一个社会由这样的人组成,整个社会就是和谐的社会。因此,艺术教育培养和谐发展完美的人,更是和谐关系的源泉。

参考文献:

[1]彭吉象.艺术学概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上一篇:浅谈没骨法对中国画表现手法的现代意义 下一篇:浅谈工笔人物画的写意情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