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例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临床分析

时间:2022-09-19 07:08:21

15例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通过对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病例的回顾性分析,探讨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的临床特征。 方法 对2013年1月-2013年10月在我中心门诊治疗15例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 结果 160例分枝杆菌培养检出15例非结核分枝杆菌,检出率为9.5%,临床特征有咳嗽、咳痰15例(100%),消瘦8例(53.3%),气促5例(33.3%),咳血4例(26.7%),乏力3例(20%),发热1例(6.7%),盗汗1例(6.7%),痰涂片抗酸杆菌阳性3例(20%)。胸部影像学:3个肺野5例(33.3%),其中两侧全肺野2例(13.3%),空洞3例(20%)。耐药情况:15例患者的耐药率为100%。 结论 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临床表现与肺结核相似,肺部病灶以多肺野为主,两上肺空洞多见,耐药率高,多被误诊为肺结核,尽早对疑似病人进行痰分枝杆菌培养及鉴定,可降低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的误诊率,提高治疗效果。

【关键词】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

【中图分类号】R51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4)04-0107-01

近年来,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疫情呈上升趋势,由于具有与结核病临床表现相似的全身中毒症状和局部损害表现,常误诊为肺结核[1],因此正确认识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的临床特点,及时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本文对2013年1月-2013年10月在我中心门诊治疗15例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5例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患者,年龄42-82岁,平均59.8岁,其中男性9例,女性6例,病史1个月~10年,平均52.3月。

1.2 分枝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 采用基因芯片法对分离获得的160株分枝杆菌进行菌种鉴定,结果为胞内分枝杆菌14例,堪萨斯分枝杆菌1例,并进行药敏试验,使用的试验药物为利福平(RFP)、异烟肼(INH)、乙胺丁醇(EMB)、链霉素(SM)。

2 结果

(1)15例非结核分枝杆菌从160例分枝杆菌培养中分离出来,其感染率9.5%。(2)临床特征:有咳嗽、咳痰15例(100%),消瘦8例(53.3%),气促5例(33.3%),咳血4例(26.7%),乏力3例(20%),发热1例(6.7%),盗汗1例(6.7%),痰涂片抗酸杆菌阳性。胸部影像学:3个肺野5例(33.3%),其中两侧全肺野2例(13.3%),空洞3例(20%)。耐药情况:15例患者的耐药率为100%。临床特征:有咳嗽、咳痰,消瘦,气促,咳血,乏力,发热,盗汗,痰涂片抗酸杆菌阳性3例(20%)。(3)胸部影像学:1个肺野,2个肺野,3个肺野,两侧全肺野,空洞;(4)耐药情况:15例患者的耐药率为100.0%,其中耐利福平(RFP)、异烟肼(INH)、乙胺丁醇(EMB)、链霉素(SM)。(5)治疗后转归情况:根据药物敏感情况,选用两种以上敏感药物联合应用,治疗2-6个月后,病人的症状很快缓解,胸片病灶明显吸收好转,痰涂片分枝杆菌阴性,继续治疗至18个月,痰分枝杆菌培养阴性。

3 讨论

非结核分枝杆菌在自然界中广泛分布,主要来源于水、土壤、尘埃中,南方沿海城市高于内地,气温高的地区发病明显高于寒冷地区。非结核分枝杆菌对人类的致病性较结核分枝杆菌为低,可存在健康人呼吸道内而不致病,口腔和呼吸道卫生状况改善后便可消失,反之,如果存在易感因素,如呼吸道感染、局部和全身免疫防御机制遇到破坏时即可引起发病[2]。

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其临床症状及胸部X线表现与肺结核及其相似,痰涂片无法区分,本组15例均有肺结核常见的临床表现:在胸部影像方面,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要比活动性肺结核进展缓慢,病灶肺野范围较广,病灶出现空洞,且空洞多在上肺。本组病例病史最短1个月,最长10年,平均52.3月,病史较长,有文献报道[3],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要比活动性肺结核进展缓慢,最常见的表现为上叶尖段和后段有或无钙化的线状影和结节影,下叶病变少见。在药物敏感试验方面,15例患者对常见抗结核药的耐药率高达100%,且为多耐药,治愈率低,治疗2-6个月后痰涂片分枝杆菌阴转,继续治疗至18个月,痰分枝杆菌培养阴性。

由于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和肺结核在临床症状和影像学方面极为相似,使两者难以鉴别,从而造成误诊率极高,本组15例患者均拟肺结核治疗,在行痰结核分枝杆菌培养后才鉴别出料,随着结核分枝杆菌培养在结核专科医院的普及,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的发现率会逐渐的提高,为正确诊断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提供帮助,面对一些临床上诊断为肺结核病患者,经规则抗结核治疗,涂片查抗酸杆菌持续阳性者,更应行非结核分枝杆菌检查,排除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非结核分枝杆菌病诊断与处理指南[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0,23(11):650-653.

[2]曾正国,现代实用结核病学[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590

[3]贺伟,潘纪戌,周新华.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的影像学表现[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4,27:553-556.

上一篇:胫腓骨开放粉碎性骨折的分期治疗 下一篇:结肠癌的治疗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