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 惠普之道

时间:2022-09-19 07:00:38

转型 惠普之道

各领域实力均衡,是一种相对保守和安全的经营策略,却不是一个需要用创新驱动公司发展的好的商业模式。

过去一年,惠普陷入空前的混沌之中,没有离开新闻的暴风眼。2010年初因电脑质量与售后服务监管不力,屡遭消费者投诉;8月,惠普全球CEO马克•赫德闪电辞职并出任甲骨文联合总裁;事隔3个月,全球第一大企业管理软件与解决方案供应商SAP的前CEO李艾科出任惠普总裁兼CEO。

6月12日,《经济之声》爆料惠普打算出售旗下的企业计算及专业服务集团。事情的直接导火索是,甲骨文准备进军企业级服务器市场,宣布不再支持英特尔安腾(Itanium)服务器平台的软件开发,而此前其与惠普有合约支持安腾平台开发软件。惠普很快发表声明,希望甲骨文尊重之前与惠普签署的合约,并已对甲骨文提讼。

全产品盛景

惠普在IT 服务器、云计算、打印、PC等各大领域均有不俗的业绩和较强的研发实力。它由三大业务集团构成,即信息产品及商用渠道集团(PSG)、打印成像与消费集团(IPG)及企业计算及专业服务集团(TSG)。其营收排名第一的是占市场份额60%以上的打印成像业务,其次是个人笔记本业务,最后的是企业级产品及服务。

创始人比尔•休利特和戴维•帕卡德这两位斯坦福大学的毕业生,当初开始在车库里发明电子产品时,也许不曾想到今天的惠普已成为IT界的航母。1939年,也就是惠普元年,以抛硬币决定名称的Hewlett-Packard合伙公司的年收入仅5369美元,而2010年惠普公司的年收入已超千亿美元,成为名副其实的大象。

担心大象不能跳舞而实施分权管理是创始人一直坚持的公司理念。早期帕卡德掌管期间,只要任何事业部的人数超过1500,这个事业部就要被帕卡德强行“分家”。各个事业部成了自负盈亏的独立实体,也就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惠普所分割成的三大集团。

事实上,惠普转而成为大而全的企业集团的历史并不久远,在上世纪80年代初,创始人和职业经理人还在为打印业务还是物美价廉的个人电脑将成为新的业务增长点争论不休。在争论中,PC老牌竞争对手IBM已经在全球市场大举扩张。上世纪末卡莉•菲奥莉娜执掌惠普时,惠普的个人笔记本业务不仅不是惠普公司的重要盈利点,其业务额仅是IBM的一半。这位惠普女CEO以对康柏250亿美元的世纪收购赚取了个人电脑市场的霸主地位。

尽管在产品研发上,以科技创新起家的惠普有一系列领先的计算产品,如世界上第一台手持科学计算器HP-35。但在卡莉•菲奥莉娜主管惠普期间,惠普依然被认为是一家硬件公司。直到马克•赫德上任后,惠普经历了大大小小30余次收购,最终构建了较为完整的产品线,并形成了三大集团鼎力的局面。均衡各领域的实力,是一种相对保守和安全的经营策略,却不是一个需要用创新驱动公司发展的好的商业模式。

大象在减速

自上世纪60年代,惠普开始涉足计算机领域,其激进澎湃的闯劲成就了上世纪末的IT界老二的地位。在2010年,惠普一举超越IBM成为IT霸主。所谓“物盛则衰、日中则移、月满则亏”,这句话曾经被用来比喻“百年老店”IBM的发展轨迹,现在将其替代的惠普却也在遭遇同样的困境。出售个人电脑业务之后,IBM已从一家硬件公司转型成为一家以服务和软件为主的公司,所谓的服务占据其营收额的近50%。你也许永远不知道下一步是什么,这就是商业。

鼎盛时期的2010年,也是惠普最“纠结”的一年。2010年财报相当亮眼:2010年全年净利润额为1260亿美元,同比增长10%,涨幅为115亿美元,其中企业级服务器业务增幅超过20%。但缘于对惠普业务增长可持续的担忧,美国各大公司普遍下降对惠普的评级。在2011年的开头,惠普也未能交上完满的答卷。惠普第一季度财报显示,该季度期内净营收323亿美元,同比增长4%,扣除汇率因素,净营收同比仅增长1%。

值得注意的是,2010年惠普12亿美元收购手机设备制造商PALM、27亿美元收购通讯巨头3COM、139亿美元收购信息服务业领跑者EDS(美国电子数据系统公司)。这些都被业内人士视为惠普投身互联网浪潮的重要举动。惠普全球高级副总裁乔舒亚•布伦克尔在接受《三联生活周刊》采访时表示,惠普不会放弃自己在个人电脑和打印机市场的领先位置。两者占据了惠普绝大部分的财务营收账目,要想在现有的账目中抽取一部分投入新的市场增长点培育,也许只能放弃企业服务器的业务了。

李艾科3月14日首次公布了自己的战略。一方面,以webOS操作系统建立一个链接PC、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打印机等业务的移动互联网的产业生态系统;另一方面,将减少对PC业务的依赖,更侧重于高利润的软件业务。

此外,惠普也计划明年在云计算方面投入20亿美元研发创新。从硬件到软件的转型,IBM已经先行一步,惠普将步其后尘。DCCI互联网数据中心创始人胡延平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如果惠普出售的传闻属实,可能由三个原因所致。第一是出售老业务,寻找新方向;第三个就是云计算的发展,相关的硬件越来越标准化,使得企业所需的是最终的服务。三条原因归结为一条便是云计算。在一期IT龙门阵上创新工场首席运营官陶宁曾说,未来IT界70%的机会将出现在移动互联网与云计算领域。

惠普内部人士认为,惠普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这是很自然的发展历程。它需要在这个新时点上实现新的发展,既有的发展战略遇到了瓶颈,需要对业务策略做出改变,寻找新的突破点。改变的方式有两种,或加法或减法。在过去几年,惠普通过收购实现了个人电脑业务的爆发式增长,一如几十年前惠普收购美国的打印机公司,成功占据了打印成像业务的半壁江山。现在惠普需要转移发展的重心,但并不表示企业级服务等硬件业务对于这个市场不重要,只是惠普公司的经营策略的转变。

李艾科在达沃斯论坛上表示:“目前IT市场的发展可能正在经历其发展历史上的最大变革时期。网络正走向移动互联时代,而带宽已经确定,所以技术的发展方向趋于一致,惠普希望成为其中的领导者。”李艾科是惠普转型的精心策划者。但观察人士同样担忧,术业有专攻,硬件是李艾科的短板,他决定出售企业级服务等硬件业务器,但这恰恰是为惠普在硬件赢得市场的重要一支。事实上,2010年惠普TSG的营收增长率超过20%,在三大集团中增速最快。转型之后的IBM,其硬件(服务器和存储)业务并未消失。IBM的最新财报显示,其隶属于系统与科技部门的硬件收入同比增长18.7%,远远超过其服务6.0%和软件5.8%的增长率。观察人士表示,云计算目前也只是一个概念,各大企业都在为将来的商机做准备。但任何形式的云计算,最后都需要服务器来支撑。

惠普第二季度的业绩依然低迷,李艾科坦诚第三季度也将是惠普艰难的时间点。惠普的转型之道已日渐明晰。据悉,潜在的买家有三星、EMC以及SAP。经历此番瘦身,李艾科能否带领这只大象继续起舞,奔向它的百年辉煌?业界与投行的忧虑也许不是没有道理。

上一篇:如何飞越 第13期 下一篇:百联的加减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