愉快教学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探析

时间:2022-09-19 06:41:34

愉快教学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探析

随着素质教育的纵深发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越来越需要进行快乐教学,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数学学习带给他们的快乐。那么,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如何才能进行有效引导,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数学学习质量呢?

一、相互信任,建立和谐关系

教师和学生之间能否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将会直接影响到教学任务的完成和教学目标的实现,是教学活动中最为重要的一环,因此教师要和学生尽力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1.信任学生。教师必须相信学生,以朋友的身份去相信每一个学生,尤其是那些有失误的学生,给予他们信任和期待,唤醒他们内心深处的进步因素,产生自信,产生力量,从而能消除不足、更新自我。

2.真诚交流。真诚的情感交流不仅局限于课堂教学上,而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言行也能影响与学生的交流。教师要主动与学生交流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在轻松、融洽的氛围中进行沟通,拉近师生关系。

二、精彩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精彩的导入是开启课堂教学成功的钥匙,教师要精心设计,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10的认识”时,我设计了如下导入:有一天,0―9几个数字娃娃做起了排队游戏。9最大当上了队长,就骄傲起来了,看不起别的娃娃。他神气地对0说:“你呀,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和我比起来真是太小了。”0听了,圆圆的眼睛里流出了眼泪,悄悄地走掉了。看到9这样欺负0,1很不高兴。他牵着0的手走过来对9说:“你看,如果我和0站在一起,就比你大了。”9听了非常吃惊,睁大眼睛看着0。那么1说的话到底对不对呢?这样创设出学习情境,课堂显得生动有趣,学生兴趣盎然,很快进入了学习情境。

三、方法多样,引导学生思考

良好的课堂组织,是促进课堂教学活动高效发展的关键。

1.善于设疑导思。适时激疑,可以使学生因疑生趣、由疑诱思、以疑获知。如在教学“体积的意义”时,我巧妙地利用“乌鸦喝水”的故事向学生提问:“为什么瓶子里的水没有增加,丢进石子后水面却上升了?”课堂上顿时活跃起来,学生们各抒己见,有的说因为石子有长度,有的说因为有宽度,还有的说因为有厚度、有面积等。正当学生为到底跟什么有关系而苦苦思索时,我及时导入新课,并鼓励学生比一比,看谁学习了新课后能够正确解释这个现象。这样通过激发学生的兴趣,打破了学生原有认知状态,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好奇心,课堂教学在探究质疑的情境中积极开展了。

2.善于设疑导问。教学中要结合教学内容精心设计问题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起求知兴趣。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我提出了如下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自行车的车轮是什么样的?”学生回答:“是圆形的。”“如果是长方形或三角形行不行?”学生笑着连连摇头。我又问:“如果车轮是椭圆形的呢?”学生急着回答:“不行,没法骑。”我紧接着追问:“为什么圆的就行呢?”学生一听,马上活跃起来,纷纷议论。这样的设问为学生后面的课堂学习建立了平台,学生会在积极主动中探索未知内容,进而寻求答案。

四、练习设计,新颖多样

形式多样的练习设计,是激发学生思维快速发展的主要途径。例如学习了“分类”以后,请几名学生走上讲台,让在座位上的学生讨论一下台上的同学可以怎样分类,讨论完毕后说出自己的看法。同学们各有各的分类方法,甚至出乎意料。有的按性别分、高矮分、肥瘦分、衣服颜色分、衣服种类分,这样,不仅巩固了本节课的教学知识,还培养了学生细心观察的能力。

总之,面对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真正走进学生生活,与学生建立信任、和谐的师生关系,多渠道拓展教材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快乐、和谐的氛围中学习成长,促进数学素养的全面提升。

上一篇:浅析高中化学课堂有效教学的优化策略 下一篇: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