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收入差距与贫困问题研究

时间:2022-09-19 05:46:11

辽宁省收入差距与贫困问题研究

[摘 要] 改革开放以来,辽宁省经济发展迅速,但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的幅度要远大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幅度;城镇和农村的恩格尔系数都不断下降,农村的恩格尔系数始终高于城镇的恩格尔系数。辽宁省城镇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面要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收入差异加剧了相对贫困的发生,导致了农村居民消费不足、财富过于集中,已经成为辽宁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阻碍。辽宁省应通过完善户籍和社会保障制度、提高劳动力人力资本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适度缩小辽宁省收入分配差距,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缓解贫困。

[关键词] 辽宁省;收入差距;贫困问题研究

[中图分类号] F293 [文献标识码] B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辽宁省经济取得了飞速的发展,辽宁生产总值由1978年229.2亿元增长为2012年的24846.4亿元。1998年至今,辽宁经济增长率均高于同期全国经济平均发展水平,相应的辽宁省人民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78年的363.3元增长到2012年的23222.7元,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由1978年的185.5元增加到2012年的9383.7元,城镇和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均逐年下降,2012年,辽宁省城镇和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5.0%和38.4%。

与此同时,辽宁省自从经济体制改革以来,收入差距也存在不断扩大的现象:首先,二元经济结构导致的全省城乡间居民收入水平相差很大,而且这种差距还在不断扩大,1978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农村家庭人均纯收入的1.96倍,之后扩大到2012年的2.47倍。其次,城镇居民收入不平等的问题也十分突出,2012年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可支配收入最高10%的为56328.58元,最低10%的收入为11751元,相差4.8倍。随着全省经济的不断增长,收入差距的逐渐扩大已经成为辽宁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阻碍。

在收入差距日益扩大的背景下,辽宁省的贫困问题同样引起了我们的重视。据调查,全省农村人均纯收入不足2000元的贫困户占到了8.11%。此外,城市贫困问题也逐渐引起学者们和政府部门的广泛关注。以城市的最低生活保障线为城市贫困标准,2013年辽宁省城镇贫困居民人数达到96.5744万人。基于这种形势,研究辽宁省收入差距及对贫困的影响无疑是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辽宁省收入差距与贫困人口的现状分析

(一)辽宁省居民收入差距现状

首先,全省城乡间收入差距在不断的扩大。虽然改革开放后城镇和农村居民在收入和生活水平上都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两者在提升的幅度方面是有所不同的。1978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63.3元,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为185.2元,城乡居民收入比为1.96:1,到2012年城乡居民收入比例达到3.63:1。全省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均呈现逐年上涨的趋势,但是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的幅度要远大于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的增长幅度。另一方面,城镇和农村的恩格尔系数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也都呈现出下降的态势,自2000年以来,辽宁省城乡恩格尔系数低于了50%,表明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均实现小康标准1,但农村的恩格尔系数始终要高于城镇的恩格尔系数,1995年甚至高出8.4个百分点。

其次,辽宁省农村内部收入差距同样巨大。根据2013年辽宁省统计年鉴,2012年,农村人均纯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户数占调查户数的比重为5.19%,其中,人均纯收入在200元以下的占到了3.8%;人均纯收入在1000-2000元的占到了2.92%;人均纯收入在2000-4000元的占到了10.19%;人均纯收入在4000-5000元的占到了6.81%;人均纯收入在5000元以上的占到了74.91%,这反映了全省农村居民内部收入的巨大差异,这种差异也表明了农村存在着“贫者更贫、富者更富”的现象。

最后,辽宁省城镇内部收入的差距不断扩大。近年来,全省城镇居民中最高收入和最低收入组之间的收入差距急剧扩大,由2009年的35082.22元的差距增加到2012年的48467.42元。另外,2012年最低10%的城镇居民家庭平均可支配收入为7861.16元,最高10%的城镇居民家庭平均可支配收入为56328.58元,是最低的7.17倍。

(二)辽宁省城乡贫困人口现状

辽宁省处于贫困标准以下的农民人数还很多。2011年11月在北京召开的《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中提出,中央决定将农民人均纯收入2300元作为新的国家扶贫标准。按照这个贫困标准,辽宁省还有8.11%以上的农户为贫困户。一直以来,城市中的贫困问题总是被忽视。随着经济体制的转化,很多企业遭受到了冲击,员工的收入受到了很大影响,同时,失业和下岗工人的大量出现,城市中的贫困人口问题也日趋凸显。截止到2013年11月份,辽宁省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达到96.5744万人,保障户数为51.7728户,保障面为4.4%,而全国的保障面仅约为2.8%,辽宁省城镇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面要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三、收入差异对贫困的影响分析

(一)收入差距的拉大加剧了相对贫困的发生

随着经济和收入水平的提升,贫困问题也在逐渐发生着变化,虽然绝对贫困仍然存在并依然是全省乃至全国贫困问题中比较重要的一部分,但是由于收入差距的拉大使得财富过于集中,相对贫困的研究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自从80年代以来,无论城镇还是农村,相对贫困水平均有大幅度的提升,我国农村相对贫困水平上升了近20%,城镇则上升了50%以上2。数据表明,辽宁省2012年城镇最高收入组(10%)家庭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为56328.58元,而最低收入组(10%)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7861.16元,相差比例为7.2:1,2000年最高收入组与最低收入组的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相差比例仅是5.1:1。意味着辽宁省的低收入群体相对于高收入群体来说,在经济增长中所获得的利益相对更少,使他们感到自己变得更加贫困了。

(二)收入差距的拉大导致了农村居民消费明显不足

辽宁省城乡人均收入差距的比例从1992年的1.95:1扩大到2009年的2.65:1,2012年略有下降为2.47:1。全省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也高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从1993年的50.5%降到2012年的35.0%;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从1993年的55.1%降到2012年的38.4%,表明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明显高于同期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全省城乡收入差距不断加大的同时再加上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偏高,使得在全省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农村的居民收入普遍不高,农村居民的消费能力不足。

(三)财富过于集中,社会基层人员收入过低

改革开放以来,辽宁省各行各业的基层人员,即农民和工人群体,为全省的经济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但是,社会财富却没有青睐于他们。辽宁省处于基层的工人和农民的收入和福利水平长期以来一直偏低,由于这些基层人员的收入低下,导致了他们的低消费水平,除了满足生活必需以外,并没有多余的财富进行投资了,因此只能停留在低水平的消费层面上,进而又会引致低收入,陷入纳克斯于1953年提出的由消费不足所导致的“贫困恶性循环”之中。

四、缩小全省收入差距降低贫困发生的政策选择

(一)创新户籍制度改革

由于户籍制度而产生的城乡劳动力流动的阻碍是造成了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要使农村剩余劳动力自由流动,向城市劳动力供给不足的地点集中,促进农民及农民工收入水平快速增加,降低城乡差距对贫困带来的不利影响,要合理、有效地进行户籍制度改革创新。辽宁省应该建立以城乡居民居住地点登记及变更为标准的户籍登记制度,应以居民的居住地点以及职业情况来划分城镇和农村人口。取消城乡之间限制,促进农村人口能够自由流动,协调城市和农村劳动力的分工,以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收入水平,“有序的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要加强辽宁省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力度。积极拓展社会保障的融资渠道,扩大社会保障的范围和力度。加大对医疗、教育、廉租房、环保等公共服务的投资力度,消除影响基层人员消费的瓶颈,加大城乡居民的实际购买能力。全面提高辽宁省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逐渐实现城乡一体化。目前辽宁省还并没有将农村人口完全纳入到社会保障体系中,而全省的农村人口占全省人口的将近一半,他们中的绝大部分人并不能够获得养老、失业、医疗等基本的社会保障。因此,要逐步提高基层人员尤其是一些弱势群体如农民工所应该享有的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以及最低生活保障等方面社会保障水平,获得与城市居民相同的社会保障制度。

(三)提升人力资本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劳动者的文化素质和专业技能直接关系到他们的生存和就业,因此,要加大力发展城市及乡村的基础教育以及职业教育,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的文化素养和生产经营能力。同时,加大对辽宁省城乡文化教育基础建设的投入,尤其要加强对农村的教育投入;注重教育的内涵及本质;扩大辽宁省各个城市、街道、社区、村落的图书馆数量;完善教育救助制度,对高校贫困学生进行多元化的救助方式;通过社区或村委会服务等方式,提高居民自身素质,改变劳动者就业的观念,增强城乡居民的科学文化技术水平。

[参 考 文 献]

[1]刘有斌,庞永红.防范“增长性贫困”的城乡收入差异评价与对策研究[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12(2)

[2]盖宏伟,张一哲.存废两难窘境下我国户籍制度改革研究[J].河北大学学报,2011(3)

[3]高云虹,刘强.收入增长和收入分配对城市减贫的影响[J].财经科学,2011(12)

[4]Ravallion, Martin. Growth, Inequality and Poverty: Looking Beyond Averages [J].World Development,2001(29)

[5]林伯强.中国的经济增长、贫困减少与政策选择[J].经济研究,2003(12)

上一篇:施工企业现场材料内控管理 下一篇:黑龙江建龙营销策略的优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