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情境创设的艺术性与实效性分析

时间:2022-09-19 05:40:04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情境创设的艺术性与实效性分析

摘 要:阅读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环节中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对于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与水平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情境创设在阅读中是不可或缺的。针对这种现状,对阅读教学中如何更好地加强情境创设的艺术性与实效性,让情境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充分发挥其作用进行讨论。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情境创设;艺术性;实效性

现阶段,国内外对于教学情境的研究也越来越完善。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情境创设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对于一线教师而言,他们更多的是提出在教学领域中应用情境创设这一策略,没有过多地重视在这一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其原因是阅读教学中的情境创设没有将其艺术性和实效性有机结合在一起。

一、情境创设的概述

所谓的情境,实际上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刻意设置一种教学场景和情感氛围。而情境创设指的是教师利用环境和语言等来建立一个有形或者没形的场景。可见,情境创设对开展语文阅读教学活动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将艺术性跟实效性结合在一起,并根据具体教学目标进行有效运用。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情境创设的现状

1.很多小学语文教师只是一味地想活跃课堂气氛,美的情境创设就是活跃课堂气氛的主要因素,并没有真正意识到情境创设在阅读教学中的作用。

2.还有些教师过于重视情境创设,认为在阅读教学过程中一定要通过情境创设才能够更好地教学,因此,有时候把一些较为生硬的情境创设设立到教学目标中,没有和教学内容相结合,衔接性较差,这样容易使情境创设变成一个毫无意义的摆设工具。

3.部分教师把情境和意境混为一谈,只强调美感的重要性,而忽略了情境创设的具体目的,最终将偏离教学轨道。

三、提升情境创设的艺术性与实效性的策略

1.寓言类的情境创设。在寓言类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课前提问的方式进行情境创设,也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并且要向学生征求一些解决的方案,这样做完前期的准备工作后,再引导学生进入文中看看主人公是怎样去应对的。按照这种方法可以培养学生对阅读的兴趣,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还可以让学生更好地领悟生活真谛。教师还可以通过多媒体创设一些生动的形象,让学生对童话有个大概的了解,然后再创设表演情境,让学生更加深化地认识童话世界。

2.古诗词类的情境创设。在教学中,如果想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古诗词的内容,教师应将古诗词的内容通俗化。如一些叙事类的诗词,教师可以讲述一些和诗歌内容以及情感相符合的故事,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融入诗情意境当中;而对于一些关于山水田园类的古诗词,教师可以借助一些优美的语言和句子,或者是图片,让学生融入诗词情境当中,引发学生的联想;而关于边塞征战的古诗,教师可以给学生介绍一些相关的背景,让学生更好地理解。

3.叙事类的情境创设。对于叙事类的阅读教学,教师可以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以及身边的人和事进行情境创设,让学生亲临其境地感受到文章人物形象的塑造。如果是写景状物的记叙文阅读教学,那么在情境创设时要多关注具体的景物,从而对文中所描述的景物有进一步的理解。因此,情境创设要以文中所描述的景物来展开,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或者体验,才能够更好地融入课文当中。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对于情境创设一定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来选择相对应的情境,不能只顾其艺术性,或者只顾其实效性,应该将这两者有效结合起来,才能够充分发挥情境创设的作用。

参考文献:

蔡淑兰.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情境创设的艺术性与实效性[J].课外语文:教研版,2014(7):58.

上一篇:课堂中如何有效进行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 下一篇:关于提高小学生写作兴趣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