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发现的立陶宛”:一个文化古国和她所倡导的生活

时间:2022-09-19 04:52:14

“待发现的立陶宛”:一个文化古国和她所倡导的生活

山东与立陶宛的文化握手

两个月前,丽娜・安塔娜维切涅在接受完我的专访后,临行时说:“很快,我们还会见面的。”两个月后,再次见到丽娜,还是那样的神采奕奕:“我记得你,咱们又见面了!”

这次和立陶宛驻华大使丽娜一同前来的,还有她的上级,立陶宛外交部副部长罗兰达斯・克瑞斯丘纳斯。两个人站在高大的背景板前合影,背景板上是“‘待发现的立陶宛’山东―立陶宛文化周暨马流斯・尤外莎大师摄影展”的字样。

很巧妙地,文化周用摄影展开始两天的中国之行。

村庄与晚钟,河流和农田,湖泊与森林,山东美术馆3楼C1展厅里,白色的墙壁映衬着37幅色彩涌动的摄影作品,熠熠生辉,人们直白地看到了立陶宛的模样。此时,它们的作者正随同外长与大使,连同一起参观的宾客,缓缓挪动到下一幅作品前。

金发、碧眼、挺拔的身姿、合体的西装,以致上台发言时引起小小的骚动。马流斯・尤外莎有着近乎模特般的气质,只不过他不是模特,而是一名摄影家,纪录片制片人,探险家。在2009年立陶宛总统授予他荣誉勋章后,就着手拍摄如今在文化周展出的名为《待发现的立陶宛》的作品。

这部作品堪称立陶宛最大最成功的航空摄影类影集。马流斯在传统航拍技术上进行改进,致使没有哪部影集能像这部一样鸟瞰立陶宛。在山东展出的同时,这部作品已经从澳大利亚流向阿根廷,从加拿大飞往日本。

“我们希望用这个影展向山东的朋友解读什么是真正的立陶宛,”罗兰达斯说,“要知道,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在几年前就设立了孔子学院,也吸纳了很多学生,不仅教中国话,还教中国文化。而且我们很多学校也在去年开设了中文课,这对我们两个国家的交流都是很有意义的。”“孔子诞生在山东,也是孔子讲中国介绍给外国,所以在山东开展立陶宛文化周,再合适不过了。”

事实上,这次文化周并不是山东与立陶宛首度会面。2013年,在济南召开的山东-立陶宛经贸合作论坛,就为双边的交流打通了通道,这次的会面,算作旧友重逢了。

“这次来济南,我们同样带来了我们的一些企业和文化,只不过,开幕式由曾经的吉他四重奏,换成了37幅摄影作品,这或许是我们更深入交流的体现吧。”罗兰达斯说。

“其实,两个国家的交流,更多的是两地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我们相信从人文的角度出发,会取得更实质的效果。”丽娜说到。

开幕式方一结束,立陶宛一行人便“兵分两路”:摄影大师马流斯前往山东电视台与山东摄影家协会主席侯贺良进行对话交流;而外长、大使等则奔赴“中小企业推介会”与山东师范大学的高校演讲台。

在春寒料峭的早春,两种文化就这样碰撞在济南,料峭中,似乎有些暖意。

琥珀之国的沧桑与现实

在很多中国人的印象里,立陶宛是熟悉并陌生的。

熟悉,是因为它曾经出现在历史教科书上,和前苏联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陌生,也是因为在我们刻板的印象中,它远离政治经济中心,国小、力末。

在来访济南的立陶宛人士中,有一个细节引起记者的注意――几乎每个立陶宛女性来宾的颈间或腕上都有一个装饰品:琥珀。

2014年末,一个传言从北方漂流到中国,让久违的立陶宛又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西伯利亚来了一阵风,吹开了波罗的海岸的沙土,露出晶莹的琥珀,当地的人们在岸边采集这些黄褐色的宝石,就好像捡一块石头一样寻常。

这个针叶林覆盖国土面积40%的国家,以桦树做自己的国树。桦树,寓意生与死的考验,似乎在暗示着这个国家的历史。

历史上的立陶宛大公国曾经是欧洲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一脚踩在波罗的海之滨,一脚已经踏进了黑海之中,雄霸东北欧洲,颇有孤独求败的味道。全盛时期的立陶宛曾联手波兰,渴望称霸欧洲,无奈的是,半道杀出了蛮横的斯拉夫人――它没能逃脱盛极而衰的命运,躲进了波罗的海的角落,退出了历史的中心舞台。

从此,立陶宛开始了风雨飘摇的历程。

像其他东欧国家一般,衰落后的立陶宛成为了斯拉夫人和日耳曼人利益相争的中间缓冲之地,在强国如林的欧洲,在两战的利益版图上,立陶宛如浮萍般来回涤荡,开始了占领,独立;再占领,再独立的恶循环。直到1991年的那次大解体,立陶宛才终于又一次掌握自己的命运。

立陶宛不屈的民族特性也体现在独立之后的生活方式上。

波罗的海三国之中,立陶宛的传统饮食是保存得最完好的。“Cepelinai”,是一道用马铃薯粉打成的面团,中心被挖空,灌以奶酪、猪肉粒、白菌,表皮撒入洋葱的佳肴。咬在口里很有韧劲,十分美味。还有面包汤:把体积巨大的面包挖空,内装奶油蘑菇汤。

古城边上的特拉凯城堡,是当时特拉凯公国的首府。而今每逢周末,这座粉红色的城堡成了新人们拍摄婚纱照的首选景地,城堡内的哥特式大厅里也经常举办各类音乐会和国际会议。

正如丽娜在一次采访中介绍的那样:“这里的环境非常舒适,人们不是匆匆忙忙,而是在享受生活。这就是我们想展示的:去享受绿色、洁净、欧洲化的立陶宛。”

波罗的海三国之中,拉脱维亚在经历伤痛之后艰难转身,一点点,艰难却坚实的治愈历史的创伤,缓步前行;爱沙尼亚已经摆脱了历史的阴霾,快步向前,历史与现实的裂痕似乎已愈弥合。而立陶宛却不愠不火,以它一贯的风格,特立独行的在历史与现实之中寻找着自己的平衡。

West Express(西部探索):为一切惊喜制造可能的旅行社

文化周在第二天奉上了“旅游推介会”,对双方来说,这个环节弥足珍贵。

在主持人的引接下,一位年轻的金发女士上台开始她的中文演讲。她的名字叫英格・斯坦凯维奇内,在“West Express”旅行社任亚洲部副主任,今年已经是她来中国的第三个年头。

会后,我们在一间茶室,操着彼此都不甚熟练的对方语言,开始了竟然十分愉悦的交谈。

“我很爱喝茶,乌龙、铁观音、大红袍都是我的最爱。”英格开心地说道。

我道:“原来你喜欢重口的茶。” “对!重口味!”她竟然知道这个词。1985年出生的英格很爱旅游,因为能给她带来快乐,这也是她将旅游作为自己职业目标的原因。

英格所在的旅行社叫“West Express”,名字的起源是想告知游客,他们可以去西边参观被禁止了50年的国家。同时也告诉中国的朋友,应该抓住机会,到西部的波罗的海看看。

成立于1992年的“West Express”是立陶宛历史最悠久的旅行社之一,在立陶宛大多数城镇都有其办公室,爱沙尼亚同样也有。

旅行社可以为中国游客提供很多旅游服务,而最让他们引以为傲的是刚刚开发出的旅游新景点:新的琥珀之行。游客能参与到琥珀制作过程中,还能参观琥珀博物馆并享受琥珀宴会。

立陶宛等波罗的海国家对中国来说仍然是一个陌生的地区,在2014年,仅仅有3000名游客造访了这个充满负氧离子的国度。“我们有华丽的野生自然环境,清新的空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认的城市。”2015年“孤独星球”和“福布斯”的访问量排行榜中,立陶宛排第三。

立陶宛人除了在保护环境方面颇有心得外,对古迹的保护也当仁不让。特拉凯城堡和维尔纽斯古城是闻名于世的古建筑,而坐落在全国各地的教堂年岁均在五六百年以上。

“还有海边小村奈达也不容错过,在那里,你可以看到撒哈拉沙漠般的沙丘,松树林和惊人珍稀野生动物和植物。”英格补充道。

“立陶宛的年轻人是非常独立的,但他们也很重视家庭。音乐会,戏剧,电影,博物馆,旅行是年轻人最好的娱乐。当然,夜生活是我国最大的城市也非常热闹。”“沐浴完自然之光还可以享受都市气息,这里为每个人提供了所需要的。”

现代都市与古堡,科学技术与自然风光,立陶宛为现代与自然的结合提供了良好的模本:对科学技术的重视,让立陶宛拥有了领先世界的激光技术和通信技术;生物技术的发达,使得遗传工程药品成为中东欧众国中的佼佼者。

文化周的影展还将持续数十天,一行的立陶宛友人则需要赶回国继续他们的工作,电话里英格说:“我很爱中国,也爱它的文化。同时,我也希望中国的朋友到立陶宛做客,我们为北部的那些古城而骄傲,为那片绿色和深沉而着迷……”

上一篇:痴情人的伤心期限 下一篇:Internationalization of Renminb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