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印江自治县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时间:2022-09-19 04:42:06

浅析《印江自治县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摘 要] 贵州省印江自治县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2011年工程项目位于缠溪镇的苗王山打杵坳,项目区范围40平方公里,涉及17个村,人口1.36万人。工程施工具有以下特点:分布面广,不集中,单点工程量小,战线长,作业面多,可安排平行施工,机械化设备难以展开,人力施工较多。

[关键词] 小型农田水利 渠道与U型槽 PE管安装 施工组织

印江自治县2011年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为湄坨水库渠系配套工程,湄坨水库大坝型式为均质土坝、集雨面积为6.7平方公里、坝顶高程为1023米、最大坝高为25.15米、总库容为483万m3、兴利库容396m3。

建设内容为:湄坨水库干渠为南北干渠2条,分为南北部2个灌区,(一)北部灌区。新建和改造渠道30.57公里,改造渠系建筑物3座,安装输水管道4.839公里。其中:1、加固和防渗改造北干渠5公里;2、防渗改造4条支渠长11.8公里,其中黎坪支渠3.5公里,群丰支渠2.5公里,小坪支渠3.5公里,白岩山支渠2.3公里;3、新建支渠10条,长11.24公里;4、新建分渠3条,长2.525公里;5、新安装输水PE管道10条4.839千米;6、改造渠道建筑物倒虹管3座,总长302米。其中宫馆倒虹管长171米,祝阳坨倒虹管长55米,代家坳倒虹管长76米。(二)南部灌区。新建和改造渠道13. 7公里,新建和改造渠系建筑物3座,安装输水管道3.6公里。其中:1、加固和防渗改造南干渠1公里;2、新建支渠4条,长4.4公里;3、新建分渠7条,长8.3公里。4、新安装输水PE管道6条长3.6千米;5、新建和改造渠系建筑物3座。其中新建庆林湾隧洞1座,长0.5公里。改造倒虹管两座,总长1090米。其中中山Ⅰ号倒虹管长661米,中山Ⅱ号倒虹管长429米。

一、工程概况

贵州省印江自治县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2011年工程项目位于缠溪镇的苗王山打杵坳,项目区范围40平方公里,涉及17个村,人口1.36万人。工程施工具有以下特点:分布面广,不集中,单点工程量小,战线长,作业面多,可安排平行施工,机械化设备难以展开,人力施工较多。

二、施工条件与施工条件

1、交通运输条件

工程对外交通主要是公路运输,项目区距自治县政府驻地20—40km,有省道303通过,从省道至项目工地由乡村泥结石公路承担交通运输,由于工程不需要大型的运输车辆,基本可满足项目运输要求,部分地方可根据情况修建施工便道。

公路进入项目区后,外运物质需用人力或驮马作二次转运,转运距离100—3000米,砂石料综合考虑650米,U型渠槽预制件运输比较特殊,需要选择公路线路,综合考虑运距1500米。对灌区内的管道安装,管道运输至项目区公路终端后,也需用人作二次运输,运距300—1000米)。

2、通讯条件

项目区内有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两家的移动通讯信号覆盖,信号强度好。

3、施工用房布置

项目部分建设点紧靠村寨,施工用房可就近租用民房。部分项目远离村寨,施工用房需搭建工棚。另根据施工工程点的分布需搭建部分材料房及施工作业房。

4、混凝土拌和系统布置

本工程项目混凝土浇筑主要是渠道防渗改造,工程量分散,单点需求量不大。根据工程现场的实际情况和施工要求,可采取相对集中的工作点上布置移动式混凝土和砂浆拌和机,部分地段采取人工拌合。

5、砂石料系统及其他材料

由于工程量分散,单点需求量小,项目区无可供开采的天然的砂、石料场,所需块石、碎石、砂需要联系在附近的砂、石料场购买,车辆结合人力、畜力转运,供不同工段施工用。

本工程中所涉及到的其他材料,有水泥、钢筋、钢管、木材等,其中水泥在印江水泥厂采购,钢材、木材及柴油等在印江县城采购,PE管材通过饮水安全招标系统采购,球墨铸管在贵阳生产厂家联系采购。场外采取汽车运输,场内二次转运采取人工或马驮转运。

三、风、水、电系统布置

1、风

工程施工用风主要是为石方开挖提供风钻用风,本工程部分渠道所处地段坡度陡,远离动力电线,可采用手持便携式风钻钻孔。平缓段靠近输电线路地带,采用3m3/min移动式空压机供风。

2、水

紧临村寨的部分项目区,利用人饮水源点,采用管道搭接引至施工作业面。远离生活村寨的地段,寻找天然水源点,利用汽油泵配合软管提水,部分地段采取人力担水。

3、电

有条件的地方,施工用电就近接项目区内10千伏输电线终端的变压器或400伏低压输电线路,根据需要架设临时施工输电线路至各施工工作面。

远离动力线路的地方,采用移动式柴油发电机发电。

四、工程施工

1、主体工程施工方法

(一)土石方工程

本工程采用人工开挖,开挖前测量人员充分熟悉设计图纸尺寸,然后进行开挖边线的放样,方才开始开挖,开挖土方运到指定区域。填方段的土方应分层填筑密实,干密度达到设计回填标准,确保承载能力要求。同时,要结合现场实际情况清除开挖区域内的覆盖土及杂物,并尽量用于覆土耕作。

本工程石方开挖采用手风镐造孔,常规爆破,人工装运至指定区域。开挖的石料尽量用作填料。

(二)浆砌石工程

浆砌石施工严格按照《雨水集蓄利用工程技术规范》(SL267-2001)及相关的施工技术规范执行。

浆砌石施工工艺及施工规范的要求,施工程序为:基础面验收铺浆安砌填缝插捣勾缝养护下一循环。

建基面经打毛冲洗处理并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后方可砌筑,本工程块石选用质地坚硬的灰岩加工而成,加工的块石要求上下两面基本平行,且大致平整,无尖角、薄边,块石厚度宜大于20厘米。在砌筑前清除石料表面泥土及水锈,并进行冲洗。浆砌石施工采用座浆法砌筑。对于土质基础,砌筑前先将基础夯实,并在基础面上铺一层3~5厘米厚的稠砂浆,然后再安放块石,对于岩石基础,铺浆前先将基础表面泥土、杂物清除并冲洗干净,洒水湿润。砌石程序为先砌“角石”,再砌“面石”,最后砌“腹石”,并层、错缝砌筑。

砂的质量应符合规范规定。砌筑砂浆采用的砂料宜采用中砂,细度模数为2.8左右。

水泥应采用检测合格的产品,水泥标号不宜低于P032.5。块石砌筑采用座浆分层法砌筑,即先铺砂浆后砌筑。同一层面应大致砌平,相邻砌筑石块高差不超过2~3cm。块石安砌必须稳固,一定要大面朝下或向外,适当敲击。严禁块石直接接触,座浆及砌缝砂浆填塞应饱满密实,铺浆应均匀,竖缝填塞砂浆后应插捣至表面泛浆为止。同一砌层内,相邻块石应错缝砌筑,不得存在通缝;上下相邻砌筑块石,也应错缝搭接,避免竖向通缝。每隔一定距离,应安砌一丁石。在浆砌石砌筑完成24小时后,进行清缝,清缝深度小于砌缝宽度的2倍,清缝宽度不小于砌缝宽度。勾缝前必须将缝冲洗干净,不留灰渣、积块,并保持湿润,用单独拌制的砂浆(一般灰砂比为1:1~1:2)向分几次缝内填充,钎插、压实、抹光。浆砌石外露面,在砌筑后12~18小时开始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14天。勾缝砂浆初凝即可进行养护,养护时间为12天。

(三)混凝土工程

水泥的品种、标号、厂家及牌号应与设计的混凝土配合比通知单上的水泥品种、标号、厂家及牌号相符,并有出厂合格证及进场后的抽样试验报告。

砂的粒径、级配及加工料场必须与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时的砂样相同,且含泥量小于1%。

骨料粒径、级配及料源必须与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时的试样相同。施工用水水质必须符合《混凝土拌和用水标准》JG63—89的要求。混凝土施工质量要求执行《水工混凝土施工技术规范》SDJ207—82。

浇筑程序为:建基面(施工缝)处理模板安装及钢筋制安验仓混凝土配制混凝土拌和混凝土运输混凝土入仓浇筑拆模养护等工序。

建基面处理后应无尖角、无松动岩块,基础面应打毛,冲洗清除油污、杂物,排除积水并保持湿润,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部分采用0.35m3强制式拌和机进行拌和,部分采取人工拌合,拌和时间应满足规范要求。

混凝土浇筑应在准备工作全面就绪后,经检查合格才进行开仓浇筑。本工程根据施工现场情况,采用胶轮车或人工运送混凝土,在施工中不论采取任何运输方式,应与拌和浇筑能力及仓面需要情况相适应。并保证在混凝土运输过程中不产生漏浆、严重泌水及过多降低坍落度等现象。混凝土入仓自由下落高度如果大于2米,要采用溜筒或其它缓降措施,浇筑仓面应保持水平,及时平仓,不得堆积。

混凝土浇筑前,应先在基础接触面上铺一层2~3厘米与混凝土同标号的水泥砂浆。混凝土振捣要密实,每一位置的振捣时间以混凝土不再显著下沉,不出现气泡并开始泛浆为准。

混凝土浇筑12~18小时后开始养护,但在炎热、干燥气候情况下应提前养护,并在其表面采取遮盖措施,避免太阳光爆晒。一般养护时间不少于28天,在干燥、炎热气候时养护时间不少于14天。如混凝土浇筑温度低于5℃时,浇筑完工后浇筑面要用草垫(或麻袋)遮盖保温。

(四)钢筋制作安装工程

运入加工现场的钢筋,必须具有出厂质量证明书或试验报告单,并现场查看钢筋锈蚀程度和结疤、磕碰伤痕等,并测量钢筋直径,保证进入现场钢筋的质量和规格符合相关规范要求。钢筋端头及接头加工应符合相关规范规定。

(五)塑料PE管道安装工程

(1)放样及管沟开挖

根据项目区管道具体分别情况,按照图纸尺寸放样挖掘管沟,确保开挖断面均匀,以方便管道安装。

(2)管道敷设

管道安装时,不得有轴向扭曲。管道连接时应采取伸缩变形的补偿措施。敷设管道的沟底应平整,不得有突出的尖硬物体,必要时敷设10厘米厚的土垫层。埋地管道回填土时,管周回填土不得夹尖硬物直接与管壁接触,应先用砂土或颗料径不大于12mm的土壤回填至管顶上侧30厘米处,经夯实后方可回填原土。埋地管道管顶回填土厚度不得低于70厘米。

(3)管道连接

管材与管材、管材与管件之间应采用由管材供应商提供或确认的专用热熔机具热熔连(对)接。热熔连接按下列步骤进行:

一是热熔机具接通电源,到达工作温度(260±10°C)指示灯亮后方能用于接管。

二是连接前管材端部宜去掉40~50毫米,切割管材时应使端面垂直于管轴线,管材切割宜使用管子剪或管道切割机,也可使用钢锯,切割后的管材断面应去除毛边和毛刺。

三是管材与管件连接端面应清洁、干燥、无油。

四是用卡尺和笔在管端测量并绘出承插深度。

五是加热时间及冷却时间应按热熔机具生产厂家的要求进行。

六是熔接弯头或三通时,按设计图纸要求,应注意其方向,在管件和管材的直线方向上,用辅助线标志其位置。

七是连接时无旋转地把管端导入加热套内插入到所标志的深度,同时无旋转地把管件推到加热头上,达到规定标志处。

八是达到加热时间后立即把管材与管件从加热套与加热头上同时取下,迅速无旋转地直线均匀对插到所标深度,使接头处形成均匀凸缘。

九是在规定的加工时间内,刚熔接好的接头还可以校正,但不得旋转。

(4)试压

一是管道安装完毕,外观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试压。热熔或电熔连接的管道,水压试验应在24小时后进行。试压介质为常温清水。

二是冷水管试验压力,应为冷水管道系统设计压力的1.5倍。

2、安全管理及文明施工

施工单位负责制定安全生产制度,并付诸实施,对安全生产中的问题负主要责任。建立健全本工程所涉及的安全规章、规程,成立专业的安全组织机构。在爆破器材管理工作上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执行。各工程的建设使用的民用爆破器材,主要由公安派出所和物资公司片区爆管站负责供给和管理。水利技术人员协助各施工队做好使用计划,报当地派出所审批后,由爆管站派具有资质的爆破员具体执行爆破工作。

在灌区项目实施场地内,做到场内设施堆放有序,场地整洁,对临建设施在工程完成后,恢复场地原有地形地貌。

五、施工总进度计划

1、施工进度计划编制原则

(1)根据本工程的规模及建筑物布置特点,类比同类工程,结合本工程实际情况分析确定各单项工程施工工期,从而确定工程施工总工期。

(2)施工进度计划编制严格按基本建设程序,遵照国家政策、法令和有关规程规范。

(3)本工程按一班制作业,月有效工作天数按22天计。

2、施工总进度计划

施工准备包括场内交通,风、水、电系统,搭建临时库房等。准备工作从2011年4初开始,至4月底完成,历时20天。

主体工程施工,从2011年5月初开工,至2012年元月底主要建筑物竣工,工程工期为10个月。施工总进度计划详见表6-1。

3、施工工日及高峰人数

贵州省印江自治县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2011年工程项目施工总工日为71570个,平均日上工人数240人/天,高峰上工人数400人/天。(详见表1)

参考文献:

[1] 《节水灌溉技术规范》SL207-98.

[2] 《水利工程水利计算规范》SL104-95.

[3]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SL303-2004.

[4] 《水利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规范》SL72-94.

[5] 《贵州省〈灌溉用水定额〉编制成果报告》.

[6] 《印江自治县2011年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重点县实施方案》.

上一篇:对施工阶段合同管理的探讨 下一篇:工程机械试验研究的作用与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