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运行可靠性的控制技术解析

时间:2022-09-19 04:10:20

电力系统运行可靠性的控制技术解析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用电需求量不断增加,导致电力系统的运行可靠性受到了严峻的挑战。面对这样的情况相关工作人员应该加强对电力系统运行可靠性控制技术的研究工作,从而来找出相应的控制技术和措施让电力系统运行可靠性得到有效保证。本文笔者对电力系统运行可靠性的控制技术进行了探讨,希望对相关从业人员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电力系统;运行;可靠性;控制;技术

前言

在社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电力系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过程中电能也成为了非常重要的能源,而在电力系统的运行过程中,电力系统运行的状态与控制情况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就是电力系统在不同的系统接线、故障条件以及负荷条件下电力系统以及相关设备的运行情况。电力系统的运行状况从理论上来讲可以分成正常状态以及非正常状态。而本文在对电力系统运行、控制进行安全评估分析的时候,也主要是从电力系统运行的正常状态和非正常状态来进行的。

1 电力系统运行可靠性的阐述

在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过程中可靠性是一个重要的评价标准,而在对电力系统的可靠性进行评价的时候标准就是可靠度,而可靠度则是通过良好的运行状况、工作时间的延长、故障率低以及高效的工作效率来保证的。在对电力系统的运行状况进行评价的时候主要是通过可靠性来完成的,在电能的生产和输出过程中对电力系统的运行可靠性进行评价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电力系统最主要的作用就是为用户提供电能,也就是向用户持续和固定的提供质量有保证的电能。而电力系统运行可靠性就是事先做一些设备管理,让这些设备管理能够在电力系统的运行过程中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而可靠性主要就是指设备、元件以及系统需要在规定的条件下和预定的时间范围内完成所规定功能的能力。对于电力系统运行可靠性来说它的主要任务就包括了下面这几个方面:首先将电路元件在历史运行过程中所产生的数据以及在对元件进行了可靠性测试之后所累积的数据进行累计,然后通过这些相关的数据来对元件的可靠性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其次对基于电力系统可靠性模型以及预期的负荷变化来进行解析现象或者是模拟,在实际的模拟过程中主要是针对那些电力系统中没有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事先规定的功能而进行的。在模拟完成之后还需要进行相关数据的计算,也就是计算一些可能会发生的后果的概率,这样就能够获得相关的数据从而来对元件的可靠性进行进一步的分析。最后还需要对系统投入和可靠性系统的基础上来综合评价电力系统的运行和控制以及进行辅助决策。

2 电力系统运行与控制安全的评估价值

2.1 正常状态下电力系统运行与控制的安全评估分析

在对电力系统进行认识和了解的时候应该要从整体上来进行。电力系统主要是由发电机、变压器以及其他用电设备组成的,它是一个集合了发电、输电以及用电为一体的系统。电力系统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负荷会随着用户的实际用电情况发生改变,而在电力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向用户提供高质量和稳定的电能则是他们的主要工作内容和目标,那么这也就需要电力系统的发动机有功率和无功率能够根据电负荷的实际变化情况来做出相应的安全范围内的变化,要想很好的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让电力系统中的电气设备稳定和正常的运行,对各种情况的实际变化需求能够很好的满足,让电气设备中的每个发动机都能够在相同的频率下进行工作。在电力系统的实际运行过程中,为了能够让它在正常的干扰下不会发生超负荷的运转情况,要保证电压的偏差在允许的范围内,就应该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进行有效的控制,如果电力系统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需要对运行的状态进行过渡变化,就可以通过对紧急设备或者旋转设备的调节来实现。要想为用户提供安全和可靠的用电服务,就需要让电力系统的运行保障正常,企业的经济效益也才能够得到有效保障。

2.2 非正常状态下电力系统运行与控制的安全评估分析

电力系统在警戒状态下运行就可能会存在很多危险,所以就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对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进行控制,对发电机的负荷进行调整性的控制,同时还需要排除掉经济运行的因素,以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为主要目标。另外如果电力系统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紧急情况不能得到有效解决的话,系统就可能会出现运行失衡的情况,发电机组在运行的过程中频率就会出现不同,这样就可能会对电力系统的安全造成比较严重的威胁,情况如果严重的话,就可能会出现大规模的停电情况。在对紧急状况下的电力系统运行进行安全控制的时候可以采用机电保护措施来进行有效的处理,这样电力系统就能够快速的恢复到稳定安全的运行状态下,有效的去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3 提高电力系统运行安全性和可靠性的措施

3.1 加强继电保护装置的安装

在电力系统中安装继电保护装置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对电力系统以及其他的组成部分进行保护,让它们能够正常运行。如果电力系统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出现设备损坏或者供电故障等方面的问题,每个串联发电机的相角差比较小时,就可以从电力系统中把这些故障设备去除,从而来避免发电机出现摇摆的现象。当开启继电保护装置之后,就能够快速的把故障线路去除掉,在故障排除或消失之后,继电保护装置又能够让这一故障线路重新开始正常的运行,从而让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得到保证。

3.2 加强电气制动装置的安装

在电力系统的运行过程中,要想让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得到有效提高,就需要重视电力在实际的输送过程中可能出现中断或者故障的情况,而在电力系统中安装电气制动装置则能有效的解决这种问题。

3.3 在电力系统运行控制中,对原动机的调节功能进行提高

在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出现故障后各机器设备及运行系统的电磁功率会发生比较大的变化。但是由于原动机其自身特点,将不会产生变化。这主要是因为原动机在运行的时候,它的调节器在进行调节的时候时间比较滞后,由于惯性原理原动机就持续之前的状态,所以就不会发生较大的变化。这样,电力系统中各机器设备运行的效能将不能保持平衡状态,就会对电力系统运行稳定的安全性产生极大的影响。因此,需要有效的提高原动机的调节能力,这样才能在系统出现故障时,让原动机通过自身调节使系统各设备运转功率能够保持平衡,实现暂态的稳定性,提高安全性。同时,对于多个并联发电机组电力系统,可以采用切断部分发电机组的方法,控制系统中的过剩功率,从而提高原动机的调节功能。除了上述几种措施能够提高电力系统运行与控制安全性之外,还可以通过采用串联电容器改变补偿能力、对发电机的励磁性进行优化、对输送电压进行改进等方法来进行。在实施过程中,需要针对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采用正确合理的方法,从而有效的提高系统安全稳定性。

4 结束语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电网的规模也在不断的变大,电力系统的运行也开始变得更加的复杂和多变,对用户提高高质量、稳定、安全以及可靠的用电服务是当前电力企业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电力系统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不同的状态,而这些不同的状态也会对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产生影响,所以需要加强对电力系统运行与控制安全的评估研究,找出相应的改善措施,这样才能够让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得到有效保证,从而才能够为用户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参考文献:

[1]辛耀中.2006 年国际大电网会议系列报道(二)电力系统运行与控制技术新进展[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6(22).

[2]薛禹胜,李海峰.2008 年国际大电网会议系列报道――关于电力系统运行与控制的讨论[J].高电压技术,2008(11).

[3]薛禹胜.2004 年国际大电网会议系列报道――关于电力系统运行与控制的讨论[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5(09).

上一篇:35kv线路工程施工电杆倒塌的原因探究 下一篇:试述我国电力企业的营销管理现状及完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