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线传感器网络分簇路由算法

时间:2022-09-19 03:47:03

一种无线传感器网络分簇路由算法

摘要:该文从经典低能量自适应分簇算法的基础出发,探讨了基于蚁群算法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分簇路由算法。将蚁群算法,应用到簇间路由中,找出簇头到基站的最佳路径,实现离基站较远的簇头节点,能够以最佳路径进行信息传输,达到减少簇头结点的能量开销的目的。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在延长网络生存期方面相比LEACH算法提高约30%。

关键词:无线传感器网络;蚁群算法;分簇路由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3)35-7941-03

1 概述

无线传感器网络能够实时监测和采集网络信息,这些信息是分布区域内的各种监测对象的信息,将这些信息,发送到网关节点。而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算法作为一项关键技术已成为目前研究热点,因此也成为本文的研究重点。

蚁群算法在通信网络中,主要目的是建立路由。在蚁群算法应用到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许多新算法由此产生。文章[1]通过节点能量和传输距离,以此作为切入点,引入到蚁群算法的信息素增量公式。使蚁群算法更好适应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同时,考虑到有限的存储特性的传感器网络节点,该节点将蚂蚁携带信息融合。但是EEABR没有考虑全网能量均衡使用的问题,对于传感器网络来讲,其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文献[2]提出了一种蚁群算法(对斯坦纳树)。该算法可以被移植到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路由。没在一个相应的变化对特定需求的基础上,并没有考虑能耗问题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性能是至关重要的。该文基于蚁群算法的特点,无线传感器网络(WSN),蚁群算法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提出了一种新的可用于无线传感器网络聚类路由算法。

2 无线传感器网络蚁群分簇路由算法

将ACA与无线传感器网络分簇路由相结合组成新的算法,该算法是周期性的,每一轮分成阶段的簇和簇间的路由阶段。在簇的形成阶段,根据公式1确定簇头。在稳定阶段的簇,簇头来收集数据和信息同时,出发点是簇首节点、基站作为终点,运行蚁群算法,找到最好的路线从簇头到基站,通过有效的节点的帮助,更好的实现跳性能。

3 算法的实现过程

3.1 簇形成阶段

在簇首节点的选择部分,首先根据结点仿真面积,和最优簇头数,确定两簇头之间的最小距离,然后再由网络中,簇首节点总数,每个节点已成为簇首的次数和结点能量,由此来决定簇头。具体方案:每一个传感器节点,随机的产生0~1一个值,当其小于阈值T(n),则节点就为簇首。阈值T(n)为:

其中:p为期望的簇头节点的百分比,r是当前轮数,G是在最后的1/p轮中,没有成为簇头节点集合,Ecurrent是节点当前能量,Emax是节点初始能量,该文中p=0.05。

3.2 簇间路由阶段

因为簇头结点在网络中保存一个邻居簇头节点信息表,簇头的邻居信息表记录其相邻的簇首节点的信息,和相邻节点之间的距离。具有竞争簇头资格的节点,其表明具有竞争簇头资格时,这些具有资格的节点,就会查看本节点的路由表,看是否有它的相邻竞争簇头节点的记录,若无则创建新的记录,以及相邻竞争簇头的剩余能量、与基站的距离、两相邻簇头之间的距离和链路上信息素的浓度。如有,则对相邻节点的记录进行更新。但是这信息,想杜宇标记为非簇头的节点来讲是屏蔽性质的。

式中energy是相邻簇头结点的剩余能量,ι表示簇头结点与基站的距离,α1表示邻居节点能量在信息素中所占的比重,α2是邻居节点与基站距离的比重值(总信息素是全体)。从上公式看出,信息素浓度保留了数据传送过程中积累的信息素,并又将考虑了各相邻簇头节点到基站的距离。整个数据传送,路径的选择需要考虑历史经验,又使得数据传输沿着基站方向传输。

簇头结点数据在第一跳距离后被发送到簇首,簇头负责数据融合以减少冗余数据,从而减少业务量。当一个簇首发送数据,根据路由表和相邻的簇头的信息素浓度,计算每个相邻的概率选择簇首。公式3表示簇的概率前往相邻的簇头:

4 仿真实验与结果分析

4.1 能量模型与性能参数

节点间通信能耗采用LEACH算法中的能耗模型。仿真工具采用MATLAB,仿真环境为:在200m×200m的正方形区域内,随机撒200个节点,基站位于(50,175),如图2所示。传输和接收电路工作时能耗定义为Eelec=50nJ/bit,传输放大的单元能为εfs=10 pJ/bit/m2,εmp=0.0013 pJ/bit/m2,数据融合的单元能耗定义为EDA=0.5 nJ/bit;且无线发射模块,可以根据节点间距离远近,来控制功率大小,4.2 仿真结果分析

验证该算法,将该算法和LEACH进行了仿真对比。网络生命周期的长短,能够直接反映无线传感器网络性能的优劣,所以我们对本算法和LEACH算法在平均能量消耗和节点存活数两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图3是本算法和LEACH算法的平均能量消耗图,反映了两种不同的算法下,网络的平均能量消耗与时间的关系。横坐标表示轮数,纵坐标表示结点平均能量消耗。为了方便,我们用ACALEACH表示本算法。200个节点的总能量为100J,LEACH在450轮,出现节点死亡,耗能60J,而本算法消耗的能量是12J,在这一阶段降低了48J;当LEACH节点全部死亡时,本算法的能耗为80J,相比之下降低20J,网络性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5 结论

蚁群算法的自组织、动态和多路径的特性,促使其适合应用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路由的广阔前景性。该文在研究LEACH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无线传感器网络蚁群分簇路由算法。该算法具有路由代价低、自适应性好、支持多路径等特点。经过仿真分析,显示该算法与LEACH算法相比,在网络平均能量消耗方面,有很大的优势,对网络生存周期有很大的改善。

参考文献:

[1] Camilo T,Carreto C,Silva J S,Boavida F.An Energy-Efficient Ant-Based Routing Algorithm for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C].//ANTS2006,Int.Workshop on Ant Colony Optimization and Swarm Intelligence. Brussels,Bélgica:Springer Verlag,2006:49-59.

[2] Singh G, Das S, Gosavi S V, Pujar S. Ant Colony Algorithms forSteiner Trees:an Application to Routing in Sensor Networks[C].//LN de Castro,F J von Zuben eds.Recent Developments in Biologically Inspired Computing,2003:183-206.

[3] 王结太,许家栋,徐建城.基于蚁群优化算法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J].系统仿真学报,2008,20(18):4898-4901.

上一篇:大数据时代信息安全分析 下一篇:电信企业计算机网络安全构建策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