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高效教研组三原则

时间:2022-09-19 03:31:16

建设高效教研组三原则

【关键词】 教研组;建设;高效;原则

【中图分类号】 G6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21―0034―01

教研组是学校教学活动的重要组织,是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基地,是提高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的重要形式。一所好的学校,必然重视教师队伍建设,而一支好的教师队伍建设,必定离不开学校教研组的引领,学校正是通过教研组建设,带动一批教师、帮助一批教师,引导一批教师、打造一批教师,努力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搞好教学研究工作,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积蓄力量。那么,建设高效教研组的原则有哪些呢?

一、学习型的原则

在教育教学形势日益发展的今天,教研工作在学校的重要性不容置疑,教研组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任务。要建设好一个高效的教研组,首先要树立教师的学习意识,提高教师的学习能力,让教师在学习中不断丰富自我、完善自我,在繁忙的教学中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改变许多教师认为学习是一种负担的看法,认为自己的课堂和学习是两码事,所以不重视学习。教研组要在教师中提倡“只有在学习中才能发展、只有在学习中才能实现自我价值”的理念,“学,然后知不足。”督促成员之间相互学习,制订学习计划,开展学习竞赛,把集体学习和个人学习结合起来,做到“五个坚持”:坚持在教育理论中学习、坚持在教学活动中学习、坚持在教学研究中学习,坚持在同伴互助中学习,坚持在教育网络中学习。为了使学习落到实处,就要做到定期检查,教研成员之间互相推荐好书,分享学习经验,让每个教师都爱学习、好学习,以读书为乐,争做学习型教师。教研组成员只有在学习中达成一致的目标,才能有共同的发展愿景,才能为今后教育教学研究工作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研究性的原则

在教育教学领域,要研究的问题有很多,这就需要教研组教师有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许多教师,不善于从日常的、细微的教育教学中发现问题,有时即使发现了问题,也找不到解决的好办法,这就需要教研组的共同研究。在教研活动中首先就是要确定主题,研究解决一个个问题,使教育教学过程中一些无效的或者效果不大的方法及时改变。主题研究的问题来自于教育教学实际,是教师们急需解决的问题,教师有研究的内在需求;要研究的是教师群体共同面临的问题,教师有合作研究的基础。其次,在研究方式上,主要采用行动研究,同时也结合其他研究方式,边实验、边改进。最后,将主题研究从教学研究扩展到教育研究、学校管理研究等,不断强化教师主题研究的意识,引导教师在研究中尝到甜头,提高教师教学研究的积极性。通过主题研究,我们就会把教师个体发现和提出的这些有实用价值的问题,转化为教师共同关注的问题。

三、创新型的原则

一个民族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同样,一个教研组没有创新,就没有吸引力,将会死水一潭。在教育时代百花齐放的今天,教研组如何创新,是我们教师共同面对的课题。一是要思想创新,不能墨守成规,固步自封,在教学中要善于把学到的新的教育思想运用到教学实践中,走在教学改革的前沿。二是要制度创新,没有适合教师发展的制度,必将限制教师发展的空间,所以要时常更新管理制度,探索与教师专业发展相匹配的制度。例如,教师发展的评价制度,目前教师队伍的现状、层次、结构等都发生了变化,如果还是按以前的评价制度,势必会影响教师参与教研教改的积极性。这两年我校教研组探索出了教师发展梯度评价手册,注重过程评价,让每位教师看到自己的潜能,看到自己前进的方向,通过有计划的、有层次的、有梯度的评价手段,促进每个教师向上向前不断发展,为每个教师的进步搭建台阶。三是要行动创新,不畏惧任何困难,敢于迎难而上,不断创新教法,善于总结新经验,并及时推广。尤其是青年教师,要在老教师的带领下,敢于尝试,敢于创新,敢于挑战自我,不惧怕失败,善于摸索,逐步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四是要集体创新,教研组要善于发挥出教研组全体成员的智慧,达到互补和共赢,避免个别教师落伍和掉队,要坚持“一个也不能弱的”的理念,督促、引导、团结每个成员共同前进,形成“人人有担当,个个是能手”的良好局面,学习、互补、合作、共赢,共同享受教研活动所带来的快乐, 真正调动起教师们参与教学研究的热情和积极性,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上一篇:“华彩教育”铸就学校品牌 下一篇:CIPP―CDIO驱动的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问题的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