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地进行朗读教学

时间:2022-09-19 03:26:23

如何有效地进行朗读教学

摘 要:阅读是读者与文本相互作用构建意义的动态过程。今天的语文教学已不再是静态的理性分析与机械分解。朗读教学已是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并且得到语文教师的高度重视。真正有效地朗读教学是通过朗读培养语感,使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感受汉字的魅力,进而感受作品的内涵、意境,从而完善人格。

关键词:阅读;朗读;情感

一、创设情境,激发朗读热情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

二、巧用示范,师生共读

朗读离不开范读。谈到范读,很多人自然地想到教师范读,学生在听中感受其语言的音乐美、节奏美、情感美。这也成了多年来教师对学生进行听力训练的重要方法。在多年的教学中,我发现在范读时请朗读能力强的学生读,让学生参与到这项活动中效果更佳。

三、注重技巧,掌握朗读要点

朗读主要抓语调、重音、停顿、语气这几个方面。语调主要是让学生知道朗读时句子里语音高低轻重的配置,也就是朗读、说话的腔调。重音既要注重声音形式,又要注重内心体验;既要注重表层的技巧,又要注重语言环境中的内蕴。受感情支配,根据感情的需要决定停与不停。它的特点是声断而情不断,也就是声断情连。

像古诗、诗歌、文言文这些文章在词与词组之间的联系非常重要,如果忽略词与词组之间的联系,忽略了句子表达的意思,会造成读破句、读断句的不良朗读习惯。所以在教学时一定要让学生正确掌握词与词组之间的联系,一般可以用竖线或斜线隔开。

四、情感体验,在想象中朗读

现代科学巨匠爱因斯坦曾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教学需要想象,朗读教学更离不开想象。不仅仅让学生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更要让人物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

想象自己就是文中的人物,文中的人物就是自己,设身处地想“我”会怎样?怀着怎样的情感来读?

在朗读课文时,融合自己的理解,与作品产生共鸣,通过品读优美课文、精彩片段、精辟的语句,获得美的体验、美的熏陶。通过切实、有效地朗读教学,让朗读更具魅力。让学生在朗读中获得情感、智慧、能力的和谐发展,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作者单位 吉林省大安市龙沼中心校)

上一篇:节能措施在现代住宅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下一篇:腹股沟疝手术常见损伤与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