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对VSD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骨折效果的影响

时间:2022-09-19 03:02:30

护理对VSD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骨折效果的影响

【摘要】目的:护理干预对创面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VSD) 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骨折伴发软组织缺损效果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3年11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82例胫腓骨骨折伴发软组织缺损患者,将其按入院单双日分为两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全面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在给予全面有效的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优良率、护理满意率均优于对照组(82.93%/60.98%,97.56%/63.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固定架结合VSD技术治疗胫腓骨骨折伴发软组织缺损患者,在术前术后给予全面的护理干预,可提高疗效,值得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VSD;外固定支架;胫腓骨骨折;软组织缺损

胫腓骨骨折是全身常见的骨折类型之一,常合并有局部皮肤软组织损伤,临床处理较为棘手,而一旦处理不当或不及时易导致感染骨外露等不良后果[1]。我院2013年11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82例胫腓骨骨折伴发软组织缺损患者采用VDS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并对其中是41例患者给予全面的护理干预,重点探讨护理干预在胫腓骨骨折伴发软组织缺损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现将其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我院2013年11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8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胫腓骨骨折伴发软组织缺损患者;均为新鲜骨折;年龄18~70岁;对本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标准:合并有其他部位严重骨折者;合并有严重慢性疾病者。将其按入院单双日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男28例,女13例,年龄43~70岁,平均年龄(60.02±5.14)岁;致伤原因:交通意外29例,高处坠落9例,机器辗压3例。观察组男30例,女11例,年龄45~70岁,平均年龄(61.55±4.79)岁;致伤原因:交通意外29例,高处坠落9例,机器辗压3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

1.2 方法

2组患者均采用硬膜外麻醉下,给予外固定支架配合VDS技术进行治疗。对照组由骨折护理人员根据收集到的信息对患者进行面对面口头教育。观察组给予全面的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①心理护理:骨折后伴有软组织缺损属应激事件,对患者的影响较大。本研究在家属配合下,充分了解患者的性格特征,并有针对性地积极改善患者心态,增进患者的信心,从而减少应激反应和并发症的发生。②疼痛的护理:疼痛是骨折患者最主要的症状之一,在疼痛的应激状态下,还会使体内5-羟色胺释放,其有收缩血管作用,可导致血管痉挛及形成血栓[2]。故术后护理人员应给予患者最舒适,并抬高患肢,以利于血液循环,减轻患肢肿胀,同时对患者的疼痛情况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遵医嘱给予额外止痛药治疗。③引流管护理:患者术后回到病房后,应立即接通床头的中心负压引流瓶,观察引流物的颜色及量,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处理;同时做到床头交接班,提醒患者及家属避免过度牵扯、压迫、折叠引流管,防止引流管脱出,同时定期更换引流瓶,避免感染。③并发症护理:针道感染是外固定支架的常见并发症,故护理人员术后要观察针道渗出及周围皮肤有无红、肿、热、痛情况,如发生上述情况,应及时报告医生处理,同时定期调整外固定支架的螺栓及固定针位置,以免出现固定针松动而导致骨折延迟愈合及针道感染的发生。④出院指导:指导患者正确使用支架及加强康复训练的方法,并嘱患者按时复查,直到康复。

1.3 疗效评价

根据Lysholm评价标准[3]:优:骨折14d内愈合;良:骨折1个月内愈合;可:骨折1.5个月愈合,膝、踝关节等轻度活动受限,针道有渗液;差:未达上述可的标准者。

1.4 统计学处理

以统计学软件SPSS17.0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率或构成比表示,行χ2检验;以P<0.05表示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2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护理后,观察组优良率为82.9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0.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组别

例数

优良率(%)

对照组

41

13

12

10

6

60.98

观察组

41

25

9

6

1

82.93*

注:* P<0.05

2.2 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护理后,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56%,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3.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组别

例数

满意

一般

不满意

满意度(%)

对照组

41

26

12

3

63.41

观察组

41

40

1

97.56

3 讨论

骨折合并皮肤软组织严重缺损是骨科常见的问题之一,临床治疗较为棘手。外固定架固定对于伴有中重度软组织损伤的胫腓骨骨折,不仅可使骨折固定更加牢固,而且对伤口换药、观察、创面修复也很有利;而创面封闭式VDS技术是一种简便而有效的理想方法,对促进创面的愈合有较好的疗效。二者联合应用在促进骨折愈合的同时还可加速创面修复。近年来,临床医生对骨折伴软组织损伤患者的护理观念开始深入。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给予全面有效的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优良率、护理满意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这可能是因为,全面的护理干预在强化护理人员护理技能的同时,更加系统、全面、有计划地实现护理服务,从而提升护理质量,促进患者的康复。

综上所述,外固定架结合VSD技术治疗胫腓骨骨折伴发软组织缺损患者,在术前术后给予全面的护理干预,可提高疗效,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付慧明,尚晓敏,孟庆刚.VDS联合带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治疗胫骨慢性骨髓炎的术后护理及功能锻炼[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0,10(14):2726-2727.

[2] 孙文菊.单侧多功能外固定器在胫腓骨骨折中的应用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2):26-27.

[3] 张宝全,樊金宝.外固定架固定结合VDS技术治疗胫腓骨骨折伴局部软组织大面积损伤[J]. 中国临床研究,2014,27(1):47-48.

上一篇:脑出血病人气管切开术后护理 下一篇:农民致富的“金疙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