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对高中生政治能力要求与教学

时间:2022-09-19 01:38:19

新课标对高中生政治能力要求与教学

【摘 要】新课标是现代政治课程教学的先进指导,借助新课标方案有助于提升政治课的教学效率,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本文分析了高中政治教学存在的问题,总结了新课标对高中生政治能力的基本要求,提出政治课从教学创新的综合对策。

【关键词】新课标 政治能力 教学问题 策略

高中是学生参与知识学习的重要阶段,学好高中课程对学生未来发展有很大的影响。高中政治课程教学改革是教育发展要求,教师在实际课堂教学中需改变原有模式,为广大学生提供更加先进的学习平台。针对早期高中教学体制存在的缺陷,应结合新课标准则提出的相关要求,编制以高中生知识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教学方案。

一、高中政治教学存在的问题

政治是高中教学课程体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高考总成绩分数中占有相应比例,学好政治知识是每一位高中生的重要任务。教育部门对高中学校教学给予了多方面要求,但是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高中政治教学依旧存在明显的问题,教学思想、教材、方法等问题显著。

1、教学思想。政治课程教学必须先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无论是教师或学生应对课程给予正确认识,才能在实际教学阶段获得成功。现有教学体制中,教师对政治课程教学理念缺少先进的认识,普遍认为思想政治仅仅是高中教学的课程内容,并没有估计到政治课对学生个人综合素质的培养价值。

2、授课方法。对于学生而言,高中是十分紧张的学习时期,课堂学习氛围不够活跃,限制了学生参与政治课堂的积极性。这在很大程度上与教师的授课方法存在关联,教师着重于教材内容的讲解,整个流程都是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教师是课堂的引导者,学生才是课堂教学的主人,授课方法不当是普遍问题。

二、新课标对高中生政治能力要求

为了不断优化高中政治课教学模式,教育部门对高中学校提出了新课标准则,要求教师严格按照政治课标执行教学方案,确保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掌握基本的知识内容。新课标对高中生政治知识能力要求如下:

1、理解能力。把握内容标准与教科书编写多样化的关系,这是高中生理解政治课程的基本能力之一,对其日常学习具有很大的帮助。高中课堂教学以本《课程标准》为依据,表达课程改革的一般追求,反映高中阶段的特定层次,体现德育课程的实施特点。根据师生特点和地区差异,创造性地编写有特色、高水平的政治教学方案,努力培养学生们的知识理解能力,引导其积极参与课程学习中。

2、自主能力。明确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目标的导向,倡导自主学习是高中生必须具备的能力,这是提升政治课教学方案的根本策略。新课标在注重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鼓励学生自主进行价值判断,克服说教式和成人化倾向的同时,要充分地体现思想道德和政治方向教育的要求,鲜明地为学生提供基本价值标准。发挥学生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有力地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和轨道学习。

3、活动能力。发掘教科书引领教学活动的功能,培养高中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锻炼了学生们利用政治知识的能力。教科书要从学生的兴趣、能力和需要出发,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遵循学生的生理、心理及认知发展规律,尽可能提供多种活动设计,引导学生主动搜集资料、寻找答案、澄清概念、领会知识的意义,发挥教科书主动、积极引领教学活动的功能。

4、应用能力。满足不同层次和类别学生使用的需要,逐渐增强学生利用政治知识的能力水平。高中政治新课标的选择和运用;既要贴近学生生活,又要反映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先进成果;既要有利于教师进行创造性的教学,又要有利于促进学生发挥各自的潜能:既要表达教学的基本要求和标准,又应提供自主思考、交流、感悟、活动的机会和空间,从而适应不同层次和类型学生发展的需求。

三、基于新课标的教学改革趋势

针对上述高中生政治知识能力要求,未来政治课教学需注重教材、方法等方面的改进,严格按照新课标准则提出的要求展开教学工作。同时优化课程教学的管理模式,激发师生共同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1、优化教材。教材是政治教学的内容指导,书本教材使用不当对教学质量有很大的影响,这恰好是现有教学比较普遍的问题之一。以人教版教材为例,《思想政治》分为全日制普通高中教材、新科标准实验教材,教师必须要根据具体教学情况选择教材,弄清课程内容主次关系,全面提升了政治教学的总体水平。对于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师需及时调整教学流程方案,全面优化教材的使用流程。

2、教学改革。倡导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活泼生动的呈现方式,挖掘学生对政治课程的学习能力,尽早掌握书本教材中的内容。教科书基本内容的表述,要注重语言文字的规范性、行文风格的可读性、板式设计的可视性。在此基础上,应力求引用现实生活中有价值的案例和问题,采用能够启迪思维的活动设计,以利于教学互动、合作探究。例如,教师开发学生的学习思维,使其掌握政治课程学习的最佳方式。

3、综合管理。学校应注重政治课程教学管理,对教师日常教学工作进行多方面调控,引导其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高中生是课程教学的主体,教师必须遵循学生主体地位才能发挥引导作用,这些是新课标提出的基本思想。从学生个人素质全面发展角度考虑,新课标对高中生政治知识能力培养提出了新要求,倡导把知识能力培养作为教学重点,从多个角度提升学生的个人思维能力。

四、结论

为了加快高中政治课程教学发展,教育部门根据课程教材内容提出了现代化教学课标准则,为教师日常工作提供了多方面的引导。基于综合素质能力培养思想下,不仅要让高中生掌握教材的理论知识,还要从政治实践能力实施教学工作,全面提升高中生的个人文化知识水平。

参考文献

[1]李庆华.高中政治课教学如何贴近生活[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28)

[2]陈卓.高中政治教学生活化的对策[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27)

[3]史.关于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理性思考[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9(01)

[4]张冬祥.高中《思想政治》新课改的生活化教学思考[J].科技信息.2008(35)

作者简介:周娇,女,汉族,1982年9月,辽宁铁岭人,本科学历,鞍山市华育高级中学政治教师

上一篇:机加专业“五模块”课程体系的构建 下一篇:肩负起“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光荣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