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我国夫妻共同财产期待利益的协调

时间:2022-09-19 01:36:23

浅议我国夫妻共同财产期待利益的协调

【摘要】当前我国家庭财产、夫妻财产关系方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出现了许多值得关注的新情况、新问题。完善我国夫妻财产方面的法律制度已成当务之急。尚有一些新出现的财产或财产现象需要予以明确定性,一些制度需要确立,程序性的内容需要加强,以适应实践之需。因此,文章针对目前我国夫妻共同财产范围的法律空白和缺陷,提出几点不太成熟的思考意见和建议,以利于夫妻共同财产制度中的期待利益的协调。

【关键词】夫妻共同财产制度;财产期待利益;协调

中图分类号:D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4-001-01

一、我国夫妻共同财产制度的现状

当前我国现行的婚姻法对夫妻财产的规定虽然已经进一步的完善,并做统一解释,但为了适应审判实践的需要,更好的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关于夫妻共同财产方面的立法仍需细化和完善,突出表现在:一是家庭经济功能强化,经济收入方式多元化,家庭共同财产构成日趋复杂:二是夫妻双方的收入和财富大量增加,夫妻财产存在形式日益多样化,夫妻一方或双方以多种形式参与经济生活,夫妻财产不再主要是用于生活消费,而是被大量用于生产、投资和经营,使夫妻财产关系日趋复杂:三是因财产归属、占有、使用、管理、处分、收益及债务清偿等与外部甚至夫妻之间引发诸多纠纷和问题:四是夫妻财产关系的主体方面,夫妻对经济利益日益敏感和关注,对个人财产及权利保护的需求和呼声日趋强烈;反映在司法审判实践来看,经济纠纷案件逐年增多,财产关系复杂,处理难度加大。

二、对于协调财产期待利益的几点建议

(一)夫妻财产期待权

夫妻财产期待权与既得权相对应,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如附期限或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由现实债权关系所派生出来的未到履行期的债权,如未届清偿期的利息、租金的请求权;未到履行期债权的担保债权;正在审批中的权利,如报请审批中的土地使用权、商标权、专利权等。本人认为,对一方或双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转化、派生而产生的期待权,如夫妻一方将共同收入存入银行、将多余居住房屋出租,其银行储蓄的利息、出租房屋的租金,在清偿期到来之前拥有的权利,应予以确认,为夫妻共有,这方面,司法实践中基本上是依此处理的。其二对实现可能性较大的期待权,对具有潜在价值的期待权,也应根据情况予以确认。这方面,司法实践中处理不一致的情况诸多,灵活性较大,有待在立法上予以明确。

(二)夫妻财产转化后的认定与分割

婚姻关系期间,一方在另一方的支持下,在夫妻共同财产投资下,学得某种技术,掌握了某种技能,获得了某种资格,从而为今后获取较大经济利益奠定了基础,这种有形财产无形转化后变成了一方的技术、技能、资格,显然,它不能认定为财产,但又能给一方带来经济利益。比如司法实践中常出现的夫妻财产的一大部分用于支持配偶一方智力投资,如出国深造、读研究生或学习一门专业技术,当一方学成或尚未学完却向另一方提出离婚。这时如果对夫妻共同财产进行分割,可分的实物可能不多,有时即使全部分割给“支持一方”,仍显失公平。《意见》第16条规定了“婚前个人财产在婚后共同生活中自然毁损、消耗、灭失,离婚时一方要求以夫妻共同财产抵偿的不予支持”,对婚后共同财产“自然毁损、消耗、灭失”及无形转化的情况,没有规定,那么可否参照或者说上述规定仅指有形财产、实物财产的“自然毁损、消耗、灭失”。本人认为,从《婚姻法》的立法精神考虑,对这种难以认定为财产、有形财产无形转化的情况,应通过在财产分割时确立新的分配原则来予以解决。即应把夫妻一方对家庭的贡献和对另一方对财产增值的贡献对等起来而不是按贡献的大小来考虑确立为夫妻财产分割的一个原则。

(三)离婚前后夫妻共同财产的认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财产分割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第6条规定婚前个人财产在婚后若干年后可以转化为夫妻共同财产的法律规定。该司法解释对增进夫妻感情,维护男女权利地位平等、保护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保障我国婚姻家庭关系的稳定,都曾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一方婚前财产在婚后由双方共同使用、经营和管理的,在经过若干年后即可无条件地转化为夫妻共同财产,因有悖于民法物权取得原理,故2001年婚姻法取消了这一司法解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第十九条具体规定为“夫妻一方所有的财产不因婚姻关系的延续而转化为夫妻共同财产。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但对一方婚前个人财产在婚后如何去管理和使用的问题,却没有做出规定。作为婚姻当事人的另一方将无法享受该项财产增值部分的合法利益。这显然违背了公平合理的原则和权利义务相一致的原则,也不利于财产价值的有效开发和利用。按照民法的添附理论,非财产所有人的一方对他方的原财产投入了一定的财产或投入了一定的劳务,从而使原财产与他方投入的财产发生混合或附合,形成一种不能分离的新财产,或一方投入劳务,对另一方的原财产进行加工改造,从而使另一方的原财产成为具有比原先更高价值的新财产。那么,投入一定财产和劳务的一方有权要求与原财产的所有人分享新财产增值部分中的合理利益。因此,如果婚姻法再次修订时,可以规定夫妻一方婚前个人所有的财产,婚后由夫妻双方共同管理、修缮、经营并使该财产增值的,增值部分可以作为夫妻共同财产,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上一篇:论沈从文小说中的“疯癫”形象 下一篇:浅析北京市城市综合管理执法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