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沈从文小说中的“疯癫”形象

时间:2022-08-25 08:13:21

论沈从文小说中的“疯癫”形象

【摘要】沈从文以一个“乡下人”的视角构建了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湘西世界,供奉人性,然而在其描写湘西的作品中有一群“疯癫”形象同样深具魅力。文章分析他笔下的疯癫人物显示出的“常态化”诗意特点,并揭示病因,探讨其意义。

【关键词】沈从文;疯癫常态化;疯癫原因;忧患意识

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6-261-01

一、个体的常态化书写

关于疯癫的论述,国外学界在哲学、社会学、病理学等方面对疯癫都作过深刻的论述。“黑格尔《精神哲学》将精神疾病分为三类:痴呆、真正的傻、癫狂或精神病。”①“疯癫”从心理学角度讲,包括神经症、心理障碍及精神病。纵观古今中外文学作品,“疯癫”在文学文本中更侧重于广义的心理学概念,心理与精神的障碍、抑郁、怪异、扭曲和变态等。随着思想观念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作品所表现的主题逐渐摆脱了宏大叙事的模式,把视角投射于个体的深层存在上。因此,疯癫形象功能而言也发生了转变,作家力求去除它所负载的“隐喻化”和“压抑化”的标签,呈现出一种常态化,沈从文的疯癫叙事就是这一发展的见证。

“普通癫子是有文武之分的,如象做官一个样,也有文有武。杀人放火高声喝骂狂歌痛哭不顾一切者,这属于武癫,很可怕。至于文癫呢,老老实实一个人寂寞活下来,与一切隔绝,似乎感情开了门,自己有自己一块天地在,少同人说话。别人不欺凌他他是很少理别人,既不使人畏,也不搅扰过鸡犬。”②基于对疯癫的这种理解,沈从文笔下的疯癫者就不同于其他作家笔下疯癫者的疯狂、恶意与攻击性表现,相反却表现出异常温和的一面,他们的疯言疯语或是一种来自内心纯粹的信仰,或是饱含着炽热的真情,去除了鲁迅塑造的隐喻性与压抑性形象,少了严肃的批判之情,这可以说是沈从文对疯癫群体的全新解读。《医生》中的年轻男子在“尸恋”传说的驱动下迫使市上的白医生去救活一个已死的美丽女子,《三个男子和一个女人》中豆腐店的年青老板也是由于对“尸恋”传说的深信而做出了挖坟盗尸的疯狂举动。毫无疑问,这些人并不是真正的疯子,他们只是出自内心的无意识的表现着自身的渴望,是一种常态化的表现。

二、疯癫成因

湘西是南方少数民族聚居之所,地偏楚地,自然环境比较原始,生存条件恶劣,荆楚大地上敬神祈福、迷信崇拜、巫风盛行等错综因素形成了一个源远流长的神巫文化传统,而神巫文化是沈从文创作中取之不尽的艺术源泉。沈从文在《山鬼》中刻画的“癫子”,文中说“癫子”的母亲认为儿子疯癫的原因是由于毛癫子得罪了霄神,神一发气人就变癫了。《三个男人和一个女人》、《医生》中正是由于相信“尸恋”传说才会驱使着豆腐铺老板和年轻男子的疯狂举动,这也是合情合理的。湘西地处偏远的山区,自然灾害频繁,加上现代文明的逐渐入侵,使原始生命也变得比较脆弱,为爱执着的湘西男子往往因为不能接受命运的嘲弄而发生精神错乱。《阿黑小史》中的五明由于爱人的死亡终导致疯癫,《山鬼》中的癫子虽然没有明说是什么原因,但从文章我们可以发现他也是因为爱才变得异常孤独和抑郁。同样《三个男人和一个女人》、《医生》中的“疯癫”人物也是由于情感失落而导致的精神分裂。

与鲁迅描写“狂人”的一系列小说疯癫描写给人的阴森恐怖感来讲,沈从文的疯癫叙事呈现了一种诗意的境界。《山鬼》中的“毛癫子”对周围的人物并不太关心,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爱花爱孤独,这分明就是一个沉溺于孤独的诗人。《医生》中的年轻男子用蓝色野装点已死的女子,《三个男人和一个女人》中女人周围铺满花朵等都体现着沈从文对疯癫意象诗意的阐释。

三、忧患意识

在书写健康人性书写的同时,作家毫不避讳写出了扭曲的人性表现,虽说疯癫,但其所言所行实质上更加彰显了人性的真与美。以《山鬼》为例,文中的主人公“癫子”首先作品中指出他是文癫子,老老实实一个人寂寞活下来,与一切隔绝,他比平常人,要任性一点,要天真一点。于社会无损,于家中,也就不见多少害处。为了看桃花,离家一天一夜。他特别喜欢干净,癫子又是孩子们最崇拜的“代狗王”,学识渊博,擅长唱歌,什么农活都会。与神巫和龙朱的“神性”相比,癫子的“癫”更具有现实性和合理性,可以说达成了人性与神性的和谐统一。

在《习作选集代序》中,沈从文写道:“我因为作品能够在市场上流行,实际上近于买椟还珠,你们能欣赏我故事的清新,照例那背后蕴藏的热情却忽略了;你们能欣赏我文字的朴实,照例那背后隐伏的悲痛也忽略了。”③沈从文描写的一系列疯癫人物,无疑透露着深沉的悲剧色彩。《山鬼》中癫子的命运固然令人忧伤,但作家着力点似乎不在于此,大坳村民与世无争的悠闲生活,村民们淳朴善良的天性,才是作家极力颂扬的对象。现代文明带来的隐患作家也是给予了关注,《三个男人和一个女人》中年轻女子的“吞金而死”不免使人考虑到外界的入侵对其的破坏。无疑沈从文笔下的这些疯癫形象使作品有了更大的阐释空间。

注释:

①蒋天平.西方文学中的疯癫现象研究综述[J].河南大学学报,2012(6).

②沈从文.沈从文全集[M].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

③沈从文.沈从文选集(第五卷)[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

上一篇:女大学生就业歧视文献综述 下一篇:浅议我国夫妻共同财产期待利益的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