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在护理专业中的优势研究

时间:2022-09-19 01:22:54

生物化学在护理专业中的优势研究

摘 要:生物化学是医学生的一门基础学科,主要用于研究细胞内各组分的结构和功能以及从整体上研究生物体的代谢、营养、基因信息的传递和调控。生物化学不仅要为护理以后的临床课程打好基础,而且也与临床护理工作息息相关,本文将从护士的基本工作内容出发,探讨生物化学各个部分的知识点在临床工作中如配药、给药、消毒隔离、健康教育等方面的应用,集中研究生物化学在护理专业的基础和重要性。

关键词:生物化学 护理专业 优势研究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4(c)-0015-01

生物化学研究内容很宽泛,主要研究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包括蛋白质、核酸、酶以及物质代谢与调节,如糖代谢、脂类代谢、生物氧化、氨基酸代谢、核苷酸代谢等,同时研究基因信息的传递,包括DNA、RNA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及基因表达调控和基因工程等,从分子水平探讨生物体的生命活动规律。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模式亦由传统的疾病护理转向以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不仅要求缓解病情,更要注重病人的营养和心理护理,使护理更具全面性和主动性,护士与医生同样都身居一线,身系患者的生命安危,在临床工作中必须要具备扎实的医学专业知识和临床应用能力。作为护理专业的基础课程―生物化学,如何更好地为临床护理服务;护士如何学好生化、学以致用,值得深究。

1 生物化学的基础课程作用

生物化学的理论性很强,内容繁琐枯燥,知识点错综复杂,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因此而厌学,更不会意识到其在将来临床课程中的基础作用以及与护理工作的紧密联系,因此教师授课过程中应该主动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以及和临床课程融会贯通。分子生物学的各项技术如分子杂交、基因重组、PCR等均以生化的蛋白质、DNA、RNA的生物合成为基础;一些疾病的发病机制也是以生物化学的物质代谢为基础,如蚕豆病的成因是细胞内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G-6-PD)缺乏所致,表现为不能经磷酸戊糖途径得到足够的NADpH,体内的谷胱甘肽不能保持还原状态,一些含-SH的蛋白质或酶容易受氧化剂或过氧化物的损害,表现为食用新鲜蚕豆后会发生的急性血管内溶血;糖尿病的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亦需要从生物化学的角度出发,只要熟悉糖代谢以及三大代谢之间的联系就很容易掌握此病,糖尿病是由于血中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导致糖代谢紊乱,进而引起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紊乱,血糖监测表现为空腹血糖≥7.0mmol/L,餐后2 h血糖≥11.1mmol/L,从其发病机制便可推断出各大系统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方针,学习便可事半功倍。因此只有熟悉生化的基础知识,将来才能更好的去学习和理解临床课程。

2 生物化学与临床护理工作的联系

2.1 配药

配药是临床护士的一项主要职责,怎样尽可能避免输液的配伍禁忌,药品溶解不全等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和损失均要运用基础生化知识。如静滴抗生素是临床上常见的重要给药途径,在临床给药途径中,我们需要根据抗生素本身的理化性质、药物代谢动力学特点来注意溶媒的选择、合理的滴速等,从细胞的生化和生理特点考虑,抗生素的溶媒必须是等渗溶液,否则会导致细胞涨裂而亡,一般会选用0.9%的生理盐水或5%的葡萄糖来作为溶媒,多数抗生素会选用生理盐水作为溶剂,因其不仅起到良好的等渗作用,也是剂型的稳定性。以临床常用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为例阐明其生化机制,β-内酰胺类在近中性(pH值=6~7)溶液中较为稳定,pH值过高或过低均易使β-内酰胺环开环,失去抗菌活性,而成品的葡萄糖的pH多为3左右,生理盐水的pH值约为4~5,故应该生理选盐水作为溶媒。其次抗生素的滴速也值得讨论,速度太快会引起局部药物浓度过高,引起不良反应,速度过慢会使血药浓度达不到最低抑菌或杀菌浓度而影响药效,最后还要考虑药物半衰期的问题而确定给药时间,这些均需以生物化学知识包括人体物质代谢特点和药代动力学特点为基础来判断。

另外粉剂的溶解不全也是护理工作中的一项常见问题,常见原因可能为pH值不当、温度不适宜,以及由于操作不当引入杂质或生物体的感染等原因所致,为此护士在配药过程中不仅需加强无菌意识,注意规范护理操作,更要考虑药物的理化性质和体内代谢特点。

2.2 消毒灭菌

临床工作中常用的消毒灭菌法有很多种,运用生物化学的知识便可阐述其原理。(1)高温灭菌法:包括干热灭菌和湿热灭菌,原理为高温可以使细菌蛋白质凝固变性、细胞膜功能受损、菌体遗传物质破坏;(2)紫外线杀菌:常用于治疗室、手术室、配药室和病房等空气和物体表面的灭菌,波长240~280 nm紫外线可破坏DNA相邻的胸腺嘧啶二聚体,干扰细菌的正常复制,对病毒也有一定的灭活作用;(3) 过滤除菌法:滤头的孔径很小,是利用物理阻留的方法将液体或空气中的细菌除去,以达到无菌目的,实验室应用的较多。(4)化学消毒法:因其杀菌谱广、可操作性强而被临床广泛应用,常用的消毒剂有乙醇、戊二醛、碘伏、含氯消毒剂等,日常护理中如换药常会使用含碘伏或酒精棉球擦拭伤口进行消毒,输液及注射前也会对病人的皮肤进行消毒,能杀灭菌体甚至芽孢,原理为化学消毒剂可使菌体或病毒的蛋白质变性,干扰其正常复制。只有掌握好各种消毒灭菌的原理和方法,才能更好的运用到临床护理中。

2.3 健康宣教

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医护人员防大于治的观念也在逐步加深,健康宣教在护理工作中的比重亦越来越大,特别是糖尿病病人的健康宣教尤为重要,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方案越来越提倡饮食运动疗法为主,药物治疗为辅,因此在该病的治疗中护士的承担的角色显得尤为重要。患者常常会向护士提出的问题常见有“怎么才能控制好血糖?”,“哪些食物能吃,哪些不能吃”,“我今天没吃糖,为什么血糖就高了?”等诸如此类的问题,熟知生物化学书中所述的三大物质代谢便可轻松回答患者生活饮食中的困惑以及帮助患者拟定合理的饮食方案和运动方案,另要告知患者血糖的监测方法和低血糖发生时的自救措施。糖尿病患者补液时需要在糖水中加入胰岛素,模拟正常人体糖代谢特点。高脂血症病人的健康宣教要低脂饮食,加大运动量,其原理为脂类代谢。在这里就不加以赘述。以上均要运用生物化学的知识,可见生物化学在护理工作中起着很大的作用。

生物化学虽为医学的基础课程,却与临床护理工作联系尤为紧密,尤其是糖类、脂类、蛋白质三大物质的理化性质和代谢特点在临床医护人员的工作运用中贯穿始终,护理人员在配药、消毒灭菌、健康宣教、术中或术后为患者补充能量以及和医生的配合诊疗过程中的方方面面,生化的基础支撑作用不可小觑,因此作为护理专业的学生,要把生物化学作为专业基础课加以深读、熟悉和掌握,将来在工作岗位上才能从容不迫,以做一个合格的护士。

参考文献

[1] 倪萍露,郝家伟.探讨如何使护理学生“有意义学习”医学生物化学[J].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10,25(3):110-112.

[2] 查锡良,周春燕.生物化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3] 潘倩倩,袁姗姗.系统化护理的临床应用[J].实用护理杂志,2009,6(2):65-67.

上一篇:优化物理实验教学,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下一篇:基于C―Bus总线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