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性货币贬值激发黄金避险功能

时间:2022-09-19 01:04:11

全球性货币贬值激发黄金避险功能

夏春

兴业期货研发部研究员,主要从事黄金期货及黄金相关投资产品的研究。

在金融危机下,虽然各国的经济刺激计划不断出台,但仍有向纵深发展的趋势,很多机构和专家仍看空经济,并预言经济的复苏遥遥无期。那么,国际金融危机正处在一个怎样的阶段?何时见底?今年全球经济形势会怎样?与此同时,美国一些对冲基金等机构,包括普通投资人在内,都把目光盯着了最后的避险工具――黄金。金融危机难道真的到了看空货币、需要借助最后的保值物品黄金的阶段了吗’

对此,长期从事黄金期货及黄金相关投资品研究的兴业期货研发部研究员夏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从掌握的资料来评估这次金融危机,说明危机仍在持续的深化过程中。但即便如此,到目前为止,个人认为也还没有到完全看空货币的最后阶段,全球金融秩序和货币格局依旧是以美元为主导。但是同样不可否认,这场金融危机爆发以后,各国货币都在经历着快速贬值的厄运。”

金融危机仍然处于持续深化阶段

夏春认为,国际金融形势自金融危机以来,虽然各国都采取了不同应对措施,但并没有得到明显改善,甚至还在恶化。“我比较赞成全球经济将面临金融风暴第二波冲击的可能性。经济是否将改善或是否更加严峻,我们看数据要看领先指标、工业生产和消费信心以及就业数据。”

据介绍,领先指标指一系列引导经济循环的相关经济指标和经济变量的加权平均数,主要用来预测整体经济的转变情况,及衡量未来数月的经济趋势。领先指标若出现连续三个月的下跌,甚至出现负增长,则象征经济放缓或衰退。从夏春提供的领先指标和工业生产的曲线图表来看,从一月份开始,OECD(经济合作发展组织)地区甚至全球的领先指标数据都进入负数,这是几十年来所没有见过的。领先指标暗示全球经济在6个月以内是难有起色,而且工业生产比领先指标的下降速度更快。“由此我们也就不难理解工业生产剧烈下降导致失业人口的快速激增继而打击消费信心。反过来消费低迷又令工业产能闲置,生产继续下降,失业人数再度增加,这样恶性循环的结果就是大萧条。”

在夏春看来,自次贷危机转化为一场全球性金融危机以来,世界各国的救市资金规模和救市范围也在不断扩大。从数据来看各国政府的救市政策并没有真正缓解次贷问题引发的本轮全球金融危机。中期内国际金融市场还将持续动荡,由实体经济衰退带来的工业贷款、个人信用贷款违约将形成第二波的金融危机继而冲击整个世界,这似乎已经成危机继而冲击整个世界,这似乎已经成为必然的现实。

“二次危机其表现特点是大量金融企业的破产,其实我们从AIG到花旗、美国银行的表现已经看出苗头来。金融海啸的第二波不是孤立存在的,是经济危机的深化,一方面次贷引发的危机余波未平,另一方面被银行信贷紧缩打击的实体经济,又将反过来拖累金融机构,同时各国为了本国利益相继出台贸易保护措施,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同样会扩散至金融层面。由于失业率高企收入减少,消费者拖欠信用卡数的情况会愈来愈严重,预计到年底信用卡撇账率可能由目前的75%升至9%。评级机构惠誉国际估计,失业率若升至9%,信用卡撇账额就会增加20%。这样必然对金融体系造成严重的冲击。”对此,夏春分析整个国际金融环境依旧处于经济危机的不断深化之中,虽然各国政府都在努力治理经济环境,全面推动经济复苏,但目前除中国经济年后略显生机外,全球依旧处于严峻的危机之中。

黄金成为规避信用风险的重要工具

夏春分析,自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以来,全球经济陷入衰退,国际金融危机也进一步加剧。发达国家纷纷从中、东欧国家撤资,导致这些国家的资本外流,寻求安全投资的避险资金流入美国债券市场,美元转而走强。相对于坚挺的美元,大多数新兴市场货币开始大幅贬值。同时由于危机的过程,信用受到极大伤害,一些金融机构破产,挤兑和违约成了司空见惯的事情。无论机构还是个人的资产安全往往难以保证。因此只有持有黄金这一天然财富,才能规避其他一切信用资产在危机中面临的不确定风险。所以黄金在这个时候表现出它对抗信用风险的最终形式。

近来。美国、欧盟、中国、日本等国救市方案的出台,需要大量的资金,发债、印钞是必不可少的选择。美国救市8000亿美元、美联储18日又宣布购买3000亿美国国债、中国40000亿人民币投资等等,庞大资金即将流入市场,美元和黄金及商品市场都做出了反映,可以想见未来全球性的货币贬值趋势会日益明显。对未来通胀的忧虑才刚刚开始,一旦经济企稳,通货膨胀再起,黄金的避险功能势必再度被激发。

对此,夏春表示:“全球经济低迷,金融危机蔓延和救市政策起效的滞后性,以及巨额注资救市所可能引起的通胀压力将会支撑黄金的强劲走势。良好的避险和保值功能,依然会使得黄金充满诱人的魅力。因此我认为现在虽然不是看空货币的最后阶段,但同样要重视黄金的避险功能,不能等到最后才发现黄金的魅力。”

夏春认为,在目前经济动荡时期,黄金作为最诚实的资产,由于其保值储备功能的体现,的确已经越来越成为抵抗和规避信用风险的重要避险工具。由于一直以来黄金都被视为一种“准货币”。因此相对于其他金融资产,黄金具有货币属性,价值相对稳定。在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时期,黄金的价值能够抵御一定的政治、经济和金融、信用风险。

一般投资产品有价格风险和信用风险两种风险,而黄金只有价格风险,不存在信用风险。在当今全球财富已经信用货币化的时代,防止财富缩水已经成为人们投资的首要目标。现在居民所有的投资产品几乎都是信用投资产品,防止信用货币财富缩水的最佳方法就是分散投资组合中的信用风险,而黄金则是最好的非信用投资产品。

“近来,黄金的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等货币的职能,也在逐渐提升。如国际对冲基金Osmium Capital资本管理公司新近开始提供以盎司黄金定价的股份,黄金由此成为了一个新的定价方式和理财手段。”据介绍,1995年开始,在伦敦、瑞士、美国等很多地方都兴起了电子黄金交易商、金银储备公司,尤其是网络交易和网络支付领域。而在当下的金融危机情况下,电子黄金账户服务其又有了更大的发展。“在当下的国际金融危机之下,我们发现在国际市场尤其在一些民间基金中,黄金被大规模储藏,黄金成为抵御信用风险、保值的首选。而且黄金也正在被探索赋予货币化功能,未来是否重新发挥某种货币的功能或将成为一种趋向。”

全球通缩或通胀加剧再促金价飙升

根据金价近两百年来的历史走势,我们可以清楚的发现金价在1930、1970年均经历了大幅上涨过程。1930年,黄金从维持了近100

年的18~20美元/盎司上涨到40美元/盎司附近。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洲国家之间产生了大量战争赔款以及欧洲各国几乎都出现了严重的通货膨胀,在这些国家内都出现了纸币狂贬和金价暴涨的局面。而1973年美元大幅贬值,再次引发了欧洲各国抛售美元抢购黄金的浪潮。黄金价格从当时官方固定兑换价格35美元/盎司,一直上涨到1981年的852美元/盎司,期间只用了不到10年的时间,总体涨幅高达24倍之多。

在1997年的东亚金融危机中,韩国、泰国和印尼三国的货币都经历了大幅的贬值,以本国货币计价的金价创出新高。东南亚金融风暴的时候,全球其他经济体并没有出现问题,区域范围内的金融风暴影响有限。以美元计价的黄金,并没有上涨,所以当时很多居民抛售黄金以换取美元。

“经济金融危机下黄金的需求的逻辑链条主要为:经济金融危机一实体经济下滑或者货币供应失控一货币贬值风险一抛出纸币购买黄金。在1930年,1970年经济危机爆发时,通货膨胀加大,大量资金流入金市,推动了金价的暴涨,黄金作为良好的保值避险品种受到世人的青睐。”夏春分析,黄金作为一种与工业经济活动关联相对较弱的商品,其价格的稳定性要优于受经济周期冲击较大的原油、铜、铝等工业商品和股票市场。从这个意义上说,黄金的避险价值是通过相对于其他投资品种较少受经济周期冲击在中长期才体现出来的。

在夏春看来,相对于大宗商品,黄金现在仍然是投资的最佳品种。据介绍,截至2008年底,原油期货下跌54%,白银下跌24%,铝价下挫36%,铜价跌幅更达到53%,差不多所有金属及能源都面临滑铁卢。然而,唯独黄金在2008年1月2日以8333。美元,盎司开盘价,至2008年底以88000美元/盎司收盘计算,仍然上涨了s6%。在商品股市暴跌的2008年。黄金不但没有下跌。更以5%的上涨率一枝独秀!

进入2009年后,国际机构和个人更是看好黄金后市,大量资金流入金市。元月以来,全球交易所上市的黄金基金ETF增仓的规模近乎疯狂,持有的黄金数量不断的刷新记录高位。短短的三个多月,80多亿美元的资金流入金市。截至3月24日,全球最大的黄金ETF-SPDRGold Trust黄金持有量达到112499吨,已取代瑞士(1040吨)成为全球第六大黄金储备方。

“从收益上看,黄金依旧是最好的品种。金价从去年低的870美元/盎司一路飙升至1000美元,盎司,获得巨大的收益。虽然现阶段金价处于900~950美元/盎司局部调整阶段,但经过充分调整后,中长期仍具有良好的上涨空间。本人也一直建议投资者增加黄金在投资组合中的比重,因为未来全球通缩或通胀可能来得更猛烈,金价有望进一步飙升。”

夏春表示,黄金投资风险主要表现为上涨过程中的宽幅震荡,投资者要注意把握入场的时间和位置,回避高位追涨,并且严格控制资金杠杆比例。在金价充分调整后,逢低买入。这样既规避短期波动风险,又能获得较稳定的收益。同时,夏春还建议:“每年的6、7月一般是金价最低迷的时期,反倒值得投资者关注。”

链接

国际黄金产区与市场

自从1880年代开始,南非便成为7世界黄金供应的一大部分来源,约有50%的已经生产的黄金由南非而采。1970年的生产占世界供应的79%,约有1,000吨。但在2007年只有272吨。以上明显的下降是因为开采的困难度增加、影响工业的经济因素的改变及安全监察的加强

在2007年中国生产了276吨,取代了南非成为了世界最大的黄金生产者,为1905年来首次取代南非的地位

目前世界上最主要的黄金市场在伦敦、苏黎世、纽约、香港等地。其中伦敦黄金市场的价格对世界黄金行市影响最大,伦敦黄金市场

伦敦黄金市场历史悠久,其发展历史可追溯到300多年前。1804年,伦敦取代荷兰阿姆斯特丹成为世界黄金交易的中心,1919年伦敦金市正式成立,每天进行上午和下午的两次黄金定价,由五大金行定出当日的黄金市场价格,该价格一直影响纽约和香港的交易。市场黄金的供应者主要是南非。1982年以前,伦敦黄金市场主要经营黄金现货交易,1982年4月,伦敦期货黄金市场开业。目前,伦敦仍是世界上最大的黄金市场。

苏黎世黄金市场

苏黎世黄金市场,是二战后发展起来的国际黄金市场。由于瑞士特殊的银行体系和辅的黄金交易服务体系,为黄金买卖提供了一个既自由又保密的环境,加上瑞士与南非也有优惠协议,获得了80%的南非金,以及前苏联的黄金也聚集于此,使得瑞士不仅是世界上新增黄金的最大中转站,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私人黄金的存储中心。苏黎世黄金市场在国际黄金市场上的地位仅次于伦敦

苏黎世黄金市场无金价定盘制度,在每个交易日任一特定时间,根据供需状况议定当日交易金价,这一价格为苏黎世黄金官价、全日金价在此基础上的波动不受涨跌停板限制。美国黄金市场

纽约和芝加哥黄金市场是20世纪7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主要原因是1977年后,美元贬值,美国人(主要是以法人团体为主)为了套期保值和投资增值获利,使得黄金期货迅速发展起来。目前纽约商品交易所(COMEX)和芝加哥商品交易所(IMM)是世界最大的黄金期货交易中心。两大交易所对黄金现货市场的金价影响很大,

香港黄金市场

香港黄金市场已有90多年的历史。其形成是以香港金银贸易场的成立为标志。1974年,香港政府撤消了对黄金进出口的管制,此后香港金市发展板块一由于香港黄金市场在时差上刚好填补了纽约、芝加哥市场收市和伦敦开市前的空档,可以连贯亚、欧、美,形成完整的世界黄金市场其优越的地理条件引起了欧洲金商的注意,伦敦五大金商、瑞士三大银行等纷纷来港设立分公司。他们将在伦敦交收的黄金买卖活动带到香港,逐渐形成了一个无形的当地”伦敦金市场”,促使香港成为世界主要的黄金市场之一

上海黄金交易所

上海黄金交易所是经国务院批准,由中国人民银行组建,组织黄金、白银、铂等贵金属交易。交易所于2002年10月30日正式开业

目前,交易的商品有黄金、白银和铂金,交易标的必须符合交易所规定的标准黄金有Au99.95、Au99.99、Au50g、Au100g四个现货实盘交易品种,和Au(T+5)与Au(T+D)两个延期交易品种及Au(T+NI)、Au(T+N2)两个中远期交易品种;白银有Ag99 9现货实盘交易品种和Ag(T+D)现货保证金交易品种;铂金有Pt99.95现货实盘交易品种,和Pt(T+5)现货保证金交易品种;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和深圳发展银行、兴业银行和华夏银行等作为交易所指定的清算银行,实行集中、直接、净额的资金清算原则,交易所实物交割实行“一户一码制”的交割原则,在全国37个城市设立55家指定仓库,金锭和金条由交易所统一调运配送

东京黄金市场

东京黄金市场于1982年成立,是日本政府正式批准的唯一黄金期货市场,会员绝大多数为日本的公司。黄金市场以每克日元叫价,交收标准金的成色为99.99%,重量为1公斤,每宗交易合约为1000克。

上一篇:微雕,享受方寸之间 下一篇:陨落的Web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