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有效问题设计的信息技术教学模式探究

时间:2022-09-19 12:58:50

基于有效问题设计的信息技术教学模式探究

有效的课堂提问是整个教学过程推进和发展的重要动力。一节课是否有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堂课中的问题化设计是否得当。那么,一节课中的问题究竟应该如何进行设计和安排呢?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就基于有效问题设计的信息技术教学模式进行了研究。

提问要注意有效性,关注问题设计的针对性和目的性

经过精心设计的问题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对课堂内容的学习,教师在教学中设计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应该有明确的针对性。教师要做到提问有效,就必须充分备教材和备学生,因此在备课时就要做好充分淮备,从形式到内容,从教材到学生都应做到心里有数。教师要清楚自己提出的问题是为了引发学生兴趣,导入新课;是为了引起学生的思考,进行新知的讲授;是为了对学生的情况进行了解;还是为了带出下一个问题?类似的问题的设计都需要有较强的目的性。

例如,在开学第一课的学习中,笔者巧妙地设计了三个有针对性的问题:同学们平时上网都干嘛?同学们在初中都学了哪些信息技术知识?同学们希望在高中的信息技术课中学到什么?这三个问题的设计看似简单,但都有明确的目的,既能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一些基本情况,又自然而然地引出接下来要介绍的高中课程结构安排的内容,成功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

提问要注意全体学生的发展,关注问题设计的开放性和覆盖性

有效提问需要使问题保持一定的开放性和覆w性。当教师的提问缺乏基本的开放性时,不仅不能给教学带来生机,反而会给课堂教学带来“满堂问”的干扰。从表面上看,封闭式的问题是学生在主动回答教师的提问,形式上学生也参与到教学中,但实际上教师通过问题牵引让学生的思维走向了既定的轨道,没有从根本上变革学生被动接受的传统教学模式。因此,在引导学生回答问题方面,开放式的问题比封闭式的问题更有效,但教师在设计开放式的问题时要注意教学目标对问题的导向作用,以便能够在提问过程中收放自如。

例如,在学习信息的概念,即“信息是区别于物质与能量的第三大资源”时,笔者就设计了一个开放式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即“如果我们要参加一次野外生存训练活动,只允许随身携带三样物品,其中有笔记本电脑、手机、水、干粮、指南针、钢刀等,你的选择是什么”?整个问题的设计不仅具有明显的开放性,还具有较强的覆盖性,几乎每位学生都有自己的想法和答案,这关注到了全体学生的发展。

因此,教师在设计课堂问题时,应对问题的开放性和覆盖性予以充分重视,既要考虑全体学生的共性,又要考虑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既要做到平等对待学生,又要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

提问要激发学生的思考,关注问题设计的启发性

教师在提问时要注意引发学生的思考,拓展学生的思维。因为思维的问题性是人的思维本质特征之一,问题催生思维,思维又以解决问题为目的,课堂的不同阶段产生不同的思维,不同的思维又需要不同的问题来触发。在教师的提问激励下,学生的思维会呈现出想猜、敢猜、能猜三种状态。进而依据直觉,以猜激疑,以疑促试,从试中发现科学规律。学生通过这样的方式获取的知识,理解得深,记忆得牢。这样一来,学生学习的目的性和主动性都会大大增强。

另外,苏联教育学家维果斯基认为,“如果问题全在知识范围内,只是大脑皮层的简单探索,就引不起学生的兴趣;若问题过难,大脑皮层模糊一片,就不会有特别明显的兴趣点;只有把问题创设在最近发展区,才能引起兴奋点”。因此,在提问之前,教师应仔细分析学生的已知区、未知区和最近发展区,尽量使问题落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让问题在已知区和未知区之间搭起桥梁,只有提出的问题恰当好处,才能启发学生的思维。

提问要注意有度,关注问题的灵活性

有效的课堂提问必须做到“适度”。在课堂提问中,学生能够积极作答与教师问的问题的难易程度密切相关。问题太难,学生用已知的知识解决不了,望而生畏;问题太易,又引不起学生的兴趣。因此,难易适度的提问,应当是那些使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的问题。所以,为了让学生顺利通过基础知识关,教师的提问既要问在有疑之处,又要注意难易是否适度。

另外,适度的问题设计还应根据学情,关注问题的灵活分层,由简到繁,由易到难,既能激活成绩好的学生的思维,又要给学习比较困难的学生一定的机会,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提问方式,变化提问的角度,让每位学生在课堂上都能找到自信。当然,教师对提问的度的把握还要做到人性化,要学会保护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尽可能地展现自己。

提问要注意把握好各个环节的技巧性

课堂提问作为组织课堂教学的关键环节,对课堂教学的各个阶段均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课堂的教学阶段不同,提问的意义和方式也会有所区别,各个阶段和环节的提问效果的好坏,都能成为衡量课堂教学是否高效的关键。

一是导入新课阶段的提问。要简明,要能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充分发挥和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从而达到一问激起千层浪的目的。

二是落实重点,突破难点阶段的提问。重点的落实、难点的突破是一节课成功的关键,而学生学习的疑难点往往就是教学的重难点。因此,教师在针对疑难点提问时,设计的问题如果没有层次、没有递进,前后问题不能环环相扣,步步深入,就很难使学生的认识沿自己设计的阶梯攀升,也就不能引导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发展。

三是课堂小结阶段的提问。小结阶段的提问是课堂教学的最后几分钟,利用提问对教学内容进行小结,以达到让知识连贯,形成整体,检查本节课学生的学习效果,为后续的教学打基础的目的。课堂教学小结阶段的提问,除了要将记忆和理解结合起来外,还应注意使用激发悬念的提问法,这样不仅可以对课堂教学起梳理概括作用,还能拓展教学内容,让学生有一种且看下回分解的心理,盼望着下一节课的到来。

另外,在动态生成的课堂中,预设问题往往会因学生的个体差异而出现多变和复杂的新问题,有开放就会有生成,教师面对这种情况时应适时调整、改变或放弃原来的预设问题,甚至临时又产生新的问题,从而做到课堂预设问题和动态生成的有机结合。

上一篇:30例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临床分析 下一篇:急性STEMI患者溶栓后早期转运PCI与直接转运P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