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好“抗生素”的第二课堂

时间:2022-09-19 12:38:15

开好“抗生素”的第二课堂

摘要:抗生素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医学发现,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滥用抗生素已成为全人类共同面对的难题。因此,慎用抗生素引起人们的共同关注。本文从生物学教学的角度,就如何开好抗生素”的第二课堂为切入点,就倡导人们重视慎用抗生素的问题展开讨论。

关键词:生物教学 抗生素 第二课堂

慎用

众所周知,抗生素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医学发现。1941年弗莱明发现了第一种抗生素——青霉素,科学家认为抗生素的发现至少可使人的寿命延长10岁。刚开始的时候青霉素使用剂量很小,然而非常有效,但现在几百万单位的青霉素使用效果也不明显,究其原因就是一直以来人们对抗生素过分依赖和滥用,从而使微生物产生了很强的耐药性。例如有报道称,一些赴印度接受治疗的患者感染了一种新型超级细菌,其含有一种叫NDM-1的基因。这种细菌对现有的绝大多数抗生素都“刀枪不入”,甚至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也具有耐药性,而碳青霉烯类抗生素通常被认为是紧急治疗抗药性病症的最后方法。

据有关调查显示,目前我国每年大约有8万多人死于滥用抗生素。有学者认为,如果不再控制抗生素的滥用状态,二十一世纪人类有可能失去抗生素这个有利的治疗武器,重新回到没有抗生素的时代,甚至达到无药可治的境地,也就是所谓的“后抗生素时代”,那就成人类的悲哀了。因此,慎用抗生素引起了全人类的共同关注,但要解决这个难题,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很好地利用生物学科优势,恰当地处理有关抗生素的知识,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那对慎用抗生素的促进作用是很大的。

在生物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师生共同分析滥用抗生素的现状及其原因,讨论解决滥用抗生素的措施,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让学生关注此问题,最后由教师对此问题的做科学讲解,这样既能对慎用抗生素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又能很好地将素质教育落实,开好第二课堂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一、滥用抗生素的原因

(一)医生对抗生素的过分依赖

几乎每个科室的每位医生都在使用抗生素,但为了短期见效,不是每个医生都能按科学的原则使用抗生素。例如,我们经常会遇到此类情况:当你感冒就诊时,有的医生不会让你去做化验等检查,就给你使用大量抗生素,其实大多数情况这样是不起作用的,因为有90%的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更有甚者干脆就把抗细菌和抗病毒的药物都同时使用,真可谓是双管齐下。

(二)患者缺乏抗生素基本常识

患者对抗生素不了解,更谈不上合理使用,为了及时康复,自己盲目地购买或要求医生使用新药、贵药、见效快的药,不求最好,但求最贵。从而导致“应用高级抗生素—耐药性更强—再用更高级的抗生素”的恶性循环。

(三)医药不分、以药养医

在利益的驱动下,医生乱开处方、开大处方、开比较昂贵的抗生素;而药店不需处方可随便买到所需抗生素。

(四)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规监管体制

尽管有政策规定从2004年7月1日开始,全国范围内的所有零售药店都必须凭执业医师的处方才能出售属处方药的抗生素类药物,但在具体的实施中收效甚微,人们可以随意买到抗生素。

二、遏制抗生素滥用的措施

遏制滥用抗生素,需要从多个层面采取措施。要大力宣传滥用抗生素的危害,将其作为科普宣传的一个重要内容,使群众了解滥用抗生素对身体的不良影响,掌握抗生素正确使用原则,从社会层面防止抗生素滥用;要制定强制性的抗生素使用规范,将抗生素的使用方法、技术规范和使用程序上升到行政法规的高度,从严管理;大力提倡在检查细菌耐药性基础上使用抗生素;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工作,降低医药代表对抗生素使用的影响力等等。

三、科学讲解、开展好课外活动

慎用抗生素是一个全社会应该共同关注参与的活动,需要多方面、多渠道、多层次的开展。其中将抗生素作为科普知识进行宣传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涉及的面也很广,作为生物教师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做好该工作。

(一)讲解抗生素的作用原理

结合学生所知道的生物学知识,介绍抗生素的作用原理,以便学生更清楚地了解抗生素。抗生素对微生物的作用原理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抑制核酸的合成。通过抑制核酸的复制或转录过程,使得关键蛋白质得不到有效的表达,从而达到消灭病原体的作用。例如,放线菌素D、利福霉素等。

2.抑制蛋白质的合成。通过抑制翻译过程来阻断蛋白质合成,从而抑制病原体。例如,四环素、红霉素等。

3.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通过影响细菌的外膜来改变细菌胞浆膜的功能。例如,多肽类抗生素等。

4.干扰细胞壁的形成。通过作用于青霉素结合蛋白而抑制细菌细胞壁粘肽的合成,使之不能交联而造成细胞壁的缺损,菌体失去渗透屏障而膨胀、裂解,同时借助细菌的自溶酶溶解而产生抗菌作用。例如,青霉素、万古霉素等。

5.作用于能量代谢系统或抗代谢物。通过药物作用于氧化磷酸化反应,细菌只能呼吸但不能合成ATP。例如,抗霉素A等。

(二)开展辩论会

正方认为:抗生素能治疗许多疾病,能保证人体的健康和挽救人的生命,应大力提倡使用。反方认为:抗生素有许多的副作用,还会导致人的死亡,以及产生抗药性和新的、更难治疗的超级细菌,污染环境,应杜绝使用。通过开展辩论会,可以使同学们在课外收集更多的有关抗生素的知识,使大家对抗生素有一个全面的、正确的共识:抗生素能够治疗某些疾病,提高人的健康水平和延长人们的寿命;但滥用抗生素同样会导致人的疾病和死亡,使人类进入“无药可治”的境地。因此达成共识,一方面要加快新的抗生素的研究步伐,另一方面又要严格地管理和科学地使用抗生素。

(三)形成信息传递链

教师通过讲解,将有关抗生素的知识传递给学生,学生再传递给自己的家人,家人再传递给邻居和亲戚朋友等等。也可以在节假日组织学生到公共场所进行讲解和宣传,从而加大人们对抗生素的了解程度,以便能够科学、合理地使用抗生素。

参考文献:

沈同,王镜岩.生物化学(第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责编 张宇)

上一篇:浅谈家长如何帮助孩子戒“网瘾” 下一篇:浅谈如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