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等级公路的“机械化”养护

时间:2022-09-18 11:44:20

浅析高等级公路的“机械化”养护

摘 要:目前,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高等级公路运输俨然成为了经济建设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断地提高养护技术状况,让高等级公路运输的作用得到最大化的发挥,必然是当前我国公路养护工作者的重要责任。本文首先详细的阐述了机械化养护的基本技术。其次,系统的分析了我国高等级公路目前在实施机械化养护的过程中所存在的诸多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善措施。

关键词:高等级公路;机械化;养护

所谓机械化养护,即是在高等级公路养护作业中的劳动过程均受到技术参数互相协调的配套机械来进行,而这种配套的机械系统能够在给定的条件下以最佳的技术经济指标让养护作业的速度与质量得到实质性的保障。显然,对于高等级公路而言,在养护上具备了养护质量高、安全、快捷、对行程影响小的特点。而恰好机械化养护具备了“质量高、安全、快捷、节省成本”的优势,因此其必然能够较好的满足高等级公路养护的要求。

1.基本技术

首先是预防性养护技术,其主要包含了还原剂封层、薄雾封层、乳化沥青稀浆封层、微粒封层、同步碎石封层等封层技术。在这其中,相对较前沿的预防性养护技术是乳化沥青稀浆封层技术与同步碎石封层技术。其次是路况检测技术,通过道路专用雷达探测车的应用,能够有效的对高等级公路的浅、中、深层结构当中的空穴、裂缝、地下构筑物的状况以及相应的辅助材料结构的均匀性等进行准确、快速的探测。这种设备的利用必然是对公路病害的检测与分析最为快捷、准确的手段之一。再次是路面再生技术,“就地冷再生”、“就地热再生”是路面再生技术的主要内容。所谓“就地冷再生”技术,即是指将路面的面层将部分的基层材料进行混合,并添加一定的乳化沥青(或者水和水泥),最终铺筑成均匀的道路面层。所谓“就地热再生”技术,即是指将原有路面的材料进行就地加热、就地翻松、就地搅拌、就地摊铺、就地压实的连续作业,从而形成新路面[1]。

2.我国高等级公路机械化养护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相应的管理体制并不能够适应于社会化背景下养护市场的实际需求。同时,高等级公路的养护单位并不具备独立法人的资格,仅仅作为相应高管局的内部机构来实现运营的[2]。另外,大多数干部职工已经习惯于计划经济管理体制下的思维模式,严重的缺乏市场经济的观念,也没有较强的竞争意识,严重缺乏危机感,对市场的开发与拓宽并没有较大的积极性;二是产品的规格不够齐全,品种相对较少。在我国公路建设的迅猛发展下,筑养路机械的发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这些成绩都主要体现在筑机领域之中。而对于养护机械而言,虽然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在产品的品种上与规格上明显还不够完善,很难真正的实现配套使用的效果;三是设备配置不适应公路建设高速发展的实际需求。一般情况下,高等级公路路面的养护作业工艺流程为:路面勘测铣刨切边与打边清扫喷洒乳化沥青摊铺光胶轮碾压冷却开放交通。根据上述的标准施工要求,当前我国高等级公路在养护的设备上以及其相应的配置都难以适应当前养护工艺的相关要求,比如当前我国高等级公路一般都是六车道或四车道,单幅路面的宽度为14米或10米,但是沥青摊铺机的最宽摊铺面仅为4.85米,这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工作的效率。

3.我国高等级公路机械化养护的改善对策

3.1加强养护材料、工艺、设备的综合研究

一是对预防性养护引起足够的重视。应该着力的建立起综合性能评价体系,以此来对路面进行综合评价,从而让路面存在的病害得到预防性的养护与维修,最终让路面的使用性能得到根本上的提高,让路面的寿命得到有效的延长,同时也能降低养护的成本;二是进一步发展路面再生技术。虽然再生机械设备的投资相对较大,但是对其的利用不但能够大量的节约原材料,还能够更好的保护环境、更好的对废料进行处理。因此,应该大力的发展再生机械设备,进一步对再生技术进行研究。

3.2建立养护维修管理系统,提高养护技术的科技含量

首先,应该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对公路养护的科学方法,在不同的管理层次上建立起适合于我国国情的路面管理系统。其次,要充分的采用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对新的养护技术与方法应进行不断的尝试。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养护过程当中的实验与检测,从而让养护技术的质量与科技含量得到真正的提高。

3.3进一步优化测量端面的选取水准测量工作

测量端面的选取水准测量工作,对于整个高等级公路的施工而言,必然具有极大的作用。其对拉坡效果、路面平整度、材料用量以及纵横坡的平顺程度等都有着直接的影响。在对旧路面进行测量时,应该采取网络布点的方式,并且要重点的考虑路幅的宽度(一般情况下为10.5米)与铣刨的宽度(一般情况下为2米)。基于实际的情况,因此纵断面一般都取6个,所选出的点必须具备代表性,这不但关系到能不能够准确反映旧路面的病害状况,也关系到是否能够为铣刨作业提供准确的铣刨数据。

3.4进一步优化路面沥青施工

在高等级公路养护工程的实施过程中,一般情况下路面沥青施工都会有三种集料可供选择:一是渭河以南花岗岩,这种集料是呈酸性的;二是渭河以北地区石灰岩,这种集料是呈弱酸性的;三是蓝田玄武岩,这种集料呈中性。通常情况下,路面维修工程都应采用属于中性的蓝田玄武岩。但是,通常情况下,集料中0-5料的级配组成都不会很好,并且场内的二次调配能力也极其有限,因此在进行配比的过程中应该充分的利用较高的砂(即富含氧化硅)的含量来对其不足进行弥补。此外,为了防止沥青或集料粘结性能的减弱,应该严格的按照0.3%的比例将“PA-Ⅰ”型沥青抗剥落剂(由西安公路研究所研制而成)加入到沥青当中,其效果必然会非常的明显。通过“PA-Ⅰ”型沥青抗剥落剂的加入,这种混合料显然比没有加入的要更稠,这就使得沥青裹复集料将显得更加的饱满。

4.结语

总之,作为国家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保证高等公路运输的能力是我国公路养护者们共同的作用。随着现代化社会的不断发展,在各种现代化因素的影响下,实现高等级公路的机械化养护逐渐的成为了必然的发展趋势,机械化的养护俨然能够有效的促进我国高等级公路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颜宁.高等级公路机械化养护施工与管理[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01:74.

[2]吴敏慧.浅析高等级公路养护管理发展方向[J].科技资讯,2009,28:125.

上一篇:王阳明心学信仰的教化研究 下一篇:法官郑氏家族简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