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瓜常见的几种生理性病害及防治措施

时间:2022-09-18 11:26:56

西瓜常见的几种生理性病害及防治措施

生理病害是指西瓜对环境因素不适应导致生理障碍而引起的异常现象。现将常见的生理病害及其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1 僵苗

症状:植株生长处于停滞状态,生长量小,展叶慢,子叶、真叶变黄,根变褐,新生根少。

病因:①土壤温度偏低②土壤含水量高、通气差,发根困难。③定植时苗龄过大,损伤根系较多,或整地、定植时根部架空,影响发根。④施用未充分腐熟的农家肥,造成发热烧根,或施用化肥较多,土壤中的化肥溶液浓度过高而伤根。⑤地下害虫危害根部。

防治措施:①可采用地膜覆盖增温、保湿、防雨。②加强中耕松土,定植时高畦深沟,加强排水。③适时定植,尽量避免对根系造成伤害。④适当增施腐熟农家肥,施用化肥时应勤施、薄施。⑤及时防治蚂蚁等害虫的危害。

2 疯秧

症状:植株生长过旺,出现徒长,表现为节间伸长,叶柄和叶身变长,叶色淡绿,叶质较薄,不易坐果。

病因:①氮素营养过高。②苗床或大棚的温度过高,光照不足,土壤和空气湿度过大。

防治措施:①控制基肥的施用量,前期少施氮肥,注意磷、钾肥的配合。②苗床或大棚要适时通风,增加光照。③可采取整枝、打顶、人工辅助授粉促进坐果等措施。

3 急性凋萎

症状:初期表现为中午地上部萎焉,傍晚时恢复,3~4天后枯死,根颈部略膨大。

病因:①与砧木种类有关,葫芦砧木发生较多。②砧木根系吸收的水分不能及时补充叶面的蒸腾失水。③整枝过度。④光照弱。

防治措施:选择适宜的砧木,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根系的吸收能力。

4 叶片白枯

症状:基部叶片、叶柄的表面硬化,茸毛变白、硬化、易断,叶片黄化为网纹状,叶肉黄化褐变,呈不规则、表面凹凸不平的白色斑。

病因:植株体内细胞分裂素类的物质活性降低。过度摘除侧枝,降低了根系的功能。

防治措施:适当整枝,控制在第10节以下。从始花期起每周喷1次1500倍甲基托布津液。

5 叶片白化

症状:子叶、真叶的边缘失绿,幼苗停止生长,严重时子叶、真叶、生长点全部受冻致死。

病因:西瓜苗期通风不当,急剧降温。

防治措施:适时播种,改进苗床的保温措施,早晨通风不宜过早,通风量应逐步增加。

6 畸形果

症状:主要有扁形果、尖嘴果、葫芦形果、偏头畸形果等。扁形果是果实扁圆,果皮增厚。尖嘴果表现为果实尖端渐尖。葫芦形果表现为先端较大,而果柄部位较小。偏头畸形果表现为果实发育不平衡。

病因:扁形果是低节位雌花所结的果,果实膨大期气温较低。尖嘴果是由于果实发育期的营养和水分供应不足、坐果节位较远。偏头畸形果是由于授粉不均匀,受低温影响形成的畸形花所结的果实,亦会形成畸形。

防治措施:加强肥水管理,控制坐果部位,选留子房端正的幼果,摘除畸形幼果。

7 裂果

症状:果皮爆裂,分为田间裂果和采收裂果。

病因:田间裂果由土壤水分骤变引起。果实发育期迅速膨大也易引起裂果。采收时裂果是由果实皮薄,采收振动而引起。果皮薄、质脆的品种易裂果。

防治措施:选择不易开裂的品种,采用棚栽防雨及合理的肥水管理措施,增施钾肥,提高果皮韧性,尽量减少对果实的振动等。

8 日烧果

症状:果面组织灼烧坏死,形成一个干疤。

病因:藤叶少、果实暴露时间长的容易发生。

防治措施:前期增施氮肥,果面盖草防晒。

9 脐腐果

症状:在果脐部收缢、干腐,形成局部褐色斑。

病因:与品种有关,新红宝时有发生,其他发生较少;也与植株缺钙、土壤干旱有关,供水不足会影响植株对钙的吸收。

防治措施:适时浇水,促进根系对硼、钙的吸收。

10 肉质恶变果

症状:拍打时发出当当的敲木声,果肉呈紫红色、浸润状,果肉硬、半透明,同时有酒味。

病因:①土壤水分骤变降低根系的活性。②叶片生长受阻加上高温,使果实内产生乙烯,引起异常呼吸,导致果肉劣变。③植株感染黄瓜绿斑花叶病毒。

防治措施:①深沟高畦加强排水。②深翻瓜地,多施农家肥料。③适当整枝,避免整枝过度。④当叶面积不足或果实时,应盖草遮阳。⑤防止病毒传播。

上一篇:浅谈玉米粗缩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下一篇:谈棉花立体种植防“残毒”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