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物探方法在新疆某铜镍矿上的应用实例

时间:2022-09-18 10:55:13

综合物探方法在新疆某铜镍矿上的应用实例

[摘要]为了避免单一地球物理方法的局限性和结果解释的多解性,充分发挥多个物探方法的优势,使之取得在地质和经济上的最佳勘查效果。在新疆吾达其铜镍矿地质勘查中综合运用了磁法、激电中梯测量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并取得了较好的勘查效果。综合物理勘探的方法的运用,在该区的矿产勘查中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多解性 磁法 激电中梯 新疆

[中图分类号] O741+.2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4)-2-110-1

地球物理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各个方法又都有它一定的适应性和局限性,同时也存在多解性,如何将这些方法有效的组合在一起,减少其多解性,充分发挥各个方法的优势,在地质上和经济上获得最佳效果,逐步缩小勘探靶区,最终达到勘探矿体的目的,一直是勘探地球物理工作者追求的目标。

1地质特征及地球物理特征

1.1地质特征

出露地层为下石炭统托库孜达坂群(C1TK),下二叠统叶桑岗组(P1Y),下侏罗统莎依塔什组(J1sh)和第四系新疆群(Qp3x)。

构造以北东东向断裂为主,其次为北北西向断裂,具早期活动的特征,后期构造为北北西向断裂。北东东向断裂横贯全区是主要的构造。后期构造将前期构造错断,具有平推断层的性质,但错距不大。

主要非矿岩石为超基性岩、辉长岩、辉长苏长岩、角闪辉长岩、辉长闪长岩、闪长岩。另外,还发育有石英脉、花岗细晶岩脉、闪长岩脉、伟晶状闪长岩脉等。围岩蚀变主要有碳质板岩中石墨化,岩体边部地层中角岩化,碳酸盐岩石大理岩化、硅灰石化、透辉石化、石榴石化等。

1.2地球物理特征

根据上表对岩(矿)石电性参数的测定结果可知:矿体的标本一般表现为高阻、高极化率特征,矿化体、矿体与顶底板接触带的标本,由于金属硫化物含量的增加,也表现出了高极化率的特征。以上测定结果表明,矿体与近矿围岩之间存在较大的电性差异,即在电阻率和极化率方面前者均较后者高出约一个数量级,这说明具备开展激电找矿工作的地球物理前提条件。

2物探综合方法的选择与实施

2.1方法的选择

考虑到本区成矿母岩(铁质基性-超基性杂岩体)具有较强的磁性,为了对勘探目标进行更好的综合解释和评价,选择了WCZ―1型高精度质子磁力仪,该仪器观测的是地磁场总场值。对于大功率激电法结合矿点的情况和当地的实际条件以及磁法的成果来进行布置和测量,采用短导线纵向中梯工作方式,供电极距AB为1000m左右,测量极距MN为20m,点距为20m,观测段为900m。

2.2磁法异常的解释

从总体上可以看出磁法在南北向有很明显的梯度变化,从北到南依次表现为中磁、低磁、高磁的现象,异常呈现“W”的现象,东西向上异常很连续只有局部有一定的起伏现象。我们在有意义的部位选择了一条测线进行向下延拓来了解其目标体深部情况,结合地质的情况在此。

2.3激电异常

从已经控制的范围来看,Ⅰ号视极化率异常带长约600m,并且在走向上继续向东延伸;Ⅱ号视极化率异常带长约800m,同样该异常带西侧也未完全控制。另外,在Ⅰ号和Ⅱ号异常区之间异常形态则较复杂,磁法成果图件相对比,大致在相同的区域内,磁测异常也出现了相似的特征,即异常形态近似呈向北西倾斜的“W”形,两种物探资料的一致性表明,该部位地质构造较复杂,主体走向北东的主干断裂,在此处可能被后期北西向断裂所改造,使得侵入于主干断裂的基性-超基性杂岩体分布之连续性在此部位发生了变化。

3取得的成果

通过对磁测和电法资料的综合分析,我们在Ⅰ号区内的CX20的1300号点位处布置一钻孔进行了验证。通过钻探见到矿体分两层存在,矿体垂直深度位于在150.60-154.82m和200.31-205.14m,其铜的加权平均品位0.31%。其矿体主要辉橄岩和辉石辉长岩中,钻孔中所见矿化蚀变主要有:磁黄铁矿、镍黄铁矿、黄铜矿、黄铁矿、钴黄铁矿、紫硫镍矿、方黄铜矿。

4结论

磁法和电法两种物探方法各有优缺点,磁法为寻找成矿母岩确定位置提供了靶区,对于电法测量了具体的异常深度推测异常体的埋深,但是其工作效率较低。通过对物探多种方法所测得的资料分析能够剔除引起异常的非矿因素,尽量的减少其多解性。

参考文献

[1] 李金铭.激发极化法方法技术指南.北京:地质出版社,2004 10.

[2] 张恒磊.高精度磁测找矿效果-以青海林格矿区为例.物探与化探,Vol.35,No.4,2009.

上一篇:培养小学生合作 探究能力的收获 下一篇:民族体育校本课程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