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创新封基进入你的视野

时间:2022-09-18 10:53:10

让创新封基进入你的视野

作为建信基金公司旗下的第5只基金,建信优势动力基金于2月18日~3月17日正在募集。作为2008年首批发行的股票型基金之一,该基金也是建信基金的首只创新型封闭式基金,建信优势动力基金尤以其可100%投资股市、半年内达到特定收益目标才上市、较高的业绩报酬提取标准,在略显平静的基金业激起了一阵波澜。建信基金创新发展部执行总监,同时也是建信优势动力基金的设计者之一李贤彬先生谈起这只基金兴趣盎然,如数家珍。

创新封基的投资潜力

当过大学副教授、长期从事研究工作并有多年证券从业经验的李贤彬,对基金了如指掌。他言简意赅地评价了封闭式基金的存在意义:“现在投资者都疯涌购买开放式基金,其实他们投入的资金有相当一部分是3~5年闲置不用的资金,而开放式基金的申购赎回虽然便利,但在客观上对基金投资却存在着一定冲击,若是在牛市中,并不利于充分分享市场上涨所带来的收益。而封闭式基金稳定的资金规模则能规避这一弊端,这也正是封闭式基金最大的生存价值所在。”

李贤彬指出,在成熟市场,这部分中长期资金能够和封闭式基金作有效的双向选择,所以并不会出现严重的流动性问题;且只要封闭式基金净值具有良好的增长潜力,就可能出现溢价。近两年投资中国股市的QFⅡ基金大多是以封基的形式存在的,且都出现了高溢价,如在香港募集的汇丰中国翔龙基金,溢价率一度达到81%,原因就在于投资者看好中国股市的上升潜力。美国也有数百只传统的封闭式基金处于溢价状态,原因在于它们主要投资于州政府发行的债券,从而能够从所在州的税收优惠中获益。

为什么在中国却出现了封闭式基金高折价和日益边缘化的情形呢? “传统的封闭式基金在制度设计上存在一定的缺陷,导致传统优势得不到发挥,不能简单责怪原始持有人理念不成熟和大量卖出。”李贤彬语句铿锵。他认为,传统封闭式基金股票投资比例受限在80%左右,自然无法充分分享牛市收益;封闭期限最长甚至达15年,对投资者的流动性需求考虑不够;基金管理人和持有人之间的利益机制失衡,基金管理人没有管理费和持续营销的压力和动力,自然没有激励管好基金。

“其实根据我们与投资者的交流,如果管理人能够为投资者获取高收益,投资者是愿意在管理费以外,再拿出一部分收益来激励管理人的。只有这种双赢机制,才能提高管理人的积极性,持续为持有人创造高收益。”李贤彬指出,如果创新封闭式基金能够弥合以上缺陷,同时将现有开放式基金的优点(如大类资产的投资比例比较灵活)吸纳进来,对投资时间尺度匹配的资金而言是很有吸引力的。投资者不应将封闭式与开放式基金截然对立,两者各有千秋,未来基金产品的创新趋势将在于开基和封基相互借鉴、相互弥补,创造出投资更为灵活、更为适应市场需求的“混型”基金。

建信优势动力基金的独特设计

建信优势动力基金正是这类适应需求的创新型产物。它在封闭式设计的基础上,吸取了开放式基金的某些制度元素,除了“救生艇条款”等其他创新封基皆有的设计外,还对“创新”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它的一系列制度创新可谓煞费苦心。”李贤彬感叹地说。

业绩报酬提取机制

“业绩报酬提取机制的形成,是基金管理人和持有人建立双赢的可持续信托机制的双向需求的结果。”李贤彬说,这一点对通常持有封基3~5年的保险公司等机构投资者来说,尤为现实和重要。保险公司等机构在对封基的长期持有中获利丰厚,也非常希望管理人能够有积极性继续做好。“业绩激励机制是机构持有人而非基金公司首先提出来的。”

根据招募说明书,建信优势动力基金上市之前的年管理费率仅为1%,上市之后也仅为1.25%,只有从年初到年底的基金份额净值增长率同时超过同期一年期定期存款收益率6%及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时,才能提取0.5%的业绩报酬。“机构持有人提出的业绩报酬提取触发条款是年收益超过同期一年期定期存款收益率3%,建信最终定为6%,实际上是基金管理人自我严格要求的体现。”李贤彬笑着说。

兼顾收益保障和流动性需求

考虑副很多持有人希望封基能够兼顾流动性的需求,建信优势动力基金将封闭期限设定为较短的5年,5年后转型为LOF。另外,基金还增加了一个兼顾投资者收益和流动性的条款,即6个月内只要基金净值达到1.2元即上市交易,6个月后即使净值达不到1.2元,也上市交易。前者表明基金管理人只有在为持有人创造了绝对收益(20%以上)后,才上市交易,这样即使折价率达到15%(二级市场价格为1.2×0.85=1.02元),原始投资者仍然能做到保本。而后者则是在时达6个月后,优先考虑持有人的流动性需求。这无疑是一项充满责任感和人性化的条款。6个月这个期限的设定与基金的建仓需要无关,因为无论上市与否,基金的规模都是固定的。 “这一条款也是在充分征求持有人意见的基础上设计出来的。”李贤彬补充道。

笑对分红游刃有余

封基的分红问题一度卷起莫大风波。封基之所以在分红问题上左右为难,重要原因在于其分红再投资机制与开放式基金有很大差别。由于封基基金份额固定,其分红不能通过红利再投资再增加份额,而只能去二级市场买已有的份额,所以对看好市场长期走势的投资者并不具备吸引力。

建信优势动力基金将分红次数定为1~12次,合理的考虑是能实现季度分红,照顾了一部分有分红需求的投资者。当然分红的时机是基于对后市走势的判断而决定的。“2006年的封基分红风波是长期套牢的持有人对“落袋为安”的一种过度反应,而到了2007、2008年,投资者可能就会觉得资金放在基金里更能够实现迅速增值,对分红也无所谓了。”李贤彬说,“有国外投资大师就指出,分红收益再投资实现的收益在最终的总资产中占比是很高的。”

投资兼顾内生性和外延式成长

建信创新封基取名优势动力,源于其鲜明的投资风格。据李贤彬介绍,建信投研团队认为推动上市公司的优势动力主要有两种,一是依靠优秀的管理团队和独有的资源实现的内生性增长,每年能获得约20%~30%的稳健收益,这种收益所承担的风险较低,可持续性较强;二是通过兼并收购实现外延式扩张,从而在短期内使上市公司业绩出现爆发式的增长。还有一批优秀的公司,正在同时采用两种模式实现快速增长。建信优势动力基金正是以投资于内生性增长的企业为基础,辅以外延式扩张的企业,来努力为投资者获取超额回报。

“但即使是创新型封闭式基金也存在可能的风险。”李贤彬坦诚地摆了摆手。他提醒基民朋友,作为可100%投资股市的基金,建信优势动力基金的净值也会随市场波动而波动;而作为封闭式基金,在二级市场上转让时,则可能面临折价风险。

“一年内要用的钱,最好不要全部用于主要投资股市的基金;而用2~3年不用的钱投资中国股市,应该不会有大问题。从美国基金发展的历史和中国经济的长期稳定增长趋势看,未来5~10年,创新型封基平均每年为持有人带来20%以上的收益是很有可能的。不建议投资者将所有资金投入创新型封基,但建议投资者将其用于中长期规划的部分――约20%的比例投资创新型封基,坚守的结果将是意想不到的丰收。”李贤彬说。

上一篇:南方盛元红利:这只创新封基有点不同 下一篇:你买的基金风险有多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