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我国农田水利的管理问题

时间:2022-09-18 10:41:08

浅议我国农田水利的管理问题

摘要:笔者结合多年工作经验发现我国农田水利需进一步进行信息化发展,就此,提出一些简单的有效的测量方法来解决部分复杂的农田水利管理问题,希望能够推进我国农田水利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信息化 农田 水利管理问题 现状格局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当前多头管理的农田水利建设格局需要引进信息化

目前,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资金投人相对独立,主要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和水利部负责的大型灌区、财政部与水利部负责的农业综合开发中型灌区。而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参与部门多、整体资金多、单体投入少、投人较分散。投人部门涉及水利、国土、农业综合开发办、扶贫等多个部门。按照目前整合涉水资金共同建设思路,要求不同资金按照规划共同参与同一项目区建设,达到建设一片、解决一片、发挥效益一片。但存在的问题是,有些项目区建设存在多部门交叉投人现象,但不管是哪个部门投人资金,如果利用信息化手段把这一项目区登记在册,其他部门今后就不会再重复投资了。

2当前农田水利建设政策的执行需要信息化

过去,申报农田水利建设项目是以水源工程、渠系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等名目申报。现在,农田水利建设要走片区化发展思路,通过“整村推进”项目计划,以片区为单元集中连片整体推进项目建设。财政部、水利部佚于实施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的意见(财农〔2009] 92号)》明确提出,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要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和“建一片,成一片,发挥效益一片”的原则,通过资金整合、集中投人、整体推进战略,迅速提升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水平和管护水平。使每一个重点县经过若干年建设,基本完成县域内主要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配套改造,基本形成较为完善的灌排工程体系,基本实现“旱能灌、涝能排”,达到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抗御自然灾害能力明显增强的效果。

而要实现以上目标,必须要执行项目建设销号制度和新的项目申报思路。以片区为单元,各种工程措施仅是手段,目的是解决某一片区的农田灌排问题,把某一片区解决了,这一片区就要销号,5-10年内不得重复申报。而如何保证这一片区不再重新申报,仅靠控制项目名称是不行的,只有把这一片区展开到地形图上,利用大地坐标圈起来经过若干年建设,小圈变大圈,才能知道某一个县的家田水利建设水平。

3提高建后管理水平需要信息化倒逼机制

建管并重是农田水利建设的内在要求,可以用“补漏斗”来形容。一个漏斗有很多洞,而且还在不断地扩大漏洞面积,如何把这个漏斗装满水?一是加大补洞力度,让水漏的慢一些,小一些;二是加大加水力度,加多一些,加快一些,这样漏斗就有可能加满水。农田水利建设也是这样,修了建、建了修,始终无法达到一个平衡,主要问题是建后管理不到位造成。现在上马了很多农田水利项目,如果管理不到位,经过几年时间运行后就会出现严重问题,不得不重复修建,无法达到设计使用年限。如果能明确管护主体责任,明确项目重建时间至少在to年以后,并采取信息化手段登记在案,相信管护主体责任落实的会更到位。如果这种倒逼机制能够上升到地方法规,效果会更明显,也体现了社会公平。

4利用简单的测量手段管理复杂的农田水利的可行性

测量是工程建设的眼睛。在农田水利建设中,利用简单的测量工具,测量出项目区边界点的大地坐标,然后展开到地形图上,形成一个项目区圆圈。再利用色彩差别,把每年建设的农田水利项目全部放在一张地形图上,就形成一个县或者一个乡镇的农田水利建设形象图。再配备必要的统计数据,就能达到规划实现情况对比、重建项目原因分析汇总等多种目的,逐步实现农田水利项目管理现代化。

从测量工具要求来看,目前全站仪的使用已非常普遍,价格不贵。从全国水利普查情况来看,很多县已经配套了手持GPS定位仪。从配备情况来看,设计单位一般都有,此外还有一大批专业测量公司,因此完全达到测量要求。

从软件要求来看,目前基于CAD基础上的开发软件很多,操作也不复杂。即使是使用最简单的CAD,也完全可以实现边界线、渠系等工程的定点定位。而且对使用者的要求不高。目前县级水利局技术人员中,绝大部分是学习过CAD的使用,再经过一些实践摸索,完全可以胜任日常的测量工作要求。

以广西百色市田林县为例,田林县总面积为5 584 平方千米,地幅居广西第一位。以耕地6.667公顷为单位,展开到地形图上按照10毫米乘以10毫米计算,相当于人手的小手指甲面积,比例为10 mm/258 m,约为1:25000,4张AO图纸即可全部展开。

5精确定位农田水利工程的思路

上面谈了以片区为单元的农田水利建设思路,需要全面配套,全面解决片区内灌排问题,基本达到旱涝保收程度。如果有些项目区内水源工程或渠系工程确实出现问题,需要维修加固,可以通过精确定位找到问题的位置。这就要求在项目设计阶段,进行全面测量,将整个项目区建设内容全部坐标化,全部展开到地形图上。每一渠道长度、走向全部定位。缺点是比例尺大一点,需要以乡镇为单元或更小。即使不全面测量,现在电子地图也非常普遍,精确度也很高,基本也能满足要求。

6推广过程中要考虑的几个现实问题

(1)认识上存在偏差。多年以来,不管是业外人士,还是相关部门自身,普遍不太重视小型的农村水利项目,认为简单的渠道防渗和一些简单的土石方工程,没有什么技术含量。随着农业现代化发展,人们对小型的农村水利项目重要性认识有所提高,但整体还不能与公路建设、房屋建设相比。思想认识上的差距已严重制约小型农村水利事业的发展。

(2)资金上缺乏保障。一直以来,小型农村水利项目在规划设计上一直存在前期投人不足的问题,甚至没有任何前期经费。规划设计多数是县级水利部门设计。加上土地分田到户后的现实情况,多数是按照旧有渠系走向修补,根本就没有地形图,即便配备了一些图纸,也是示意图,与实现数字化相去甚远。

(3)上级要求不严格。从项目管理来看,至少在测量上过去的要求确实是比较低。目前,很多地方对项目管理的要求比较高,但执行上还存在不到位的情况。按照国家有关审批权限下放的要求,目前小型农村水利项目,审批权限主要在县一级水利部门,于是就出现监管不严等问题。

(4)现实困难确实存在。尽管水利部已明确初步设计工作要有具备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进行。但小型农村水利项目的设计单位未达到国家的有关规定。很多项目存在小、散、远的特点,设计费用较低,大的设计单位仅到现场开展1一2次工作,费用就花去一大半。而且多数县没有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具备条件的设计单位多在辖区市办公,距离农村路途较远。有的农村交通条件非常困难,多数设计公司根本不愿意去。此外,水库工程、堤防工程相对集中,数量也比较大,对设计单位来说,利润也较丰厚,因此,设计单位工作重点放在水库工程等大项目上,而不是放在小型的农村水利项目上。

7结语

本文简述了利用简单的测量手段,解决复杂的农田水利项目管理问题。主要是探索不需要太大的资金投人的情况下如何进行信息化管理。

要实现以上目标,难度还是较大的,但可以从现在开始,稳步推进各项工作。一是要转变思路,切实把农村水利项目作为一件打基础、利长远、惠百姓的大事来对待。从资金保障到人员配备上给予大力支持,使其逐步步人良性发展轨道。二是要在项目建设管理中提出更高要求,更加注重工程质量、工程管理和工程效益,把前期工作做深做实,把建设环节抓牢抓好,把工程建好管好,不搞形象工程,不搞豆腐渣工程,真正做到建一处成一处,让农民群众长久受益一处。切实做到“三十年不落后、五十年还管用”。三要营造信息化建设的浓厚氛围。在国家加大对“三农”支持力度、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的历史时期,国家对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投人力度在逐步增加,同时也对农村水利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快农村水利信息系统建设步伐,通过现代技术手段规范农村水利业务流程,是提高工作效率、全面提升农村水利行业管理水平和管理能力的有效手段。水利部对农村水利信息化工作高度重视,为下一步大力开展农村水利信息化奠定了坚实基础,为营造良好的信息化建设管理氛围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参考文状:

1.财政部、水利部.关于实施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的意见(财农[2009]92号)[z].2011.

2.财政部.关于印发2011年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补助专项资金项目立项指南的通知(财农便[2011)278号)[Z].2011.

上一篇:浅谈公路纵断面设计 下一篇:楼房混凝土结构中温度后浇带施工技术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