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德育实践育人体系制度化建设

时间:2022-09-18 10:33:54

中职学校德育实践育人体系制度化建设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对技术人才需求的进一步加大,中职学校的规模和数量都获得了迅速的发展。但是,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之下,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和竞争力越来越大,与之相对应的中职学生德育水平也出现一系列问题。在这种背景下,探讨中职学校德育实践育人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找到改进的措施尤为重要。

关键词:中职学校;德育;实践育人;制度建设

一、中职学校德育实践育人体系制度的现状

1.对中职学校德育实践育人制度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德育理念培养缺乏正确指引

随着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许多中职学校只重视硬件的建设,而忽视了学生德育工作,片面认为德育工作是隐性工作,可抓可不抓。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的影响日益加剧,再加上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出现,中职教育的功利性彰显出来,很多职教工作者只重视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做人”的教育,忽视了关注一个健全的人应具有的人格等方面的发展和完善,没有真正意识到学校的根本功能是“育人”,没有意识到学校应该培养学生的品德与意志这个核心竞争力。这种理念指导的必然结果就是放松甚至放弃了对学生的德育,必然导致受教育者人格的不健全。

2.现有的中职学校德育实践育人制度形成机制是自上而下的,缺乏师生参与

很多学校在制定德育实践育人体系制度的过程中,并没有教师的实际参与。也就是说,学校的德育制度并没有完全站在教师的立场上,没有直观地反映出教师的真实意愿。因此,作为学校德育实践育人体系制度建设的主要力量,教师与学校德育制度的联系还不够密切。德育实践育人体系制度只是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对学生施以的一种近似量化的管理,而在学生的人际交往和处理社会关系能力的培养以及建立正确、积极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方面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学校的德育实践育人体系制度并没有得到学生的认可。

二、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实践育人体系制度化建设的具体措施

1.组织制度的建立

中职学校应当进一步确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的德育领导体制。在学校层面,首先要确定党委、行政主管领导,成立党、政一体的职能工作部门,把德育落实到每一个学生、每一个环节。各职能部门分解德育职责,明确德育内容和标准,履行德育职能,规范实施德育,制订科学合理、简单易行的评估检查办法,完善奖惩制度,加大学校对校内部门、单位和师生个人的检查评估力度,实现“三育人”的德育格局和德育机制。

“三育人”要体现出人文关怀,学校各职能部门管理人员既做管理者,又做教育者,要充当管理育人的主体。后勤服务工作人员要运用优质服务发挥育人效果,关心、爱护学生,使青年学生的身心受到良好的陶冶,这些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一种有效形式。学校要突出人本思想,做到管人先管心,管心先知心,体现人文关怀,使德育管理人性化。

2.研究整体构建中职德育体系的框架,创新中职德育途径和方法

构建中职德育体系的总体框架主要包括中职学校德育的目标、内容、途径、方法、管理体制、规章制度、评价体系及德育运行机制、德育工作队伍建设及辅导员工作的教育模式的研究,研究出体现职业教育规律的具有典型意义的实践方式,总结出针对性强、操作性好、整体化的德育体系。

创新中职德育方法体系研究的重点是针对中职学生的特点和工作规律,抓住德育工作的主要渠道,积极进行德育课改革,加强学校与企业相结合的德育工作方式、德育实训活动、教育载体、建立德育实践基地等方面的研究和建设。针对中职生的特点,紧紧围绕中职生的基础知识、专业能力、就业观念及敬业精神的培养,通过搭建平台、创新载体、开展活动等有效方式,使中职德育增强主动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3.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突显人文气息

形式多样、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活动是全面推进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载体,是实现德育目标、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手段。

一是努力创建校园大型活动精品,倡导积极、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繁荣校园文化。加强学生的民族精神、爱国主义精神的教育,以民族精神感染和感召学生,引导他们追求真、善、美;结合国家助学金政策,引导学生树立诚信观念。

二是营造校园文化氛围。校园广播站、宣传栏、学生作品展示橱窗、校园简报应该成为展现校园风采、传播校园文明的主阵地,以公共场所规范化的标牌、守则、条幅、语录、名言名画,营造文化氛围,对学生进行着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影响。

综上所述,德育工作是个系统工程,德育与智育、劳动技术教育之间存在着相互渗透和依赖的关系,并与各项工作密切相关。因此,学校各个部门要相互配合,形成合力,保证德育工作有序进行。德育实践育人体系制度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重视人的发展性,做到与时俱进。

上一篇:生命科学实验教学中大学生创新精神培养探讨 下一篇:以人为本的图书馆管理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