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电解铜价格变化情况分析

时间:2022-09-18 10:11:14

今年以来电解铜价格变化情况分析

一、电解铜价格变化情况

2003年以来,国内电解铜价格总体呈上升态势。据对华通有色金属交易市场监测,2003年、2004年和2005年,电解铜平均价格分别为每吨18253元,28015元和35407元,同比涨幅为17.8%、53.5%和26.4%。

进入2006年以来,国内电解铜价格继续大幅攀升。1―5月份电解铜累计平均价格每吨同比上涨65.2%。具体呈现以下特点,即涨势加快;屡创新高;波动加剧。特别是4月份以来,受国际市场价格大幅震荡影响,国内电解铜价格波动日益剧烈。

二、今年以来电解铜价格大幅攀升的主要原因

(一)国际市场价格拉动

据世界金属统计局统计,2005年全球电解铜产量1666.5万吨,消费1681.7万吨,缺口15.2万吨;同时预计今年全球电解铜供应将由短缺转变为过剩6万吨左右。但自去年下半年以来,电解铜价格已不只取决于供求基本面,很大程度受到基金炒作影响。因预期美元贬值,大量国际游资进一步流入原油、黄金、铜、食糖等大宗商品市场。其中铜投资具有低风险、高回报的特点,在中国、印度等国电解铜需求大幅增长预期以及主要产铜国罢工和事故不断的信息引导下,铜成为了巨额投机基金炒作牟利的重点商品。据国际铜业研究机构估算,每天大约有1500亿美元的投机资金进出有色金属市场,电解铜定价权实际上由购销双方部分转移到金融机构手中。基金进入铜市并大肆炒作直接导致了今年以来国际市场铜价持续大幅震荡攀升。我国电解铜资源总量的30%左右需要进口。国内电解铜价格与国际市场价格高度相关,国际市场价格的大幅上扬,直接拉动国内电解铜价格不断攀升。

(二)国内电解铜资源偏紧

今年以来,电力、房地产投资以及汽车、机械制造等主要用铜行业生产继续保持较高增幅,而电解铜净进口却持续下降,导致国内电解铜资源总体偏紧。据中国金属网统计,2006年1―5月份,国内电解铜供应量(国内产量+净进口量)为146万吨,消费154万吨,供需缺口8万吨。上海期货交易所2006年5月底库存水平为4.63万吨,比2005年12月初下降了61.5%。

(三)企业生产成本上升

国内铜冶炼产能盲目扩张,加剧了铜精矿等生产原料的紧缺状况,铜矿石生产厂家借机涨价,造成电解铜生产成本大幅增加,进而推动了价格上涨。截至5月份国内铜精矿价格涨至每吨4.8万元,同比上涨108%。另外,原油、煤炭等能源原材料购进价格大幅上涨,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升了电解铜生产成本。

三、今后一段时间电解铜价格走势预测

我们分析,今后一段时期国内电解铜价格走势仍主要受国际市场价格、国内供求关系和成本变化因素的影响,既有促使价格上升也有促使价格下降的因素。

从促使价格上升的因素看:一是国际市场价格将继续高位运行。主要产铜国新增产能短期内难有大幅度提高;智利等主要产铜国罢工事件时有发生将直接影响铜的生产能力。部分国外研究机构已将原来预测2006年铜供应小幅过剩调整为稍有短缺。当前电解铜市场仍是投机基金攫取利润的乐土,巨额国际游资短期内不会退出铜市,其炒作行为可能进一步加剧电解铜价格的震荡,因此,预计今后一段时间国际市场铜价将继续保持高位运行态势。二是企业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由于铜矿建设投产需要较长时间,短期内铜精矿供应紧张状况不会得到明显缓解,加之能源、运输价格仍将呈上涨态势,铜生产成本仍将保持在高位。

从促使价格下降的因素看:一是国内产量大幅增长。据国家统计局统计,1―4月份,国内电解铜产量为93.7万吨,同比增长26.7%,预计下半年还将保持较快增幅。国内电解铜产量大幅增长,有利于改善国内供求偏紧的状况。二是需求增速将减弱。高铜价抑制消费的迹象已初步显现。据中国机械联合会统计,1―5月份,电工电器、基础件等主要用铜行业生产增速比一季度分别回落0.57和0.18个百分点。据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预计,今年国内电解铜消费量为390万吨,同比增长8.3%,增幅将比上年回落1.7个百分点。

综上分析,预计今后一段时期国内电解铜价格将在目前高水平上呈现震荡回落态势,但回落幅度有限。

(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司供稿)

上一篇:化肥价格情况及近期走势分析 下一篇:产业集群升级与区域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