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学生职业素养加强高职院校校园职业文化建设

时间:2022-09-18 08:53:21

提升学生职业素养加强高职院校校园职业文化建设

摘要:当今各高职院校正逐步从以“社团活动、文艺活动”为主体的传统校园文化,转变为具有企业文化渗透的、引入素质拓展训练、面试情境模拟、职业生涯规划等活动的校园职业文化。本文通过分析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现状,提出高职院校校园职业文化建设可以从加强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美化校园环境;制定规范可行的校园管理制度;注重师德与教风建设;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学生进入非本专业的企业进行实习等方面进行。

关键词:职业素养校园职业文化建设途径

一、校园职业文化内涵

校园文化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是指学校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并为全体师生共同认可、共同信奉、共同遵循并带有本校特色的价值取向、道德规范、行为方式、发展目标、思想意识等因素的总和。校园文化一般可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是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改革发展职业教育的方针,在这一方针指引下,高职院校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2+1”的人才培养模式。在这一前提下,高职院校从以“社团活动、文艺活动”为主体的传统校园文化,逐渐转变为具有企业文化渗透的、引入素质拓展训练、面试情境模拟、职业生涯规划等活动的校园职业文化。校园职业文化以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能力为核心,使学生获得企业文化熏陶的职业素质教育,形成理性、务实的职业定位,缩小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距离,推动学生从校园人向职业人的顺利转化。

二、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现状

高职院校在职业教育方面,安排新生进行专业教育,组织以职业道德为主题的政治学习,安排实习、实训项目,进行顶岗实习,通过这些环节,学生可以初步接受企业文化和职业素养的熏陶,但学生的职业素养和校园职业文化整体氛围离现实需求仍有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为:

(一)校园职业文化硬件配套不完善

很多高职院校的实训设备还很不足。比如,有些学校的酒店管理专业,没有一个硬件设施完善的实训室,学生的酒店服务技能完全是理论学习。因此,难以从整体上营造具有职业文化气息的校园氛围。

(二)教师自身不完善

在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过程中,作为教学主体的教师也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足。有些教师从未在企业工作过,自身对企业不够了解,理论有余而实践不足。有些教师职业道德缺失,迟到、随意换课现象严重,在学生心理照成很大影响,学生也随意迟到、逃课。

(三)学生职业道德缺失

高职院校的学生有些入学成绩较低,整体素质不高,自控能力较差,诚信观念淡薄、纪律观念不强。在校期间,表现为迟到现象严重。实习期间,表现为随意请假、随意终止实习,责任心不强。

(四)学生职业能力不高

1、社交能力不强,不善于沟通

比如,有些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在实习期间,通过培训和师傅帮带,大多学生一个月基本可以掌握酒店服务技能。而社交能力不强,不善于沟通是大问题。领班和老员工的表达方式、语言、语气甚至表情都难以接受,总是觉得针对他们、欺负他们,而又不主动沟通,造成自己委屈、难受,甚至是怨恨,影响实习。有的学生整个实习期间,都会受到这个问题的困扰、心理压力大,甚至提前终止实习。

2、学生对自己没有清楚的定位

不了解自己,更不了解专业,选专业、换专业都很盲目。比如,分校环境不好、认识的同学选的专业,都可能成为自己转专业的理由。在校期间,报考职业资格证时,哪科考的人多,就去报哪科。实习地点选择,也随大流。毕业找工作,不知道自己适合什么工作、喜欢什么工作。

三、高职院校校园职业文化建设途径

(一)加强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美化校园环境

继续加强实践教学和实习实训场所的建设,尤其是像酒店管理这样操作性很强的专业,亟需建立实训室;并把先进的企业文化引入其中,以营造良好的职业氛围和企业环境。教学楼、食堂、宿舍等公共场所应设置职业道德教育的格言、警句牌。当学生经常看到“鹰一样的个人,雁一样的团队”,会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充分利用校园宣传栏,定期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信息、行业与专业的发展趋势、业内成功人士的资料等与职业息息相关的内容,以便能让学生感受到行业的日新月异,增强自身学习的紧迫感和学习的动力。重视校园景观建设,特别是做好绿化美化工作,使校园的山、水、园、林、路等达到使用功能、审美功能和教育功能的和谐统一,用优美的校园景观激发学生的爱校热情和关爱他人的美好情操。重视教室卫生和宿舍卫生,良好的卫生环境是师生愉快工作、学习的重要保证。

(二)制定规范可行的校园管理制度

制度制定时应充分考虑其可行性。比如,有些院校实施的早操制度。本来应该是通过早操,增强学生的体质,锻炼学生的身体。但是由于校区面积有限,而学生又很多,秩序井然的跑操很难实现,使得跑操流于形式;大多学生晚睡早起,睡眠不够,严重影响第一节课的听课效果。因此,高职院校应制定切实可行的制度,确保校园文化建设有序的进行。根据不同的专业,制定不同的行为规范。通过执行校园管理的各项制度,规范学生的行为,增强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能力,把制度管理的刚性与德育教育的柔性有机结合,促进校园文化向规范化发展,使素质教育真正得以体现。

(三)注重师德与教风建设

学生与教师朝夕相处,教师的品德修养、敬业精神,和日常的行为举止对学生都有着最直接、最强烈的影响。教师上课迟到,就使得自控能力差的学生也纷纷效仿。教师应真正进入企业挂职锻炼,而不是只去企业盖个章,这样教师才更了解企业对学生的需求,按照“好员工”的标准去培养学生。

(四)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校园文化活动是校园生活的主旋律,通过参加各项活动,可以使学生丰富业余生活、陶冶情操、提高组织能力、沟通能力。继续开展传统的社团活动、文艺活动的同时,应多开展职业技能活动,或将职业素养引进传统活动。比如,高职院校应该经常举办职业技能讲座、就业指导讲座、毕业生座谈会,加深学生对专业、职业的认识。不仅要举办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更应该为每一位同学做职业生涯规划,让学生对自己有一个清楚的定位。在传统的教室设计美化大赛中,应强调教室设计以专业为背景,引入CIS战略,设计班级名称、标识、口号、歌曲,创建班级文化。

(五)学生进入非本专业的企业进行实习

学生在大三顶岗实习前,有很多实习的机会,如周末、假期。学生在这期间,应进入与本专业不相关的行业进行实习。比如,可以让非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进入酒店实习,进入酒店可以学习服务意识、礼仪规范、提高与人交往、沟通的能力。让酒店专业的学生进行营销实习。通过交叉实习,可以让学生学到非本专业的职业素养,还可以让学生对自己有更明确的定位,了解自己喜欢什么行业,适合什么行业,为就业打下良好基础。

总之,高职院校应将更多的职业特征、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理想和职业人文素质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建设校园职业文化。

参考文献:

[1]李靖靖,武振华.加强高职校园文化建设 注重学生职业素养培育[J].经济研究导刊,2011,8:225-226.

[2]谢芷欣.从职业素质教育看高职校园职业文化建设[J].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102-104.

[3]王清宣.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特殊内涵及建设途径[J].中国成人教育,2010,1:90-91.

上一篇:高职教育网络教学平台建设的思考 下一篇:项目教学在机械加工专业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