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黄色墙纸》的女性主义解读

时间:2022-09-18 08:44:18

[摘 要]《黄色墙纸》是美国著名女作家夏洛特·帕·吉尔曼的短篇小说。本文通过对女性在家庭中的地位及其话语权的探讨,揭示了妇女想获得真正的自由,不仅需要自身的努力,还要获得男性的理解和支持。

[关键词]《黄色墙纸》;女性主义;男权

一、概述

夏洛特·帕·吉尔曼是19世纪末美国女权主义的代表人物,出生于美国康涅狄格州哈特福德。她早年被父亲抛弃,从事写作事业,为了争取独立,不仅使自己成为著名的小说家,而且还扮演着诗人﹑演说家等社会角色。第一次婚姻中,她生下一女。生完女儿后,她精神抑郁,不得不接受当时美国著名心理医生米歇尔博士的“静养疗法”。这种治疗方法要求她不许读书﹑写作,参加各种社交活动,必须长期吃药,卧床休息。然后这种似乎很有效的治疗方法在吉尔曼身上适得其反,一个月后,她精神几乎崩溃。于是她放弃治疗,离了婚,全身心投入到女权主义运动中,并根据自己的经历创作了《黄色墙纸》。

《黄色墙纸》创作于1890年,1898年发表在《新英格兰》杂志上,1920年威廉·霍韦尔收录在他编的《美国现代优秀短篇小说》中。小说采用第一人称描述了一位知识女性从轻微的精神抑郁到精神崩溃的心理发展历程,展现了生活在围城中的女性的渴望﹑矛盾及自我分裂的痛苦挣扎,从而揭示了女性由于从身体到思想的被禁闭而走向精神分裂的悲惨命运,并批判了以男权为中心的社会及婚姻家庭生活对女性的束缚。

二、家庭是禁锢女性的囚笼

女性作为一个不同于男性的性别群体,由于经济﹑生理等客观条件及人类主观因素的限制,被迫走向家庭,并被囿于家庭,成为男性的附属品。大多数人认为妇女只能在家庭中实现自身的价值,而外面的世界完完全全属于男人。女人的职责和义务就是做贤妻良母。她们的品质应该是“虔诚﹑贞洁﹑服从﹑温顺。”可以说,当时女人的历史就是一部陷入家庭的历史。因此在男性中心意识的统治下,家庭成了禁锢女性的囚笼。

“这是一座最漂亮的房子!它远离公路,距离附近村落也有三英里之遥,显得十分冷清僻陋,这里使我想起了你所阅悉的英国的许多地方,因为这儿有篱笆﹑隔墙和上锁的围墙门。还有不少供园丁和其他人居住的独立小房。”(黄108)

这是对女主人公养病期间房子的描述。“远离公路”,“离村庄有三英里之遥”,“篱笆”,“隔墙”和“上锁的围墙门”,这些词语凸显了“隔绝”,“孤立”,“压抑”的场景,居住在这样的房子里不但不能有助于女主人身体的恢复,反而使她失去自由,远离社会,将其孤立起来。男主人公要求妻子按时休息,按时吃药,禁止写作及参加任何社会交往活动,只能待在家里。表面上看丈夫对妻子照顾的无微不至,但事实上,他是从身体到思想上完全控制住了自己的妻子,把她彻底地变成自己的私有财产,一件自己的附属品。这一思想折射了当时占社会统治地位的父权思想。这些鲜明地体现了男性和女性的等级对立。小说中丈夫在广阔的外部世界中工作赚钱﹑结交朋友,妻子却被限制在小小的房子里绝对不许工作,甚至见不到自己的孩子﹑亲人和朋友。丈夫主宰一切,妻子只能唯命是从。

三、女性的话语权

在维多利亚时代,男女性别的二分法中,男性的理性分析被理所当然地认为优越于女性的感性想象,因此社会上公认男性的话语权强于女性的话语。写作也只属于男性,女性的写作也只能居于男性写作的边缘。因为“写作”有悖于女性的身份角色—家中的天使。女性不能拥有自己的话语权,无法言说自己的想法与感受。英国著名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在《一件自己的房间》中指出:“如果女人打算自己写小说,她必须有钱,还要有一间自己的房间。”因此女性必须拥有物质与精神的双重空间,才能真正拥有自己创作的话语权。

在《黄色墙纸》中,小说以第一人称的叙事口吻,以女性作为话语的主体,讲述自己的经历,赋予了在实际生活中处于被动地位的女性以主体性的特征。

被男性中心意识所统治的传统小说具有脉络清晰,故事情节跌宕起伏的特征。故事情节的发展有开端﹑高潮和结局,通过行动去刻画人物形象。而在小说《在黄色墙纸》中作者以女性作为话语主体讲述自己的经历,使女性获得了自我言说的权利。小说中反复出现的是女主人公颠三倒四的话语和与丈夫所答非所问的对话,展现给读者的是荒诞不经的臆想和幻觉。这部小说没有引人入胜的悬念,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也没有错综复杂的矛盾。这种对传统小说写作模式的扬弃,突出了女性作家独特的写作风格,也赋予了小说中处于被动地位的女主人公话语权。

四、结语

在女性意识完全被忽略的时代,女性为了追求身体上和精神上的自由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究其原因是以父权为中心的社会造成的悲剧。通过对《黄色墙纸》的女性主义解读,使我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妇女要获得真正意义上的自由,不仅需要女性自身的奋斗,同时还要得到男性的理解和支持。

(本文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从《黄色墙纸》看夏洛特·帕·吉尔曼创作的女性视角”资助,项目编号:12512178)

参考文献:

[1]金莉,秦亚青. 压抑﹑ 觉醒﹑ 反叛—凯特·肖邦笔下的女性形象[J]. 外国文学,1995,(4):58-63.

[2][英]弗吉尼亚·伍尔夫著:《论小说与小说家》, 霍世镜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2000年,第61页.

[3]陈晓兰. 女性主义批评和文学诠释[M].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1999.

[4]李靓. 《黄色墙纸》中的疯癫涵义[J].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06,(1).

[5]李银河. 《女性主义》. 济南: 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

上一篇:浅析高卉民花鸟画中的韵律美 下一篇:结合名老中医学术思想在《中医内科学》教学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