俩宝争霸,有效调停

时间:2022-09-18 08:13:18

家有俩宝,兄弟姐妹间免不了为一些在你看来极小的事情而纷争迭起。小至拌嘴吵架,大至拳脚相向,甚至有时还会导致一方壮烈负伤。俩宝之间的摩擦与交锋无法避免,但有一些小技巧却可以让他们迅速停火,甚至日后可以“化敌为友”,内部问题内部解决。

其实,一哲妈妈并不孤独。俩宝上演“风云争霸”,这在俩宝家庭里,的确是一个时常发生且很现实的问题。而且,很多家有俩宝的父母,都不想在孩子成年后再继续当两个孩子的裁判,也不希望他们长大后成为天天把“不公平”“我恨你”挂在嘴边的兄弟姐妹。

据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年龄在3~9岁的兄弟姐妹,通常1小时之内就会有好几次争吵,不管是两个男孩还是两个女孩,或者是一男一女,大多数兄弟姐妹,都避免不了争吵。而且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的心理学家Laurie Kramer博士指出,孩子早期的交往方式,会影响到他的成年,在她针对4~6岁孩子交往技能的观察研究中,她发现:4~6岁的孩子,已经能够自己解决分歧和管理自己的情绪,所以,父母有时应该让孩子自己学会解决纠纷。当然,这并不是说父母可以袖手旁观,而是必须投入精力来配合和引导。

在平日生活中,建立两个孩子的和谐关系

那么,该如何避免自己常常陷入马不停蹄的“救火行列”,其实,工夫一定在课外。在平日的生活中,试试这样,你可以让两个孩子的关系更和谐,且纷争难再起:

用巧思帮助两个孩子成为盟友

阻止俩宝战斗最可靠的方法就是,让他们成为一个团队的“Partner”,让他们感觉他们俩是一伙的,所以,父母需要扮演的角色通常是另外一个团队的成员。比如,你可以“嘲笑”他们俩:“哼哼,你们一起跳舞的样子可真傻。”他们会立马结成盟友来反驳你。当然,你更可以赞扬他们:“哇,你们俩一起搭的积木太酷了!”你的鼓励会使得他们更加团结。当然,你还可以时常逗他们说:“你们俩一前一后像小鸡宝宝带着鸡妈妈。”他们一定会哈哈大笑。

其实,当两个孩子觉得他们是在一起合作的盟友,而不是对手时,自然就会互相帮助。父母可以分配给他们俩一个任务,让他们合作完成,这样他们争吵的可能性就会下降很多。比如,你可以让他们合作擦桌子,清理垃圾,或者收拾房间。

扩大他们的词汇量,教孩子学会表达感受

实际上,俩宝之间的很多冲突都是因为孩子不知道该用什么恰当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不满,于是只能简单粗暴地动手解决。因为不会彼此沟通,孩子很可能因为一点小事就上演一场大战。如果孩子有更多的词汇来描述自己的感受,那么他就越可能保持冷静。比如,哥哥刚搭好了积木,妹妹就用脚把积木给踢倒了,如果哥哥有足够的词汇量,他能和妈妈表达自己的不满,告诉妈妈:“妹妹把我刚搭好的积木踢倒了,我非常生气。”那么这样,他动手打妹妹的概率就要小很多。所以,作为父母,我们应该把一些表达感受的词汇,尽量在适当的场景中,教给孩子,比如“生气”“失望”或“难过”,教会他们说出自己的感受,而不是用打或者大喊大叫来发泄,其实这也是孩子们学会管理情绪的第一步。

当然,我们一定不是要等到孩子生气的那一刻才教他用这些词汇。在生活中,我们应该时刻留意这样的机会,比如,在公园我们看到一个小孩拿着一把断了的铲子,皱着眉头,你可以问孩子:“你知道他现在什么心情吗?”然后你可以补充道:“他可能有点难过,因为他的小铲子坏了。”

技术贴――在俩宝战斗打响的危机时刻,你该如何正确调停

别急着冲上前干预,不妨先观望

当两个孩子发生争吵时,先别立马冲过去干预,很可能你的干预会更激发他们争吵的激烈程度。你可以先试着让他们自己解决问题,很可能他们通过协商一会儿就和好了。所以,你不要一看到两个孩子争吵就前去“救火”,不妨先观望一会儿,发现他们越吵越激烈再前去干预。

不过,如果你发现其中的一个孩子出言不逊,比如说“你是个大笨蛋”或者说“所有的人都不喜欢你”这种非常伤害人的话时,你应该立即上前阻止,因为孩子之间的嘲笑、侮辱会非常伤害孩子的内心。

面对俩宝战争,你先保持冷静

如果看到两个孩子争吵,你立马火冒三丈,对着他们一顿痛斥。这时,两个孩子可能会因为你的震怒很快安静下来,但这并不能消解他们心里的怒气和不满,一旦你离开他们的视线,很可能会冲突再起。虽然非常理解,你听到两个孩子的争吵声很容易烦躁,但是你还是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在打算冲到他们身边前,请先深呼吸,从1数到10,这会让你平静不少,或者先看看挂在墙上的他们婴儿时的照片,你可能立马心就会变得柔软起来,这能帮助你更冷静、更从容地面对他们的争吵。

记住,你是教练,不是裁判

如果你要对两个孩子的冲突进行调解,请记住,自己应该充当一个教练的角色,而不是一个裁判。你不能一上去就先判断谁对谁错。比如,当他们如果是为了穿一个披风而发生争执,而你无法判断披风应该给谁先穿时,你应该先听听他们的解释。这时你要先提醒他们用平静的语气先和你叙述一下事情的经过,而不是听他们大喊大叫地相互指责。你还应该提醒他们应当认真地倾听对方说话,然后让他们自己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即使他们的解决办法听起来多么天马行空也没关系。然后,你再给他们一些建议,比如用什么方式决定谁先穿披风,每个人穿多久就可以换下来给另外一个人穿等。

其实,作为两个孩子父母,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孩子其实总是在争吵中练习并学会如何解决冲突的:冷静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认真倾听别人说话,学会退让,商量彼此都满意的对策。也许,这个过程需要时间,也会耗费你的一些精力,但是当有一天你发现,两个孩子会自己解决冲突和分歧,不需要事事要你来当裁判来调解的时候,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小爱和小可

姐姐:2岁6个月

弟弟:2个月

现居地:北京

本月得意事:之前姐姐夜里还要使用尿不湿,反正给弟弟喂奶需要起夜,索性开始夜里给姐姐把尿,效果很好,姐姐彻底摆脱尿不湿了!

本月纠结事:要照顾弟弟,姐姐出门玩的机会少了,看iPad的时间比以前多了。

大宝在首,二宝不愁

早就听别人说“男孩难养”,一直不相信,却在小可身上得到了印证。喜欢抱着、比姐姐爱哭闹,力气大、好动,因而容易吐奶,就连换个尿布都蹬来踢去。以前小爱偶有吐奶,吓得一家人手忙脚乱,现在从容很多,竖抱,轻拍,再横抱,再竖抱,轻微变化一下姿势,这样更容易把嗝儿拍出来。

“分享”是姐姐的第一堂情绪课

我的孩子一个2岁、一个才2个月,能分享的东西几乎为零,可是他们即将面对分享玩具、食物,以及父母、长辈的爱。不觉得2岁半的孩子还太小,其实她的小脑袋瓜里已经可以存储很多信息,以及具备处理情绪的能力。对于姐姐来说,“分享”就是她要学习的第一堂情绪课。

这一个月里,我最常听到姐姐说的一句话是:“这个是小爱的吗?不是小可的。”我也搞不明白她为什么还要强调一遍不是小可的,我也只是诚实地安慰她说:“对,不是小可的,小可不会玩、小可没有牙不会吃……”作为刚刚升级的俩宝妈妈,我也不确定我这样的回答是不是正确,对姐姐的心理建设是否有帮助,但我至少没有欺骗她!我在想,也许随着弟弟月龄的增加,两个孩子可以交流的部分越来越多,她对弟弟的接纳程度自然而然会提高,到时,我还应该诚实地告诉她,哪些部分是需要和弟弟分享的。另外,我发现了一个还不错的沟通方法,就是和姐姐说:“你小时候也不会走,你小时候也没有牙……”诸如此类,她对比一下现阶段的自己和弟弟,特别得意,感觉自己长大了,一下子也变得宽容了。

总结自己才能适应新角色

这个月基本上都是在总结自己,思考着怎样才能做一个合格的两个孩子的好妈妈。因为要照顾弟弟,陪伴姐姐的时间相对减少了,姐姐看iPad的时间比以前多了,这是我最不希望看的事情之一。还有一件小事也悄然发生,一时间我也判断不出是好还是坏。我问姐姐:“小爱,妈妈陪你玩这个吧!”她答:“妈妈去陪小可吧!”起初听到这句话,觉得这孩子太懂事了,后来一琢磨,她是想把我支开,自己玩一会儿。最担心这句话变成她的固定思维,今后成为支开妈妈、敷衍妈妈的利器。所以,每当她说这句话时,我都会认真辨别她当时的想法和情绪,以免带给孩子负面的影响。

lona和Freya

姐姐:5岁2个月

妹妹:2岁4个月

现居地:北京

本月得意事:不管是姐姐还是妹妹,她们都变得更有礼貌,更有同理心。

本月纠结事:感冒、流鼻涕、咳嗽……姐姐传染给了妹妹,妹妹传染给了我们大人,我们大人又传染给了孩子,“感冒接龙”游戏正在我们家轮番上演。

大宝在首,二宝不愁

姐姐是妹妹的榜样,姐姐的很多行为和言语妹妹都看在眼里,而且还会模仿姐姐。幸运的是,姐姐绝对是一个很好的榜样!这也让我更确信一点,有的孩子确实天生就会比别的孩子更能遵循规则,而有的孩子从很小似乎就喜欢和父母对着干。作为父母,我们也要尊重孩子的天生个性。

俩宝已经渐渐学会协商和讨论家庭规则

对于第一个孩子,关于什么、她可以干什么、她不可以干什么,我们尝试了太多的方法,希望她能遵循这些所谓的“规则”(其实我不太喜欢用规则这个词,这个词看上去有些强硬)。但她经常和我们进行讨价还价,三天两头我们就要因为她各种“错误”而进行一场较为正式、较为激烈的“说教”。但是到了第二个孩子身上,这事似乎变得容易多了,很多所谓的规矩,她似乎以很自然的方式就学会了。所以现在,两个孩子相互监督,相互学习,我们家的很多规矩实施起来,也似乎没那么困难。

而且,我的两个女儿,今年一个5岁,一个2岁,她们似乎已经学会协商和讨论家庭规则,她们经常会凑在一起商量什么可以干,什么不可以干,而且她们也渐渐有了自己明确的选择和判断。她们有时还像两个小警察,督促我和她们的爸爸,监督我们俩必须按照正确的规矩去做事。嘿嘿,想想,这真让我们省了不少心。相比起以前的育儿岁月,现在我们俩甚至可以安静地坐在露台上喝一杯咖啡了。

两个孩子性格迥异,让我体会到当妈妈的丰富

有趣的是,我的两个孩子来自同一个家庭,有相同的基因,在同样的家庭环境里长大,但她们的性格却如此不同。从1岁开始,她们俩各自的个性就已经崭露头角,让我感受到生命的神奇,同时也体会和经历给两个孩子同时当妈妈的美妙与丰富。

幸运的是,因为生活在一起,两个孩子相互影响,即使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孩子,也因为很长时间的共处,她们相处和交流也变得非常和谐,这真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小时候因为同处一个屋檐下,她们的对事物的理解和看法也渐渐变得相通,而随着她们各自年龄的日益增长,在对待一些问题和事物时,又显得那么的而不同。夜深人静、或工作疲惫的时候,想想这事觉得挺美妙的,仿佛自己也跟着孩子又一次完成了一次成长。

Brian和Valorie

哥哥:4岁

妹妹:2岁5个月

现居地:香港

本月得意事:我收获了两个在旅途中成长的孩子。

本月纠结事:到底要不要做个严格的妈妈?

大宝在首,二宝不愁

我这职业妈妈,每天对着他们的吵吵闹闹、多次发脾气就比较没有耐性,总是一脸严肃地和他们说教讲道理。一次,妹妹无故发脾气,坐在地上哭闹,我冷着脸不理她,做自己的事。一会儿听见哥哥对妹妹说:“Valorie,你要给妈妈说对不起,然后亲亲她,她就会开心了。”听到哥哥的话,心里涌上无限温柔:“这严格教育到底要不要进行下去啊?”

旅行怎么不能从小婴儿开始

说到带孩子出去旅行,很多父母都会说,孩子还太小什么都不懂,等长大点再说。或者说太小,在外面遭罪。可在儿子2个多月的时候,我已经把他带去尼泊尔“遭罪”了。女儿出生10天左右的时候,就已经躺在越南某个海滩的树荫下吹海风了。这多亏他们有一个开明的爸爸,他一直认为,旅行是孩子成长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生活于不同的环境,接触多样的事物,会给孩子甚至是婴儿带去很多好处,刺激大脑的发育,培养热爱生活的态度,养成独立自信的性格等等。

而这个假期,我制定了从贵州到云南1000多公里的行程,辗转5个航班,上千公里的车程。走过陡峭的山路,连着骑过4个小时的马。吹过冷风,晒过烈日,饿过肚子。孩子们从未抱怨,一直带着面对各种新事物的好奇,享受着整个旅行。而我也察觉到,在这个旅程中,他们成长得是那么的迅速。

旅途中的共同记忆,使我和孩子更为亲密

一天早晨,我们早起荡舟洱海,看渔民捕鱼,鱼鹰觅食,水鸭逐鱼,无限惬意中。儿子突然指着不远处的鸭子说:“妈妈,为什么那只鸭子头在水下面,屁股在水上?”我说:“因为它在找鱼作早餐。”“不是,妈妈。因为它是另外一种鸭子,不能游到水下面去。”不到4岁的儿子,已经有这样细致的观察力,着实让我惊喜。

而且,原本在家里总是吵吵闹闹的两个家伙,一到外面玩耍就配合亲密,连小霸王妹妹,都恭恭敬敬地听从哥哥的安排。每当四方街马帮的马蹄声响起,两个人就会跑过去对马帮的人说你好,去摸摸那些马儿,接人待物也变得极为大方、友好。

等到假期结束,俩宝虽然黑黑瘦瘦,但明显开朗很多。儿子会神采飞扬地向他的朋友们说起他骑过的马,爬过的山……对于新鲜的事物,他们也不再像以前那么轻易抗拒。而旅途中的事,更成为我们共同的回忆,可以感觉到,和孩子感情更亲密起来。

上一篇:写山写水写人生 下一篇:开放桥头堡的见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