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一点理解

时间:2022-09-18 07:36:11

我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一点理解

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教师要想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依赖于教学方法的发展、创新和运用。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谈的就是对阅读的理解,对此,我们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这一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战场,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造精神,从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入手,把课堂还给学生。提倡在学生读书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指点,围绕重点展开讨论和交流,鼓励学生发表独立见解。加强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在实践中主动获取知识,形成能力,改变过去我们熟悉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及大量演练习题的模式。因此,我们必须认真研究有助于促进学生自主探讨学习的新方法。下面,我针对阅读教学,浅谈几点看法:

1阅读教学是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动力

阅读教学中的创造性思维训练是多方面的。我们首先要认真钻研教材,挖掘教材中潜在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因素,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确定训练重点,找准结合点。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很重视破题这一环节的训练,课文的题目不仅短小精悍、醒目,而且暗含作者的写作目的。因此,我觉得阅读要从题目入手,题不破,则教学的路子不顺。例如《珍贵的教科书》一课,我让学生读题后提出问题,学生通过思考提出珍贵是什么意思,“珍贵的教科书有什么特别之处,为什么珍贵?为了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我还对学生进行多角度多作训练。如教学《泸沟桥的狮子》一课,文中有一段狮子的形状的“有的狮子低着头,好象在听桥下的流水声”,这些句子都是作者根据石柱上的狮子去想象写出来的,我就让学生模仿这段写一段话,要充分发挥想象力。这样的训练,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给学生开辟出一块块自由发散的思维阵地,使学生的创造才能与其知识、智力、体力、品德等方面相互联系,和谐发展。

2注重自读感悟,讨论交流,倡导小组合作学习

学生的独立学习,是让他们独立思考去发现去感悟。阅读,没有学生的独立感悟是完全不可完成的;而在独立学习基础上的小组协作学习,使相关内容的理解,知识意义的建构具有关键作用。阅读并非全是个人的事,特别是对小学生来说合作学习是重要的认知策略。明代学者顾炎武说:“独学无友,则孤陋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这点明了合作学习的意义。学生在自读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将问题交给学习小组讨论交流共同解疑,教师要深入各组,参与讨论,并作必要的启示和拔,引导学生,把读和议有机地结合起来。

3在阅读中领会语言文字的意思及思想感情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自控能力差,注意力维持时间短,单一的朗读形式容易使学生疲劳和厌倦。所以我根据不同的训练内容和目的要求,有针对性的采用自由读、个别读、小组读、集体读、分角色读、老师范读、领读等,力求学生百读不厌,每读一次都有收获。范读时我注意把感情、语气以及音调的高低,速度的快慢示范给学生。例如,《小竹排在画中游》一课,先用轻松的语气,节奏较慢的语调领读的“小竹排,顺水流”,将学生带入诗的意境;接着欢快地领读“鸟儿唱,鱼儿游”,用声音渲染快乐的气氛;领读“两岸树木密,禾苗绿油油,”则用欣喜的语气诱发学生对景物喜爱之情;最后充满激情地高声朗读“江南鱼米乡,小竹排在画中游,”将学生的情绪推向高潮。老师的领读,学生情不自禁地就陶醉了,犹如置身于美丽的江南鱼米之乡,亲身感受着风景如画,鸟语花香的动人美景。实践证明:学生十分喜欢模仿老师范读,教师的朗读示范作用发挥得越好,学生的朗读水平就提高得越快。教师的正确领读,将无声的书面的语言变成了富有感彩的口头语言,学生在跟读中不但能领会文意,展开想象,体验情感,而且能学会断句,纠正方言。

4抓重点段,理通全文

在小学第十册第6课《再见了,亲人》一课,前面三个自然段,分别写志愿军与老大娘、小金花、大嫂的话别。三段的写法大体相同,都是通过回忆某些事来抒发中朝人民用自己的血肉凝成的深厚情谊。教学时,要着重精教第一段,并从第一段中总结出一种作者写作方法:记事抒情第二段、第三段则让学生自学,了解这两段记叙什么事、抒发什么情,然后朗读三遍,学生就能够掌握了。这样教,既节省时间,又让学生学到知识,还让他们懂得学习的方法,这才能提高课堂效率,做到精讲。在小语教材中,能精导一段拨通全文的课文亦有不少。低年级的许多童话课文,故事情节大都有几次反复的特点,教师可重点指导一段,其余则只需稍加点拨。中、高年级也有不少课文,其内容的段落结构相似。《美丽的大兴安岭》一课,按“春、夏、秋、冬”四季一一道来,各段的写法大体相同;《晏子使楚》一课,三次交锋都按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来记叙。因此,教这些课文,大可不必平分秋色地逐段进行讲解,而只要精导一段,就可以拨通全文。

5抓重点句,读懂课文

字组成词,词组成句,句词组成段,段组成一篇课文。课文是由诸多句子连缀而成的,这诸多句子,在课文中的地位不是平分秋色,而是有主有次的。有些文章的作者,常常在文中精心安排了关键句,或揭示题旨,或点明中心,或概括内容,抓住这些关键句,就能提纲挈领,以一句串联全文。如《赵州桥》一课,以赵州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这一过渡段,简明扼要地概括了全文的主要内容,也揭示了文章的层次和思路。这样抓住一句话来教,就把全文联结成一体了,有如用一条红线串联起无数珍珠一样。在小语教材中,能抓住一句串联一文的课文也有不少。如:《海底世界》一课,围绕“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的句子,这“景色奇异、物产丰富”就是提挈全文的关键句;《嘱咐》一课,有“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这样的句子,理解课文喻意,这是捕捉课文中心的关键句;教句子,不在多,而在于精。精教一句,胜过泛教十句。

总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没有一个固定的方法,要从实践中去摸索,结合学生身心特点及个性特点,实际操作,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只有努力探索学法指导的有效途径,有意识地把学法指导和学习品质的培养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两者兼顾,才能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本领,才能逐步达到“用不着教”的理想境界。

参考文献

[1]杨九俊:《小学语文教材概说》 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05月.

[2]叶存玲:《小学语文教学艺术》语文出版社,2001年11月.

上一篇:浅谈小学语文教学多媒体技术的应用 下一篇:学生数学能力培养需注重的因素及评价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