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农产品物流现状分析及优化研究

时间:2022-09-18 07:13:37

山东省农产品物流现状分析及优化研究

摘 要:山东是农业大省,目前农产品物流不畅,既影响了农民收入增长也导致了农产品价格波动。本文根据目前山东省农产品物流常见模式的实际情况,分析了山东省农产品物流模式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了山东省农产品物流模式的选择及优化策略

关键词:山东省;农产品;物流;优化研究

山东作为一个农业大省,拥有品类繁多的农产品。山东的粮食、蔬菜、水果在全国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然后山东农业的发展也面临着诸多的问题,例如:产品有口碑无品牌、农产品附加值低、农业链短、农业流通不流畅等等。这些问题一方面影响到了大部分农户的生产收益,另一方面,消费者反映农产品的价格上涨速度过快,生活支出在家庭收入中所占的比列越来越高,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家庭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收入过低和农产品价格不断上涨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其中重要因素之一,就是在农产品的流通领域还没有建立与现代农业相适应的物流模式,农产品物流市场的发展还面临诸多问题。

一、山东省农产品物流模式分析

(一)传统的自产自销型型物流模式为主。目前,山东省部分地区发展仍不发达,传统的集市仍存在于山东省的多个地区、县市、乡镇。农户在产品完成生产后,运输到集市进行销售。这种模式优点在于,农户直接进行销售减少了很多中间环节,农户可以直接面对消费者,并在完成交易完成后获得收益。但是农户资金、生产技术有限,并不能对产品进行加工、保鲜、包装,农产品附加值较低,农民不能获得较大的收益。

(二)批发市场型物流模式。这种模式是目前为止山东省农产品最主要的流通方式,真正模式是通过中间商的形式将农产品收集,并通过零售市场将农产品卖给消费者。这种模式优点在于扩大了农产品的销售范围,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农户的交通运输费用,客观上看增加了农户的收入。但由于在流通过程中,物流流通主体多,中间环节多,商品价格在流通过程中逐渐上涨,导致农民的利润空间较小并且消费者需支付较高的农产品价格,中间商成为了一过程中真正的最大收益获得者,农民并没有获得最大的收益。

(三)以企业、超市为销售媒介的物流方式。现阶段,国家大力提倡这种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农产品企业拥有雄厚的资金,可以实现农产品的大规模种植,同时,农产品企业拥有较为先进的生产、加工、贮藏技术,保证了农产品的产品价值。另一方面,农产品企业与超市合作,获得超市所需要的产品订单。然后企业通过与农户签订合约的形式,为农户提供了专业的农产品需求信息,农户可以根据自己的技术特点选择所生产的农产品,避免了盲目种植所带来的种种弊端。但面对相对分散的农户,农产品企业也面临着运输成本过高的问题。

二、山东省农产品物流目前存在的问题

(一)农产品物流发展缓慢,滞缓农业经济发展速度。山东省的自然条件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发育,是我国重要的种植业基地,农产品发展速度快,也就对农产品物流提出了高标准的要求。在农产品物流中,蔬菜物流在农产品物流中所占的比重较高。

据2010年山东省物流运行情况通报,2010年全省社会物流总额105831.0亿元,其中工业品物流总额88511.3亿元,占社会物流总额比重的83.6%,是带动社会物流总额增长的主要因素。山东省农产品物流总额为5052.4亿元,占物流总额的

4.8%,工业用品物流总额同比增长22.5%,农产品物流总额增长12.8%,两者差距很大,山东省农产品物流发展仍有很长的路需要走。

(二)大部分地区物流模式仍以批发为主,传统物流模式为辅。从总体来看,以上的各种模式在山东省出现了并存的状况。部分欠发达地区以及发达地区的城郊周边以及乡镇,传统的自产自销型模式仍在农产品物流中占据了较大比重;同时,在农产品供应链的最后一环,从事专门运销的零售商也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除此之外,山东省农产品产业化模式处于起步阶段的基本省情,也导致了能够提供专业农产品物流的第三方企业发展十分缓慢。因此,在全省范围来看,农产品物流仍是单一的农产品批发与传统的自产自销型模式为主。

(三)物流发展缺乏龙头企业、市场整合能力不足。山东省从事物流业务的企业较多,但是从事农产品物流的企业却少之又少,并且规模较小。农产品物流企业受资金、技术、运输方式的困扰,难以满足现阶段山东省农产品物流巨大的市场需求。小规模的物流企业在服务、融资、管理等方面也难以达到农产品物流发展所需要的标准。虽然省内从事物流企业的企业较多,但是缺乏能够起到领导地位的龙头企业。各物流企业各自为战,相互竞争,物流流通体系不健全,难以形成规模经济。所以目前仍是靠低价竞争的中小企业充斥物流市场,然而中小型企业受制于资金、技术,无法满足高标准的农产品所需要的要求,导致农产品物流市场整合能力严重不足,影响到了农产品经济的发展。

(四)物流环节过多,运输费用过高导致“菜贱伤农、菜贵伤民”。据统计数据表明,2009年山东省已建成具有较大规模的农产品批发市场505个,年交易额过亿元的批发市场已发展到

163个,过十亿元的市场达到43个。在这样的发展前提下,农产品生产仍然基本由农户自行完成,农户在通过与运销商合作,完成收购,然后经批发商、零售商最终到达消费者。流通过程中流通环节多,导致运输成本过高,增加了农产品的运输成本,企业对农产品进行加工再销售,又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农产品的附加成本,从而对产品的最终价格产生了较大影响。因此,真正的农超对接、农企对接尚没有普遍应用。

(五)农产品的安全问题比较突出,绿色、有机、高标准农产品的流通体系缺乏安全保障环节,食品安全问题让消费者担忧。随着山东省居民收人普遍增加,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农产品安全问题的关注度越来越高,绿色、健康、安全的生活理念越来越深入现代居民的内心。因此,提高农产品流通环节的数量保障性、质量可控性、消费可信度、环境友好性,拉动绿色有机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和保障消费者食品安全,成为山东省农产品安全物流体系建设需要承担的核心功能和社会责任。而目前以农产品批发市场为核心环节的传统市场流通组织由于经营规模与档次、产品种类与质量、市场服务与管理等方面存在差异,难以满足人们对绿色、有机、高标准农产品的流通需求。

三、山东省农产品物流模式的选择和优化

(一)积极、深入的开展“农超对接、农企对接”活动。“农超对接”活动能极大推动现代化农业的发展,通过把农户与市场连接起来,来满足现阶段市场对农产品的需求。超市、企业通过拥有的资金、技术等条件为农户进行科学的生产规划以及技术支持。同时超市企业通过对农产品进行组织、加工、包装、配送、销售等活动,容易实现农产品物流之间的对接。

(二)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农产品流通过程中,要减少农产品的运输环节,这样既降低了农产品的流通成本,提高了农户的产品收益。另一方面,流通成本低,产品附加值就低,那么农产品的最终销售价值也会降低,这样就保护了消费者的利益。农产品电子商务恰恰满足了这一需求,现阶段国家大力提倡电子商务,农产品电子商务大大减少了商品流通中的诸多环节,降低了运输费用,有效的降低了物流成本。此外。农户通过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容易获得准确的市场需求信息,根据市场需求来生产农产品,实现了农产品生产与市场的统一,有效地避免农户因盲目种植带来的损失。

(三)发展农产品龙头加工企业。随着社会进步,人们对农产品的需求越来越由初级产品转向多样化。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通过对初级产品的加工、包装、储藏及营销,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是加快现代农业现代化进程,提高企业综合生产能力的主要动力,通过发展农产品龙头加工企业,一方面提高了农产品的流通速度,减少了农产品受到因市场需求量少引起的产品积压的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通过加工增加农产品附加值,提高了农民的收入,也促进了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的现代化,促进了地区农业发展。

参考文献:

[1] 胡求光,王艳芬.我国水产品的消费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农业经济问题,2009(4): 98-99

[2] 李学工.农产品物流框架体系构建[M] .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9年10月:69-90.

上一篇:县市教育会计核算中心财务监督探讨 下一篇:浅谈如何加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干部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