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EP锥切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68例的疗效观察

时间:2022-09-18 06:36:29

LEEP锥切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68例的疗效观察

摘要:

目的: 探究LEEP锥切对宫颈上皮内瘤变产生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对其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4月~2013年4月门诊及住院部68例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给与激光治疗,观察组给与LEEP锥切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手术时间的比较t=30.5606(p=0.0000),阴道流液时间比较t=14.8000(p=0.0000),复况比较χ2=5.0250(p=0.02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LEEP锥切术对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治疗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其操作简便、并发症发生率低、是临床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首选方法。

关键词:LEEP锥切;宫颈上皮内瘤;疗效观察

【中图分类号】

R36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7-0153-02

宫颈上皮内瘤变属于女性常见的疾病,其发生的病变程度不一,包含了宫颈非典型增生非浸润型宫颈癌前病变以及原位癌[1]。LEEP锥切术在临床上被广泛运用于宫颈病变的治疗中,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本文对68例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进行LEEP锥切术的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将结果进行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4月~2013年4月门诊及住院部68例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年龄在22~60岁,平均(41.6±11.8)岁;妊娠次数在1~3次,平均(1.5±0.3)次;经阴道取组织行病理活检,诊断为宫颈上皮内瘤变,病理分级为Ⅰ级12例,Ⅱ级38例,Ⅲ级18例;行人状瘤病毒检查56例(+),12例(-)。两组患者在年龄、妊娠次数等一般资料的比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进行组间比较。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治疗: 在患者月经干净后的3~5d行二氧化碳激光治疗:患者外阴、阴道进行常规消毒,充分暴露术野,以宫颈口作为圆心,呈放射状向外进行二氧化碳激光束照射,以合适的速度移动,破坏组织范围在2~5mm左右,治疗范围大于病变范围4mm左右。

1.2.2 观察组治疗: 在患者月经干净后的3~5d行LEEP锥切术治疗,取膀胱截石位,常规消毒外阴和阴道,充分暴露术野,经3%的碘溶液确定病灶范围后选用适宜型号的电极,沿着碘不着色区域以外3~6mm进入宫颈,深度约18mm左右,环形切除病变组织,后行电凝止血;采用云南白药粉进行创面的喷涂。

1.2.3 患者好转后,进行为期一年的随访。

1.3 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阴道流液时间、并发症情况以及复况,并进行分析比较。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的收集与处理均由我院数据处理中心专门人员进行,保证数据真实性与科学性。初步数据录入EXCEL(2003版)进行逻辑校对与分析,得出清洁数据采用四方表格法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检验结果以p

2 结果

对照组手术时间约12~16min,平均(14.6±1.3)min;阴道流液时间15~20d,平均(18.2±1.5)d;复发7例,约占20.59%,无患者发生宫颈粘黏或狭窄。观察组手术时间约6~10min,平均(7.3±0.5)min;阴道流液时间7~15d,平均(10.8±2.5)d;复发1例,约占2.94%,无患者发生宫颈粘黏或狭窄。具体分析见表1。

3 讨论

近几年,由于宫颈疾病的发病率增加,宫颈癌的发病率也呈持续上升状态;同时,其发展也趋于年轻化。宫颈上皮内瘤变各个分级发展成为宫颈癌的发生率为Ⅰ级为0.3%左右,Ⅱ级为25%左右,Ⅲ级为15%左右,因此宫颈上皮内瘤变作为癌前病变与宫颈癌有着密切的关系,临床上对其的治疗也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针对宫颈上皮内瘤变程度在Ⅱ级~Ⅲ级的患者[2]。

LEEP锥切治疗具有操作简便、切割病灶组织深、能够保留完整病理组织标本的优点,其在临床上的使用,防止了漏诊以及误诊的发生,且阴道流液时间较短[3]。二氧化碳激光治疗具有操作简单、治疗范围广泛等优点,但是对于病灶的治疗浅,对病灶组织破坏大,阴道流液时间久,病早组织极易发生感染,且复发几率高[4]。本文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平均(7.3±0.5)min,阴道流液平均时间(10.8±2.5)d;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平均(14.6±1.3)min,阴道流液平均时间(18.2±1.5)d; 两组患者在复况的比较上,p

通过以上研究,证实了LEEP锥切手术对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治疗属于较理想的临床治疗方法[5],对病灶组织进行大面积的电切除,且无需进行麻醉,最大限度地降低了患者的痛苦,目前被临床认为其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具有高度临床使用以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余晓梅.宫颈环形电切除术(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疗效观察[J].中外医疗,2013,32(11):1-2.

[2] 郝力,陈金春,虞如芬等.LEEP和微波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1,49(11):97-98,103.

[3] 陈冬梅.LEEP宫颈锥切术结合人重组α-2b干扰素栓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2,14(11):78-79.

[4] 梁亚玲.LEEP刀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96例的疗效观察[J].中外健康文摘,2011,08(15):234-234.

[5] 王金辉,杨卫香,徐群等.LEEP刀治疗宫颈病变的临床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23):106.

上一篇:神经内科关于脑卒中康复临床特点分析 下一篇: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的84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