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勘探新技术的探索者

时间:2022-09-18 06:25:52

油气勘探新技术的探索者

是一个科学家,还是一个企业家?

是一家国际著名的研究机构,还是一个掌握国际领先技术的科技公司?

这是任何人见到宋守根和他公司之后都会发出的疑问。

他的公司只有十几个人,却汇集了国际知名的地球物理学家、数学家;他的公司拥有中石油、中石化等中国巨型客户,同时公司成员却在国内外核心专业刊物上发表科研论文80余篇,其中多篇被SCI、EI、INSPEC三大检索机构检索,出版专著两本。

他始终怀抱着科研的痴情,却又把所有的积蓄都投入了新创办的公司之中。

他曾经回乡务农,却又终究凭借着一股拼搏的精神成为著名的教授。

他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从科学家到企业家

晨曦微露,天边一抹霞光渐渐变得丰腴妩媚。小草悄悄抖落一夜露珠,伸长婀娜的腰身,在晨光中轻歌曼舞。鸟儿呼朋引伴,在枝头唧唧喳喳地合唱。歌声在幽静的清晨穿越树林,钻进宋守根的耳朵里。

“我至今依然清楚地记得,那天鸟声格外嘹亮,我是被鸟儿们叫醒的。”3年后一个闷热的盛夏午后,宋守根坐在中关村科技园区留学人员创业大厦的办公室,回忆当初找到学术难题研究方法的“key”时,“从来没那么响亮过”的鸟儿鸣叫声依然历历在耳。

温哥华初夏的清晨凉爽而迷人,宋守根披衣坐起,还没来得及思考点什么,多日来萦绕心头的难题突然奔涌而出,对!用这种方法试试!

怎么从来没有想过这种方法?莫非这就是灵感?灵感在一刹那就这么突然降临了!宋守根赶紧拿起笔,惟恐灵感转瞬即逝。

他兴奋地推醒了还在熟睡的妻子。妻子揉了揉惺忪的双眼,睁大眼睛望着早已激动得有些手舞足蹈的宋守根。

“别太激动了!”一直担任宋守根学术研究成果第一听众的妻子柔声地提醒道,“论证了吗?”宋守根急忙坐到桌前,仅用了一个小时的时间,就把灵感演绎为严谨、缜密的学术语言。这项后来被命名为“地震逆散射序列深度成像与速度反演技术”为宋守根带来了无数的机会,也决定了他今后事业的发展方向。

宋守根,1960年出生,湖南人,加西科瑞新技术(北京)有限公司董事长。这是一家掌握世界先进的油气勘探核心技术的高科技公司。

说是公司,只有10余人;但这支小小的团队藏龙卧虎,汇集了国际实力派青年地球物理学家、数学家、计算机专家和有着丰富经验的数据处理工程技术师,还聘请了两位知名科学家作为开发设计负责人,他们在西方主要石油公司和勘探服务公司有十年左右实际研究和开发经验,并已成功开发知名公司的多项国际知名的核心产品,在国际学术界有突出贡献。

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在科研领域享有盛名的宋守根强调,这支由他一手组建的优秀团队,其所有骨干人员全部从国外留学归来,在各自科研领域都是一流的顶尖级人物。这支团队在学术上瞄准前沿科学研究,在油气勘探地震成像领域取得了国际性领先成果,已在国内外核心专业刊物上发表科研论文80余篇,其中多篇被SCI、EI、INSPEC三大检索机构检索,出版专著两本。

取得如此骄人业绩的公司其实刚刚两岁,而公司创业时占据的科研制高点,为公司今后飞速发展创造了条件。目前,这支团队正致力于宋守根灵感所触发的“地震逆散射序列深度成像技术及其在微机机群上算法优化和硬件配套”技术的开发和研究。

近年来,宋守根作为第一负责人,主持完成了40多个(共4000多万元)科研技术开发和科技应用生产项目,解决了一些重大的技术难题,取得了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积累了丰富的科技开发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为开发这套技术软件创造了前提条件。

双赢的人生转折

学者还是商人?学术界还是实业界?有时,人生的转折点往往就那么几步。

在去加拿大之前,宋守根是中南工业大学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专业教授、博士生导师。

1998年8月,应加拿大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UBC)的邀请,由对方出资,宋守根以访问科学家的身份出国,参与主持由世界五大石油公司和加拿大政府联合资助的国际合作项目《CDSST:特色地震技术发展计划》。

在加拿大,他发现,国外名牌大学的著名教授往往一边搞科研,一边在公司中应用自己的科研成果,学术研究和高科技产业紧密结合;学校用高薪聘请优秀人才,在学校研究出来的科研成果又用到公司里;既推动了公司的发展,还取得了学术成果,这一“双赢”模式启发了宋守根创业梦想。

1999年的一天,还在加拿大的宋守根在一个中文网页上,看到有关创业园的链接。他轻轻地点击了一下,没想到却点击出他人生的另一华彩乐章――钻出高深的象牙塔,凭着掌握的先进的油气勘探核心技术,走上学商结合之路,创办了加西科瑞新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宋守根说,如果没有在加拿大4年的积累,包括学术、信息乃至视野,就不会有今天的成就,这4年在他的一生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到达加拿大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的第三天,他就做了两场学术报告,主要内容来自于他的学术研究核心――关于地震波的多分辨率传播模式及其成像过程。报告会的内容立即引起了加方教授的巨大兴趣,被邀请为研究小组的第二负责人。

同年12月,他在温哥华年会上做的报告,引起了加拿大泛太平洋石油公司的关注。会后,总部的两名技术专家赶到宋守根所在的大学,请他专门为他们两人做单独的学术报告。报告结束后,他们非常满意,当即拍板给UBC一个项目;同时,还给他一个项目在回国探亲期间完成。

这两次报告使宋守根声誉鹊起,赢得了同事们足够的羡慕眼神。

在加拿大,宋守根利用良好的科研条件、丰富的资料、迅捷的信息,特别是可以时刻关注到法国、美国、巴西、意大利、以色列的最前沿成果,努力开拓视野、加紧研究。

2000年春天,宋守根回国考察创业环境。此时,国家正着力推动高科技产业发展,中关村管委会以及创业园热情地为创业者提供各种信息、服务。为解决创业者的后顾之忧,还在房租、税收、家属安排等方面也给予了一定的优惠条件及解决方案,这让宋守根坚定了回国创业的信念。

一定要学有所用

其实,宋守根学以致用的思想产生得很早。

1976年,16岁的宋守根高中毕业后回乡务农,1978年考上了湖南吉首大学数学系,毕业后回到老家教中学数学。此时,一向喜爱读书的宋守根利用业务时间通读了《古今数学思想》。这本书谈到了牛顿、莱布尼茨、科西的数学成就与思想,也给了他极大的启发:牛顿在数学上取得成果,不是因为他专门搞数学,而是由于当时的数学不足以让他研究清楚力学问题,他才提出微积分的概念。如今,科学发展越来越细,同一专业不同研究方向的人都不能很好地相互了解,这么可能做出更大的学问?到底如何理解“学以贯通”?

宋守根决定从方法论上加以改进。

1986年,宋守根考取了云南大学研究生,选择了一个与数学、物理都相关的研究方向――数学物理方程及其应用。受导师严谨治学的学术熏陶,使他在运用数学物理的现代方法和金属矿的地球勘探方向上都打下了较好的基础,获得了偏微积分方程及应用方向的理学硕士学位。

毕业后没多久,他又自学完电动学、电磁学、磁场、电场、场论等课程,考取了中南工业大学地质系地球物理博士。

这次,他选择了学校还没有的石油地震勘探作为研究方向。在导师的支持下,宋守根坚定了走向了把所学学科的基础优势与专业相结合的道路。

1994年,宋守根被特聘为中南工业大学勘探地球物理专业教授。一次,他应邀去南京江苏地球物理学会讲地震成像的课程。会后,各油田的技术人员团团把他围住,询问课上所讲的理论什么时候能开发成软件。这意味着宋守根的研究有着广阔的实用前景。

是啊,学以致用,学而不用何为学?此后的一个多月里,宋守根常常夜不能寐,辗转反侧。

对,在方法论上找突破口。能否把数学专业的基础、地球物理的问题提炼成数学物理的问题,用数学的方法解决,用计算机的实验方法作为平台,设计计算机软件解决工程问题?这可以实现从实践到理论,再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他提出了一个粘弹性波动方程方法,可以提高地震成像分辨率。

找到了突破口,宋守根有些激动。

以后的日子里,他走向了科研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上。自1995年推出第一个应用技术后,一发不可收拾。在1996年和1997年,他参加了国家九五攻关项目,在大港油田和塔里木盆地的油气勘探中做了五项科技服务合同,为学校引进300万元的科研经费。塔里木盆地的成像处理还得到了有关部门的高度肯定,使他初次尝到了科研一旦运用于生产所带来的巨大效益。

1998年出国之前,宋守根在学术上已经小有造诣,并获得了多项荣誉:

1998年,国家教育部评选“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宋守根榜上有名,当时也是勘探地球物理专业唯一的入选者;作为中国有色金属总公司第一批第一层次跨世纪学术和技术带头人,他获得过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多项殊荣,被评选为湖南省第三届“十大杰出青年”。

抢占油气勘探市场的话语权

加拿大优美的环境没有挽留住宋守根回国创业的梦想。

2000年,在家人的支持下,他把这些年积攒的所有资金都投入到创业中,但起步阶段还是有些艰难。所幸的是,中关村科技园区向银行推荐了宋守根并做担保,50万元的贷款成为创业初期的启动资金。

随着业务的发展和资金的逐步到位,公司的战略目标越来越长远,因为他们掌握着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勘探技术――地震逆散射序列深度成像与速度反演技术。可以说,加西科瑞新技术(北京)有限公司的诞生就是这一技术的象征。

我国几大盆地做过多轮油气勘探,对于较简单的地质结构上的大型油气田早已经发现,剩下的就是当今技术无法探明的复杂地质条件下的隐蔽性油气藏。如果没有对现有的勘探开发技术有新的突破,就难以发现新的大型油气田。

无疑,技术是取得石油市场勘探话语权的决定性因素,而人体医学成像技术给了宋守根莫大的启发。

油气勘探地震成像技术(暂且简称为勘探CT),与医学CT有异曲同工之妙。它们同属于信息探测技术,而所要寻找的部位都隐藏在看不见、摸不着的介质内部。尽管人体CT要比勘探CT容易得多,因为有人体解剖学来验证人体CT。但通过地球物理学家的努力,仍然形成了以波动方程地震偏移成像技术为核心的以及与之配套的系统数据处理技术。实践也已经证明,这套技术对于相对简单的地质结构的油气勘探已经取得了很大成功。但它的致命弱点是,对复杂地质速度模型的隐蔽性油气藏,它无能为力。这也是目前国际油气技术发展的重点、热点、难点。

目前,偏移成像需要预先获得速度模型,根据速度模型来实现地震成像。而地下世界千变万化,这一理论却只适用于简单地质模型。

现今工业界最常用的技术还是对速度模型依赖性不强的时间偏移成像技术,它的成像信息建立在地震数据上,具有客观性,但这一技术理论前提是地质模型均匀,对于变化较大的模型,则不能正确成像,也就是说必将导致勘探的失误。这也是在我国西部前陆盆地和复杂崎岖海底油气勘探中,时间偏移成像技术由于地质结构复杂而不能很好地应用的原因。

虽然深度偏移成像建立在速度模型准确的前提下,但勘探本身的目的本来就是搞清地下速度模型,在成像之前不可能得到准确的速度模型。显然,这种深度偏移方法所得到的成像结果客观性不强、可操作性不强。

如何利用地质速度模型依赖性不强的地震深度成像技术,找到复杂地质构造条件下的隐蔽性油气藏,成为众多著名研究机构竞相研究的课题。其中最关键问题是如何有效地实现对地下结构的准确成像,通俗地理解,就是给地质内部做CT。

此时,加拿大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开展利用地震波逆散射波序列进行了不依赖于速度模型的多次波去除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好的理论成果。1998年,在该大学作为访问科学家的宋守根提出了利用逆散射波序列理论进行深度成像和速度建模的设想,得到了专家们的热烈响应和大力支持。

在以后三年的时间里,宋守根系统地完善了这一理论。它攻克了深度偏移成像技术长期以来速度模型的致命弱点,应用推广后,将全面提高油气地震数据深度成像的客观性和准确性,为寻找我国西部和深海复杂地质条件下的隐蔽性油气藏提供关键性的技术手段。这一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拥有完整的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将为我国在国内外的油气勘探中带来重大的实用工业价值,也为增加我国战略石油储备提供可靠的技术保障。

同时,这一技术为我国在境外进行新区油气勘探或购买油气田区块减少开发风险和投资,加速在国外建立石油能源基地,抢滩国外油气资源丰富地区,实现我国能源走出去战略步伐具有重大意义。

当年来自加拿大清晨的灵感,如今已经发展成为油气勘探领域的一项崭新技术。

现在,走过科研创业初期的宋守根已不满足于思考技术的应用与推广、融资与发展、市场与人才,那只是一个现代企业的“初级阶段”。如何加大管理力度,增强执行力,引进职业经理人是加西科瑞新技术(北京)有限公司的下一个蓝图。

“我把企业文化基础搭建好以后,就要退出了,给年轻人一个施展才华的更大舞台。”刚刚44岁的宋守根意味深长地说道,“一个现代企业最重要的不仅是拥有高深的技术,还要善于管理与经营,而制度建设永远是长远性的……”

链接:

宋守根,男,1960年生于湖南,加西科瑞新技术(北京)有限公司董事长,加拿大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地球与海洋科学系访问科学家,中南工业大学“勘探地球物理”教授、博士生导师。1998年起与石油地震勘探权威T.J.Ulrych教授共同主持由世界五大石油公司和加拿大政府联合资助的国际合作项目《特色地震技术发展计划》。2002年10月创立加西科瑞新技术(北京)有限公司,主要致力于石油天然气等勘探软件开发及数据处理,产品现在广泛应用于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大公司、太平洋石油公司以及下属各油田。

上一篇:产业秀 第5期 下一篇:“数字化生活”吹绿山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