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一体化发展策略探讨

时间:2022-09-18 06:22:05

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一体化发展策略探讨

内容提要 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区位交通优势明显,旅游资源丰富多样,客源市场相当充裕,具有一体化发展的有利条件。而要构建一个开放式、兼容式、集成式的区域旅游一体化格局,需要遵循和谐发展、持续发展、以人为本的原则,在机制、市场、行业等方面采取一体化发展策略

关键词 鄂西;生态旅游;一体化;策略

作者简介 刘冰清(1969-),女,三峡大学武陵民族研究院教授。(湖北宜昌 443002)

构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是湖北省委九届四次全会提出的重大战略构想。其地域范围包括襄樊、荆州、宜昌、十堰、荆门、随州、恩施和神农架等8个市(州、林区)。其主要内涵是:以丰富的生态资源为基础,以深厚的文化底蕴为灵魂,以发达的旅游产业为引擎,推动鄂西地区资源整合、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很显然,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需要构建的就是打破行政区域界限,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和经济发展的规律,打造鄂西旅游产业的整体品牌,统一鄂西旅游市场,形成一个开放式、兼容式、集成式的区域旅游一体化格局,把旅游产业培育成鄂西的主导产业。

一、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一体化发展条件

1 区位交通优势明显。鄂西紧邻湘、渝、豫、陕4省,是我国中西部两大经济地带的结合部位,是东部地区经济信息技术向西辐射和湘、鄂、渝、豫、陕5省周边地区物质向东流转之地,起着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重要作用。距武汉、重庆、西安等大城市距离适中,且位于全国生态旅游走廊,北接西安、南阳旅游区,南接张家界、湘西旅游地,西邻重庆长江三峡峡江生态文化和乌江画廊风景区,东靠武汉都市旅游圈,地理、旅游区位优势明显。加之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鄂西交通条件日益改善,航空、航运、铁路和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都取得新突破,制约旅游发展的交通瓶颈进一步缓解,长远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区内的长江航运、三峡机场、襄樊机场、沙市机场、恩施机场、神农架机场(拟建),焦枝、襄渝、宜万(在建)、十宜(已立项)铁路,汉宜、襄荆、汉十高速公路,207、209、316、318国道和一些省道相互交织,通向全国的快捷交通网络和区域内快捷互通的城镇交通一体化网络正在形成,为鄂西旅游实现一体化大发展创造了必要条件。

2 旅游资源丰富多样。鄂西8个市州共54个县(市)、区,其人口总量、版图面积分别占全省的50%和70%,拥有十分丰富的旅游资源,类型多样,且分布均衡,地域特色明显,品位高。区内有世界中纬度地区保存最完整的自然生态群落――“绿色宝库”神农架,有秀丽奇特的山水自然风光――长江三峡、大洪山、清江画廊,有彰显历史色彩的郧县恐龙蛋化石基地、炎帝神农诞生地、曾侯乙编钟出土遗址、武当山古建筑群、明显陵、古隆中、关陵古庙、荆州古城墙等,有流传千年的屈原、诸葛亮、王昭君等历史名人的传说故事和遗迹,有举世瞩目的水电枢纽工程――三峡大坝,有独具魅力的土苗少数民族风情和武当武术。53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40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世界文化遗产,4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6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6座(宜昌、十堰、襄樊、荆州、荆门、钟祥)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3 客源市场相当充裕。鄂西由于资源的多样化以及不同层次的旅游设施,可以适应旅游者个性化、多元化的需求,满足不同层次的旅游消费,旅游客源市场层次明显,客源充足。从近距离客源市场看,可强化湖北人游鄂西、自驾车周末游、休闲度假等方面的宣传引导,提高本省游客的复游率,推动鄂西客源市场的高速增长;从中距离客源市场看,鄂西可以港澳台、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经济带、周边省会城市为主,利用广告会展节庆活动和组团促销方式,宣传鄂西的旅游形象和产品,扩大市场占有率,拓展国内客源市场;从远距离客源市场看,可利用三峡工程、三国文化、武当太极等主打产品,提高鄂西国际旅游知名度,吸引更多的海外游客,推动海外客源市场的稳定增长。据2007年统计,鄂西接待国内旅游者4361.3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19.27亿元;接待入境游客74.74万人次,实现旅游外汇收入1.71亿美元。大量的游客不仅带来了滚滚财源,还带来了先进理念与最新信息,有利于促进鄂西对外经济文化合作。

二、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一体化发展原则

1 坚持有效保护与合理开发相结合,和谐发展的原则。即不仅要有效保护、合理利用鄂西区域内丰富多样的自然生态资源,确保旅游开发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保持自然生态环境系统平衡;还要关注旅游活动对人文生态资源的影响,有效保护、合理利用人文生态资源,采取有效的措施保护文化的多样性和独特性,使之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以期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2 坚持当前发展和长远发展相结合,永续发展的原则。即不仅要立足于当代人亲近自然的要求,立足于当前人们旅游消费需求快速发展的需要,发挥优势资源特色,全力打造具有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品牌景区和拳头产品,还要更加重视旅游的长远发展,顾及子孙后代的发展要求,科学论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加强对自然和人文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开发建设一批资源品位高、市场潜力大、组合能力强的旅游精品,推进旅游有序开发,使旅游获得永续发展。

3 坚持统筹兼顾,以人为本的原则。即以满足旅游者的需求为出发点,开发个性化、多样化旅游产品,努力为游客创造安全、便利、优美、和谐、舒适的旅游体验环境和优质化的旅游服务,切实维护旅游者的合法权益,还要尊重旅游企业的主体地位,为他们创造良好的经营发展环境,建立健全合理的收入分配机制,努力为旅游从业人员提供良好的从业环境和发展机会。并且要充分考虑当地社区和居民的发展要求,努力为他们提供发展机会,使发展旅游成为当地增加收入的有效途径。

三、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一体化发展策略

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要打破地区间封闭的局面,实现区域内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市场共享、基础设施共享、品牌共享和信息共享等,以合作为主,共同推广,促进一体化互惠共生,进而形成区域“无障碍旅游”。可以考虑主要采取以下几大对策:

1 机制一体化。从旅游业本身的综合性出发,要提升区域旅游整体竞争力,实现区域旅游一体化必须依赖于多元主体的共同参与,形成区域性的多元合力和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运作模式。机制一体化正是构建政府主导的旅游企业和非政府旅游组织“三位一体”的合作主体,建立相互间互连互通网络关系的前提和保障。

一是通过编制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总体规划,从整体上对鄂西各地进行统筹协调,进行合理的产业布局、良性互动的资源整合开发,建立合理可行的和谐

利益分享机制,使各地在提升区域整体效益的基础上,发展壮大自己,在竞争与合作中求得共赢、多赢,实现各自利益的递增。政府、企业、中介乃至个人则在关注整体的区域综合竞争力基础上来作出自身的利益选择和决策取向。

二是通过政府间的合作与对话,对旅游一体化进行多方面的积极干预,加速培育适应旅游经济一体化的企业运行机制,鼓励支持旅游企业横向联合或纵向兼并,突破行政区划界限,在更大空间范围内形成有机的产业链。还要充分重视和发挥行业组织在旅游经济一体化中协调利益关系,维护行业利益和竞争秩序,开展专业培训,进行专题调研,研究市场需求,促进信息交流和信息共享等作用,为鄂西生态文化圈一体化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三是各地政府间要摒弃旅游发展的狭隘的地方观念,在打破地方本位主义的共识下,以服务于旅游要素的合理流动和资源的有效配置为宗旨,突破行政区划的限制,消除各地间旅游发展的明显政策差异,自觉地统一步调,制定旅游发展的政策与计划要纳入整个区域范围内来衡量,使各地该行业的政策相互融合,达成政策的协调,以利于区域的总体发展。

2 市场一体化。从旅游发展的趋向来看,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选择越来越趋向于区域的整体形象而非单一的产品信息。因此实现宣传市场、信息市场、产品开发市场的一体化,是树立旅游整体形象,吸引旅游者的必然选择,有利于发挥旅游一体化的资源和产业集聚效应。

其一,各地要通力合作,充分利用区位优势、资源优势等条件,以互补互动互利互赢为原则,通过对区域内文化脉络的梳理与旅游资源特色的提炼,形成能够被外部市场和区域内部广泛认同的宣传形象,制定联合促销计划,多种形式并举,各种媒体与网络联合,每年策划一个主题口号,举办几个在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大型活动联合促销,形成强大的宣传攻势,将鄂西作为一个整体旅游板块推出,打造“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一体化的旅游目的地品牌形象,提升区域旅游吸引力,获得规模效益和集聚效益,扩大旅游圈的辐射力和竞争力。

其二,各地要充分认识到旅游业是信息依赖型产业,全球化使得信息需求潜力与流动规模加大,要实现鄂西旅游一体化发展势必要破除客观和人为造成的条块壁垒,加强鄂西旅游信息体系建设,建立高效的信息传导机制,不断完善鄂西公共信息平台,实现统一的、开放的、交互的信息传递网络。即在纵向上建立咨询、预订、服务、管理、救援等新型的交互式的旅游信息体系,使旅游交通部门、旅游企业和旅游者之间建立一种新型的关系,实现旅游计划的自由选取、即时组合;横向上要求不同地方进行协作,形成一体化的旅游信息网,实现信息的动态化和及时更新。除建立电子网络系统、区域旅游企业、产品信息数据库外,还应包括政务信息的公开,市场需求信息的共享等,使各种信息在区域内无障碍流动,降低因为信息不对称而带来的交易成本,促使由整个鄂西市场联合宣传促销和开发带来的客源在各地有序流转。

其三,鄂西旅游资源丰富且互补性强,旅游市场前景广阔。各地要根据自己的资源禀赋,充分发挥自身特色,扬长避短,深化旅游产业分工,加强互补和合作,全方位、多层次联合开发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用文化和现代经营管理理念,针对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圈内外市场特点,构建若干个主题不同、功能互补的旅游亚圈,按照特色互补、组合有序的原则,进行多样化旅游产品的设计,推出系列化、精品化、特色化的旅游产品与线路,逐步形成在国内外旅游市场上有相当影响力的系列旅游产品与线路,联动错位发展,发挥“板块效应”。

3 行业一体化。加强合作意识,打破地域分隔界线共同规范旅游行业的经营,能使旅游经济各生产要素在区域内充分自由的流动,为旅游企业创造良好的经营环境和投资条件,加速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

一是在旅游产品开发、旅游人力资源培育及旅游投资等方面有统一规划和合理布局,如建立统一的旅游人力资源流动和培训机制,建立统一的旅游研发咨询和旅游求助平台等,积极有效促进人力、资本、信息、技术等旅游生产要素在整个区域的流动,实现资源最优化的配置。

二是突破狭隘心理,有容肥水可流外人田的宽宏胸襟,互设旅游接待与集散中心,互设旅游代办处或分支机构,允许导游跨地区带团,给予来自其它地区的旅行社和导游人员“同等待遇”等。

三是对旅游相关行业,如旅行社、饭店及其它旅游服务行业要求执行共同的行业质量标准体系,以提高这些部门的服务质量和水平,使游客在区域内保持相对统一而稳定的服务感知度,确保产品服务无差异,确保旅游投诉无障碍,提升顾客满意度。同时,推行共同的旅游企业经营和从业人员资格标准,对行业经营和从业行为进行统一的认定,实现区域内旅游从业人员技能与资格的互认,促进旅游企业和旅游人才在区域内合理流动,促使行业发展规范有序。

总之,鄂西各地通过机制、市场、行业三方面一体化发展策略的实施,不但能塑造旅游圈主体共同的精神与理念,有助于降低旅游交易成本,增加区域旅游流,使区域旅游资源实现优化配置,集中优势联合开发,使相关的旅游产品整体运作,增强集体的竞争力,而且能营造各地特色城市名片,提高旅游产品的质量,开展多种形式的旅游活动,满足旅游者对旅游产品的组合性需求,使游客获得最佳旅游体验的同时,区域也获取最佳的经济效益,实现整个区域旅游业长期的成功的发展。

上一篇:略论新农村职业教育的基本内涵、原则与标准 下一篇:基于特色农业的乡村旅游开发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