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心中都有一团火

时间:2022-09-18 06:09:25

在徐闻的工作室见到她,我们恨不得同时走进大门,在这个吹着冷风的冬天,她则自带“热风”模式,风风火火的架势,让你没法不第一眼就被她“烧”到。

“对不起,对不起,我差点儿把采访这事儿给忘了。”北京姑娘的爽直,就这么裸地开场了,虽然感到头顶的冷汗,但也瞬间觉得,这非常符合她当下的状态,因为后期宣发工作的忙碌,她说自己最近每天睡觉不超过四个小时,每一个大家看见的顺理成章和理所应当的后面都有很多需要落实细节的工作,她是制片人,所以她理应具有三头六臂。

徐闻在日本读硕士的专业就是电影,《与时尚同居》 《夜・上海》 《咒・丝》 《关于爱》……是她既往交出的作品,这一次她为之疯狂忙碌的片子是《奔爱》。

接了好几个电话,回了好多个微信之后,她把手机静音了,她说“不然采访真进行不了了”。随后脱掉自己的大棉鞋,换上了同事A的高跟鞋,同事B的毛衣,和剧组留下的一条裙子,算是完成了上镜前的造型准备。

她给我和摄影师递过来水,随即打开关于电影的话匣子。

导演都有“少女心”,可爱撒娇了

《奔爱》讲了五段关于爱的故事,由管虎、张一白、张猛、滕华涛、高群书五位重量级导演分别执导,除了“凶神恶煞”,徐闻还用了“奇形怪状”来形容他们。感情深,用词狠。

“我们认识了很多年,不只是个人感情,他们做电影的态度是我特别认可的,我们都特别热爱电影。”很多人没有想过,这五位导演能凑到一起,甚至传闻说,他们一定是喝多了,那么一聊罢了。徐闻这么讲道“当时出了很多话题影片,我是学电影的,学院派的人总有很多奇怪的精英主义想法出现,他们五个人都很注重电影本质,我也很想做回归电影的东西,不能只拍叫座不叫卖的文艺片,作为制片人,自然得想商业卖点,没有人把五个这样的导演凑在一起,那么我来凑,凑也要有主题,五个老爷们儿怎么办呢?我想到他们很多的原动力来自爱,对电影的爱,对身边人的爱,你别看他们长得‘奇形怪状’,为什么能成为特别好的导演?因为他们爱人爱生活,内心有思考有慈悲,我想拍一部让他们心中的爱迸发出来的电影。”

于是,这部电影的主题就是“奔爱”。

“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2015年,这句话戳中了很多人,徐闻不想为了高大上,就拍个五分钟、十分钟国外的取景。她决定整个故事,都出去讲一讲。同时为了激发导演的创作冲动,取景的选择权也都交给了他们,没有感觉的地方可以不去,电影的主题是关于爱,但具体是什么内涵的爱,徐闻对导演说,“只要能让我过审,想怎么表达都可以”。

有爱有宽松,徐闻话锋一转,来了但是,拍摄的过程中,一定也会“打架”,每人拍一个短片,其实并不比拍一部长片简单容易,导演们都是好朋友,于是也没少直白地说“我不干了”,徐闻对这句话的翻译是“导演都有少女心,可爱撒娇了”。朋友说她太不容易了,她说“我没觉得特别不容易,因为我和他们的三观特别像,他们内心怀着一团火,越是看起来凶悍的人,越是内心柔软。最可悲的人是忘记爱别人,只爱自己的人。但他们不是。”

以制片人为核心,不是以“我”为核心

除了大导演,还有大明星,作为制片人的徐闻该处在怎样的位置?

她这么阐述了自己的理解。“如果是商业片,必须以制片人为核心,因为商业片是市场化的,牵涉的层面很多,制片人要衔接所有的部分,当然前提是,制片人一定要非常专业。很多事情做错了,就是以‘我’为核心,虽然‘我’的职业是制片人,但落点不同,核心不同。以‘我’为中心,是一个人说了算,但是以制片人为中心,是将她视为一个协调的中转站,一个统合的汇集点。艺术片则不一样,它是非常重要的自我表达体系,一定是以导演为中心,我甚至觉得艺术片可以没有制片人,有个执行制片或者制片主任就行了,毕竟观众想看的就是导演的自我表达风格,制片人一旦介入,反而有可能把导演想做的表达破坏掉。”

徐闻说她的性格比较文青,加之有很多艺术片的导演朋友,自己完全有机会浸泡在艺术片中,不用做那么多的协调,还可以挺风光地陪导演拿奖走红毯,但没辙的是,她自己更想做的是商业片。

很多艺术片是晦涩的,一定文化背景和修养的人才能看得懂,但是大部分的知识分子,有很多渠道可以提升自我,电影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商业电影则不同,扫街的阿姨,快递的小哥也会看,受众更广,面更宽,商业电影更应该有社会责任感。徐闻说“无论是什么职业,干活挣钱以外,也要为世界的未来去考虑,你做的每一个行为都会影响未来和人类,每个人都是整个社会的一份子,而不能仅仅考虑这一生”。徐闻是行动派,她在通过电影,播散对未来能产生美好正能量的种子。

“我的目标是《黑客帝国》,它暗含了很多哲学思考,人类将往哪里走。或许不少年轻人一时关注的只是基努里维斯的酷样,但只要看了,种子就种下了,有一天它就会发芽。还有不少人缺乏独立意识,感到自己活得浑浑噩噩,我希望通过电影这个大众传媒,给他们有所影响。”

1%的感动,让我忘掉99%的操蛋

徐闻讲了这样的故事,其中一个片子在临开拍之前,有位主演因为特殊原因,来不了了。那会儿马上要过年,她简直要疯掉,这部电影都是大咖,怎么再协调其他人的时间?那天,街上的店基本都关了,只有一个很小的重庆火锅还开着,仅有的工作人员也都围坐电视旁开始启动过年模式,就她一人默默吃着,想想整个团队之前做的大量工作,想想导演,她心里难过,突然放下筷子,给父母打了电话,说不陪他们过年了,她立刻出了国,暂时离开那个较劲的环境,隔离一下情绪。虽然后来问题解决了,但过程极难忘。当然还有其他问题,比如工作签证没有办下来,开拍前一周,临时换了目的地,总之,想起来仿佛99%都是操蛋的事情,都是要逼疯人的节奏。“我们小时候,总是被告诉这样的道理,只要努力,就能有收获,但实际上,你付出一万分努力,也有结果不好的概率,该如何面对?”

她又转了话锋,因为有1%的感动瞬间,能让人忘掉那99%的操蛋。

“特别感谢这次演员和演员的经纪团队,特别敬业。在塞班,有场周冬雨和佟丽娅的比较悲情的戏,那里的风特别大,导演选的地方有一大片茅草,风吹过时,草仿佛在哭,周冬雨跑过来,站定,低头,镜头给她打了侧面,周冬雨没有哭,是一个没有太多表情的表情,太牛逼了。佟丽娅也是,有在海里的戏,说趴下,她就趴下,其实那个海水里的石头都是很尖的,她却一点都没有抱怨,而且突破了既往的淑女形象,挑战都会伴随不适感,但能感到她在努力释放,找到那个脉络和节奏之后,她立刻游刃有余,爆发力非常强。”

“还有章子怡,为什么一个人能成为大明星,是真的优秀,当她站在镜头前,会心微笑,和这片雪,和远处挂着雪霜的树,一切都是不多一分不少一分,刚刚好,有的时候,跌宕起伏或许更好表达,但是平静地让表情与环境融合,同时也能传达很多信息的时候,只有优秀演员才能做到,那个瞬间我真的爱上章子怡,当演员回报给你这些美的镜头时,感觉一切都值了。”

“吴莫愁也很有意思,她其实很羞涩,很紧张,也非常努力,她嘴上总说演不好,‘你们找嘛,我就是一个唱歌的’,如果你只听她的话面音,只会很受打击,但其实她是很希望你给她鼓励的,她也会在下面做大量的工作,每天的状态不一样。那就要走进她的内心去理解她,你还不能当着吴莫愁说,我知道你心里怎么想,那样她就更羞涩了。”

“我和梁静私交非常好,我们俩的孩子一样大,平时也一起念叨妈妈经,抛去私人关系,她是我非常喜欢的女演员,她有无限可能,我甚至觉得她的潜力都没有被完全挖掘出来,她就是上帝选中的,天生做演员的那类人。”

“陈妍希总是笑眯眯的很温和,华涛也是温和派,他们俩一起说电影特别像做心理咨询,她脑子里琢磨得也很多,拍完戏就闷在房间琢磨自己的角色,那边那么冷,英文量也不小,要做很多功课,但她说什么都可以,非常配合。”

“还有彭于晏,大家感觉他是偶像派,他可不仅仅只有颜值,他每做一个电影,都要学习一项技能,为这个电影,他就学习了做寿司,非常认真,平时玩儿的时候,可以嘻嘻哈哈,但之后总会回归角色,记得有一次我们深夜聚餐,在回去的路上,他找导演,说还想聊一聊角色,所以他能走到今天,是付出很多努力的。包括王千源、张译,他们考虑的是角色,是如何更好地互动,而不仅仅只是考虑为自己谋取什么。”

“每个演员我都这么爱。作为同业者,我非常钦佩他们。”徐闻说了很多,但是又来了,她对我讲,“作为一个北京妞,越感动就越羞涩,还不想显出来,所以上面那些话,我这辈子当着他们的面都说不出来。”

上一篇:乌克兰的“拉赫玛尼诺夫” 下一篇:挪威:极光下的万岛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