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创业规划为推动力的艺术设计应用型人才培养

时间:2022-09-18 05:20:40

以创业规划为推动力的艺术设计应用型人才培养

摘 要:根据市场经济及行业要求变化,针对大学生就业形势背景,以提高学生创业就业能力为目的,以实效型创业规划为推动力,依托面向在校大学生而构建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实施艺术设计实践教学改革,将创业教育与实践性课堂教学紧密结合;开展校内外联动实践,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尝试建立可复制、可推广的高校大学生创业培育有效机制,促进实践教学的实效性,努力提高设计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

关键词:创业规划;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实效性

2012年由教育部正式颁布实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新增加了艺术学学科门类,设计学升格为一级学科,证明了在当下信息时代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中,艺术设计学科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艺术设计学科是极具创新力的专业,有着实践性强、成果转化快、创新性强、涉及面广、附加价值高、与生产生活直接相关的特点,同时也因其广泛的应用性而走在时代的前沿。

新的“专业目录”强调为适应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建设的需要,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人才,是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的新的目标和要求。

全国高校扩招以后,设立艺术类专业院系的高校由原来几十所发展到1400余所,形成了设计教育水平和层次的多样性。但扩招所导致教学资源稀释、教育质量下降、师资严重不足及大批毕业生涌入社会等负面效应,也直接影响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据统计,教育部直属及其他部属高校本科生的初次就业率在85%左右,而地方院校本科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却低得多,也就在50%左右,比部委院校要低30多个百分点。其中艺术设计类大学生就业形势尤其严峻,一方面是设计人才市场依然缺少从创新思维、创意理念、设计服务到设计经营管理等多类高端人才;而另一方面,设计类专业由人才紧缺变为供过于求,毕业生工作难找,收入低迷,许多人不得不改行从事其他工作。

如何解决人才供求的结构性矛盾是高校设计教育改革的时代任务和社会责任。面对科技、社会、文化发展带来的新的机遇和挑战,高校设计教育面临着从教育思想、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教学体系到课程设计、训练方式和教学方法的全面改革。

1 高校艺术设计教学的现状分析

中国的高等艺术设计教育发展迅速,但是盲目扩招带来设计教育过度膨胀,缺乏深层次的教学改革研究,在教学理念、课程设置及教学体系上仍然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当下我国高等院校中的艺术设计教育,基本上仍是沿袭传教式的单一模式,忽视了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和其他综合素质的培养,设计教育与市场严重脱节。

包豪斯教学体系的建立,奠定了现代设计教育的基础,建立了与社会市场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现代艺术设计教育体系在西方发达国家的教育实践中得到充分的实施与贯彻,并取得明显的效果。例如,美国哥伦布美术与设计学院的办学宗旨:培养心智,敏锐的目光,激发创造性,发挥个人潜能,扩大视野,解决具体问题,认识各种可能性,在这个宗旨的指引下培养出一大批优秀的设计人才。

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在艺术设计教育方面的先进理念与经验,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探索信息时代新的设计教育特点,是当代设计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与依据。

2 紧密结合市场,探索设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创新途径

设计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是通过对市场经济、行业要求和艺术设计类大学生就业形势的调研,所推行的具有实效性的实践教育尝试。这个试验的核心是将工作坊与创业教育、专业教学改革紧密结合,以专业教师通过具有实效意义的工作坊教学改革,促进高校应用型设计人才培养与市场的紧密结合。

(1)将创新思维贯穿于设计教学的全过程,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最关键的指导思想。

(2)强调学校与社会、学术与信息、教育与产业、教学与市场的紧密结合。关注社会的发展,服务社会的需求,通过研究与设计推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加速知识经济的发展。高校服务社会的职能应该成为推动学生就业创业的有利资源。

(3)信息社会最大的信息流通渠道为网络,通过物联网、交互式网络平台,最大程度满足信息的通达,这种开放式的交互平台最适合学生的创业项目展现。

3 建立校内外联动机制,构建有效的实践性设计教育体系

随着网络平台的搭建,可将高校、学生、企业和社会资源通过网络进行整合,构建新型设计教学体系,推进专业教学方法改革和实践性课堂程建设,使人才培养目标从实用型向应用型转变。在研究过程中,我们进行了一些卓有成效的尝试。

(1)“因材施教”的生长型人才培养体系。新型的设计教学体系并不是单纯的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而是包括整个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的改革。新型的教学体系将按照能力层级对课程体系进行划分,能力层级分成四大类,每一类别又分成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每一门课程都有对应的能力指标,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可以根据能力层级来制定教学目标,并可以让某方面能力出众的学生,向高一层级的能力拓展,形成灵活的生长型的教学体系。并利用当今科技发展及其优势,通过网络平台共享及数字化教学,最终实现真正“因材施教”,并获得更为开放的资源空间,满足学生多方面的需求,培养学生多方位的能力。

(2)阶段性的教学架构。推行阶段性教学架构,结合课程制和课题制,通过“市场―工作坊―市场”的方式进行串联和检验。围绕实体项目和创业实践,学生从一年级进入校园便进入一个相对开放的、自选式的阶段性教育架构。第一阶段,在一、二年级主要以基础课和技能课为主,辅以工厂实习,以学分制制定学生需要修读的课程类别,并可以参与各种各样的创业团体和工作室,作为创新学分,使低年级的学生一进校门就可以感受到浓烈的创业创新创造的气氛。第二阶段,到了三、四年级,学生可以参与到教师的工作室团队中,也可自发的组成项目小组,邀请教师进行指导,自主创业。新的教学体系以学生为服务对象,会将企业培训或讲座直接通过网络引进课堂,与课堂教师的授课过程相配合,进行网上网下的互动教学和成果的网上实时评价,使课堂教学平行于企业的开发过程的同时,将教学的理论与市场实践融合在一起,利用平台展开开放式的研究,引入区域发展规划,开展针对性的研发专题,在实践教育的同时,开拓眼界,提升学生专业层次,强调实践教育的社会责任。

(3)推广“项目制”课题开发。以项目引导课题,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特色,与企业、地区政府联合构建实践教学基地,从专题设计课题研究一直延伸到毕业设计,由教师根据与企业联合的项目,引导实践课题的方向,学生直接参与研究,并由企业建立第一层的价值评估体系。然后进入下一层级的深入研究和设计,再通过网络平台,建立第二层评估体系,进行展示。最后进入市场,直接由市场形成第三层的评估体系。由此形成多维式课堂教学架构。

(4)建立工作坊制的实践教学模式。通过工作坊的设立实施工作室课题、科研课题和实战课题,由学生自主成立项目管理小组进行管理,专业教师负责项目的设计与指导,邀请一线设计师或企业工程师共同指导学生;由学校建立实验室,项目小组由老师带领,以高年级学生为主要成员,吸收低年级同学参加,形成良性循环和成长环境;由创业小组设计开发的产品(方案)通过网络平台进行销售,寻找慧眼识珠的企业进行合作,形成“自选式创业教育”模式,有些依靠手工制作的成熟产品甚至可以直接进入市场。课堂与市场联动,以实践教学介入创业教育,将高校内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创新性改革相联系,“网络创业平台”成为桥梁,有效推进教育与市场的接轨。

4 新型设计教学体系的优势

(1)新型的实践性设计教学体系,是从原来目标导向模式转变成为实践探索的模式,拒绝传统的传教模式。由具有丰富行业经历和经验的专业教师承担实践性课程教学,将代表行业发展的项目导入课程,形成“项目制”课题,扮演命题引导者的角色,在教学过程中注入自己的实践研究经验和应用性研究成果。并可形成优势互补的教学团队,能让学生在充分参与和实践中主动构建自身知识构架,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自主性。

(2)通过工作坊的模式汲取市场这个第三方平台的优点,提供了更贴近市场需求的培训、交易、投资、咨询等各方面的帮助和服务。平台能够实现有计划地引导每一个学生体验和参与社会实践的通道,提高实践性教学与市场接轨的程度,将研究设计成果直接转换成生产力,进入市场,以网络创业平台为桥梁为大学生提供从概念评估到现实生产管理研发的整体支持和服务。

(3)在当今信息化时代所面临的设计教育发展的新问题,新型的实践教学体系给在校大学生提供一个自我发展创新、相互沟通、相互扶持的操作空间。将创业能力培养与课程相结合,提升高校学生的创业和自主创新精神。

(4)高度结合艺术设计专业特点,结合学校特色,结合像中新知识城这样的地域特色,资源共享的同时,更强调教学体系的地域性特征。利用工作坊展开开放式的研究,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区域发展研究。

(5)通过校企联动,可及时了解及更新市场的趋势和需求,实践教学活动可以针对性地进行跨专业以及跨学科的协作。各专业学科之间既相互独立又互相补充,通过知识和资源的共享,促进学科的交叉合作,将大大促进实践教学内容、方法、教学模式的改革,构建一个培养学生创造力与想象力,实现相互依存、相互自理的合作性的学习方式和环境。

5 设计教学改革的创新性

以创业规划为推动力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具有一定的创新性,一方面是工作坊制的教学模式能够针对行业发展趋势在较短时间对教学计划进行调整,以应对瞬息万变的信息化时代,足以应对、消化行业的前沿信息;另一方面强调学生本身就是多元化的课程资源,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的职责是带领学生进入“角色”,而这种角色的代入,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实践能力。

6 结论

新型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运用了“市场―工作坊―市场”的模式,为培养高质量、具有创新力、能够满足设计岗位创新创意要求的人才培养机制发挥应有的作用,可促进高校设计教学模式的改革,使得设计教育体系与时俱进,与市场紧密结合。这项改革是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传道、授业、解惑”教育模式的单向度师生关系,带动了设计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理论体系的研究与创新。

参考文献:

[1] 诸迪.一个学院的响应――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的设计教育模式探索[J].美术学报,2012(05).

[2] 宗彦.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实践教学模式初探[J].课程教育研究,2012.

[3] 陈薇薇.以就业为导向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探索[J].美术教育研究,2012.

[4] 张旗.台湾地区科技类高校实践教学模式的特点与启示――以艺术设计专业为例[J].国际会议,2010(09).

[5] 李伟.“三位一体”搭建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新平台[J].装饰,2008.

上一篇:格格旗袍引领时尚古韵中国风 下一篇:军校学员文化学习问题“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