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旋氨氯地平的临床药理及临床应用研究

时间:2022-09-18 01:49:01

左旋氨氯地平的临床药理及临床应用研究

【摘要】目的 探讨左旋氨氯地平的降压效果和临床药理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心内科2013年6月-2014年3月收治的98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服用氨氯地平5mg 1次/日,试验组患者服用左旋氨氯地平2.5mg 1次/日,比较两种药物的降压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经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收缩压及舒张压均明显下降,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用氨氯地平药量一半的左旋氨氯地平就能达到较好地的降压效果,并且未见严重的不良反应,是较为理想的降压药物。

【关键词】左旋氨氯地平 氨氯地平 临床药理 临床应用

高血压是一类以血压升高为突出临床表现的疾病,常伴有一种或多种心血管的危险因素。它是多种心、脑等血管疾病的常见病因和重要危险因素,严重影响心脏、肾脏、脑等多器官的功能,最终导致这些器官功能障碍甚至衰竭,是目前为止死亡率最高的心血管疾病因素之一[1]。对高血压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不但要有效得控制血压水平,还要重视对其肾脏、心脏等多脏器的保护[2]。

钙通道阻滞剂(CCB)是世界卫生组织以及各国高血压指南推荐的五类降压药物之一,可用于不同程度和不同原因导致的高血压治疗。氨氯地平是临床常用的钙通道阻滞剂,不但能有效控制血压,还能较好地保护肾脏[3]。氨氯地平是一种消旋混合体,由左旋体和右旋体组成,其中左旋体为其主要降压成分,降压效果是右旋体的1000多倍,而右旋体毒副作用较大。化学拆分氨氯地平并且去掉右旋体就得到高效降压且不良反应轻微的左旋氨氯地平[4]。理论上讲,用氨氯地平药量一半的左旋氨氯地平就能达到一样的降压效果。本研究选取我院心内科2013年6月-2014年3月收治的98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比较左旋氨氯地平和氨氯地平的降压效果,探讨药理作用。

1 资料和方法

1.1 基本资料 选取我院心内科2013年6月-2014年3月收治的98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我国指南规定的高血压诊断标准,即在未服用降压药的情况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 mmHg,选取收缩压在140-179mmHg,舒张压在90-109mmHg的轻、中度高血压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49例,男31例,女18例,年龄53-76岁,平均年龄59.6±4.3岁;试验组49例,男28例,女21例,年龄50-73岁,平均年龄63.4±3.2岁。排除标准[5-6]为: ①继发性高血压②单药不能控制的糖尿病(空腹血糖>7mmol/L)③严重心、脑血管疾病④严重肾脏、肝脏功能不全⑤⑥呼吸功能衰竭⑦肿瘤、妊娠等。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血压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服用氨氯地平5mg 1次/日,试验组患者服用左旋氨氯地平2.5mg 1次/日,均晨起口服,治疗4周后检测患者血压恢复及不良反应情况。

1.3 统计方法

整理记录试验数据,应用SPSS 13.3软件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数据进行统计。使用`x±s表示血压值,采用t检验比较血压变化,p<0.05表示具有差异且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分别经氨氯地平和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收缩压及舒张压均明显下降,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种药物治疗后,试验组收缩压下降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舒张压下降效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的比较

观察指标

对照组

试验组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收缩压

(mmHg)

162.53±3.47

134.28±6.37

164.58±10.32

125.39±3.85

舒张压

(mmHg)

105.23±5.69

96.34±9.36

107.25±6.46

92.46±8.61

3 讨论

左旋氨氯地平是新一代钙通道阻滞剂,通过手性化学拆分氨氯地平,去掉降压效果低下且不良反应高的右旋体,获得药理活性较高、不良反应轻微的左旋体部分。临床上广泛应用的左旋氨氯地平有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等。大量的基础研究和临床试验表明,它不但治疗原发性高血压,还能有效治疗老年性和肾性高血压,甚至对冠心病、肥厚性心肌病等有治疗的效果[7]。

它的主要药理作用[8]包括:①特异性抑制钙离子通道,从而减少钙离子内流,使心肌和平滑肌松弛,并且对平滑肌作用效果更明显。②提高血管内皮细胞及平滑肌细胞的胆固醇代谢,减少胆固醇沉积,抑制血管平滑肌的增生。③减慢血小板聚集并减慢单核细胞侵润,提升红细胞变形能力,降低血液黏稠度,从而有效降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速度。④抑制交感神经,促进去甲肾上腺素释放,扩张小血管。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基础和临床试验研究证实了左旋氨氯地平在心血管疾病领域发挥的积极治疗作用, 随着研究的深入, 必将发掘出其更多的适应症和更广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 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51-254.

[2] 于欢,陈忻,翟所迪.左旋氨氯地平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肾功能保护作用的Meta分析[J].中国药房,2011,21(36):3433-3437.

[3] 陈根.左旋氨氯地平的临床治疗进展[J].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1,46(07):699-701.

[4] 付晶晶. 左旋氨氯地平的药理及临床应用[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04(06):132-133.

[5] 司道远. 氨氯地平及左旋氨氯地平对高血压内皮功能影响的研究[D].吉林,中日联谊医院,2013,8:13-31.

上一篇:急诊与择期体外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疗效对比 下一篇:腔镜手术与药物保守治疗对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