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逆境为顺境的一节数学课

时间:2022-09-18 01:38:41

化逆境为顺境的一节数学课

六月的一天,天气比较热,因为有风扇吹着,教室里相对较凉爽,这也容易引起人瞌睡。第一节是数学课,根据教学进度,准备上“证明(一)”中的“命题,定理和证明”这一节内容。

铃响后,我走进教室,所看到的情景使人难以激起讲课的情绪。只见同学们一个个懒洋洋地趴在桌子上,没有丝毫上课前的准备,有的甚至还没睡醒,迷迷糊糊的,见到老师,无动于衷,班长喊“起立”口令后,很多学生还没回过神来,有气无力的,融于这种氛围,怎么能保证教学效果呢?不觉灵机一动,不妨幽他一默。于是,我便提高了声音说:“同学们,今天凉风丝丝,我们可是睡意浓浓,看来,我们都不能抵制懒虫的侵蚀了。”听到说懒虫,同学们陡然一振。我顿了一下,拉腔拖调地说:“学习的――不要了!”鬼子进村式的模仿,一下子把同学们逗笑了。见机不可失,我适时强调纪律:“我说过,为保证听课效果,希望上课振作精神,不允许头靠桌面,同学们都蛮听话,按要求做了,只是有的学生好像执行得过于‘灵活’。”我顿了一下,顺手一指:“你们看,那几位同学的头、脸、下巴都没有靠桌面,只是在脸和桌面之间垫了一只胳膊……”同学们一听,顺着手指的方向看去,顿时醒悟过来,不觉都笑了起来。我接着说:“他们……既按老师的要求做了――头没有靠桌面,又达到了休息的目的……”还没等我说完,那几个趴着的同学顿时感到不好意思了,赶紧挺起胳膊,坐得笔直。――课堂气氛浓烈了,同学们都已不再是懒洋洋的样子。于是,我话题一转:“这节课,我们将学习‘证明(一)’中的‘命题,定理,证明’……”

气氛活跃了,我不断提问,同学们踊跃发言,课前虽然耽搁了一些时间,但整堂课是在和谐的氛围中完成的,并达到了预期的目的。讲课临近结束时,我又适时地对课前的讲话做了意向性补充:“如果课堂上精力不集中,那么就不会有好的学习效果;如果学习上偷懒,那么就不会有好的学习成绩,如果趴在桌子上上课,那么……”

一节本认为效果不好的课,结果上得非常顺心,气氛活跃,产生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显然,在教师备课的组成部分中,添加适当幽默风趣的内容很有必要,因为教学中采用这一手段,有时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此,我的体会是,应在这方面适当做些努力。

(作者单位 湖北省监利县大垸流港初级中学)

上一篇:高中体育教学的改革探讨 下一篇:分析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创新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