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陶瓷艺术创作中的“悟”

时间:2022-09-18 12:34:50

谈陶瓷艺术创作中的“悟”

凡从事各类艺术创作包括陶瓷艺术创作在内,有一条可能不被人重视的,但确是可行的途径。那就是“悟”。陶瓷艺术的创作与“悟”是否有关,或许有人不以为然。其实我国的诗歌、书法、绘画等艺术无不以“悟”作为创作达到最高境界的一种途径。

宋代严羽在他的《沦浪诗话・诗辩》一书中说:“大抵禅道惟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且孟襄阳(浩然)学力下韩退之(愈)远甚,而其诗独出退之之上者,一味悟也,说的是禅道修行的作为是“悟”,但“悟”不一定是禅道的专利。其它艺术同样需要去“悟”。

我国清代大画家郑板桥看见月光照竹的投影便悟出画竹的决窍。

唐代书法大家张旭的狂草艺术,就是看到公孙大娘舞剑的姿势(身段、情态)从中悟到行笔往来的轻重、疾徐的优美多姿的形态,从而提高了他的草书艺术。以上这些都足以说明“悟”并非是虚无飘渺之谈。

按“悟”的程度不同,似乎还有:妙悟、顿悟、缓悟之分。但惟有妙悟最是难得。

我们在搞陶瓷艺术创作时,有时会遇到材质、器形、工艺、花面构图等的难以处理,或艺术构思的棘手,被弄得束手无策,但通过思索,或偶然被某种事、物所触动,往往会产生一些奇妙的灵感,从而使头脑豁然开朗,使问题得到意想不到的解决办法。这便是“悟”的结果。“悟”是人们思维活动中的一个突变,实际上也是思维活动,即认识事物过程中质的飞跃,它需要人的苦心探索而达到一定程度后所产生的结果。

“悟”首先要求有较高的思维活动能力,和具备所从事的艺术修养、阅历。要善于从材质、构想、及意图等复杂的现象和本质中去发现、去认识某种特质,从而产生对它的意念。

其次,要有较高的想象力。德国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黑格尔说过:“关于艺术创作的一般本领,如果谈到本领,最杰出的本领就是想象”。陶瓷艺术创作的最高境界是依靠作者的想象去寻找机智、委婉和含蓄的表现方法的,所谓想象就是将过去的认识和材质重新联系,组合所产生的新的东西,是依照事物的规律性和它自身的,以及其与外物的关系进行大胆的推想。

第三:最好能具备多种修养,从书法、绘画、音乐、雕塑等一些姊妹艺术中去理解消化其中一些“为我所用”的精华,吸取其中有效养料。这就是人们所常说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所谓诗外工夫。没有丰富的生活经验,饱满的创作热情是悟不出“妙”的作品。

“悟”并不玄妙,酝酿胸中,朝夕相对,刻苦钻研,久之必定大彻大悟。

上一篇:略论宗教文化与陶瓷艺术的渊源 下一篇:浅谈日用陶瓷设计是艺术美的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