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双手,推走宝宝“咳咳咳”

时间:2022-09-18 12:13:27

一双手,推走宝宝“咳咳咳”

清代儿科专家骆如龙曾说:”育养小儿难事也,盖因体骨未全血气未定,脏腑薄弱汤药难施……唯推拿一法”

一双手,推走宝宝“咳咳咳”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推拿科主任医师、副教授 冯燕华

小儿推拿起源于明代,兴盛于清代,在今天抗生素滥用、过度医疗、看病难看病贵的环境下,越来越受到家长的重视。

生理上,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其自护、调节、适应、防御能力均不足。对外易为淫邪所侵,对内易被乳食所伤。小儿一旦患病还容易传变。但小儿属于纯阳之体,脏器清灵,又易趋康复,推拿治疗一旦对症,常有立竿见影之效。

小儿推拿小儿身体的某一部位,通过经络的联系,使其体内相应的脏腑产生相应的变化,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的作用。推拿治疗儿科病症150余种,其中疗效显著者有70余种,对咳嗽的疗效更是理想。

孩子反复咳嗽,是肺虚吗?

非也。“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 小儿咳嗽,虽多涉及他脏,但仍以肺脏为主。凡外感或内伤等诸因所致之肺气宣降功能失调,气逆痰动,均可产生咳嗽。

孩子咳嗽容易治也容易复发,是吗?

然也。小儿咳嗽一般预后良好,但肺为娇脏,加之小儿肤薄神怯,卫外不固, 易为外邪所侵,若治而不当,或失治、误治,损伤肺气则病久难愈。

推拿治小儿咳嗽不需要辨证吗?

非也。八纲辨证是一切中医治疗的核心思想,推拿治疗或疏或泄或清或补,都建立在正确辨证的基础上。而且对面对不会说话的小儿,推拿医师望、闻、问(家长)、切等手段更要到位,绝不是有些家长认为的上手就推。

小儿咳嗽家庭简易辨证表

*

小儿咳嗽要不要验血、要不要拍片?

?这个问题请交给医师。当孩子反复发烧、呼吸音异常(没有听诊设备和经验的家长可以把耳朵贴在孩子的胸背部仔细体会),可能需要一系列实验室检查,但不要因为爱子心切、治病心切而强求医师开不必要的检查单。

中医推拿治疗追求“天人合一、形神合一、医患合一”的意境,医师与患者身心交流频繁而直接,只有互相信任、自然而平和的交流,才能使医师移气于不足,顺着经络将气引到需要的地方。

小儿经穴和成人一样吗?

不一样.。幼儿形体未充,经络发育不完全,不能拿着成人穴位图谱去找小孩子的经穴。治疗低龄幼儿常取特定穴,如四缝、七节骨, 三岁以下小儿更要看指纹、看山根。比如山根,在鼻根部位,反复咳嗽的小儿山根发青、发紫,山根青筋的颜色还能帮助判断疾病的程度和预后。

这样专业特定的知识,不经过系统的学习是要出偏差的。建议有志钻研小儿推拿的家长们先从可靠的科普读物看起 ,了解小儿推拿特定穴知识 , 然后再学手法。

小儿面部特定穴

* 推荐普及读物

* (冯燕华著)

* (金义成著)

小儿推拿止咳治则:宣通肺气、止咳化痰

以下手法适合了解小儿推拿基本知识的家长尝试

(1)清肺经:用拇指螺纹面着力,自小儿无名指指端直推向指节处,约100次;

(2)按天突:用中指端着力按胸骨切迹上缘凹窝处,约300次;

(3)推揉膻中:用一指禅推或中指端揉胸骨正中、两乳连线中点处,约30次, 再用食(示)、中指指端自胸骨切迹向下推至剑突,约150次 ;

(4)推旁:用一指禅推或中指端揉外旁开2分处,约 300 次;

(5)推根:用一指禅推或中指端揉下2分处,约300次;

(6)擦膻中:用食(示)、中、无名(环)指螺纹面着力沿胸骨柄上下摩擦,以擦热为度。

(7)擦肺俞:用食(示)、中、无名(环)指指面或小鱼际擦第三胸椎下旁开1.5寸处,擦至局部发热。

(注:中医的“寸”为同身寸,要用患儿本人的身体来度量,如四横指为3寸,10分为1寸)

并非题外的话

小儿咳嗽时有给他喝补汤吗?

有些孩子咳嗽总不见好,仔细询问,原来家长觉得孩子反复咳嗽,身体虚弱要加强营养,平时常给他喝牛尾汤、鸽子汤,咳嗽时也不中断。要知道孩子咳嗽期间宜饮食清淡,否则不仅不容易消化,还可能有“关门留寇”之嫌。

有些家长会说,自己推效果就是没有医生推的好。那当然!指下5分钟,指后十年功,推拿医师的指力岂是家长可比?更重要的是,临床推拿也需要辩证,黄鼻涕、白鼻涕的推法都是不一样的――扫描二维码进阶学习《小儿咳嗽临床辨证要点和推拿手法经验》

上一篇:克服“人群密集恐惧”:怕什么就去做什么 下一篇:绿色温热疗法